

合理安排复习计划 提升高三复习效率
作者: 丰晓彤
[摘 要] 在高三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收获更多是高三数学教师共同的追求.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任务妥善安排高三三轮复习计划,充分协调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通过精心预设和巧妙引导有效提升高三复习效率,打造高品质复习课堂.
[关键词] 复习计划;复习效率;复习课堂
作者简介:丰晓彤(1993— ),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从事高中数学教学与研究工作,曾获金华市高中数学教学比赛一等奖.
纵观历届高考题,考查的都是学生的“四基”. 因此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是复习教学的首要任务. 不过,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师生常常追求“难”和“新”,忽视学生“四基”的培养,使得学生因“四基”不牢而影响后期成绩的提升. 因此,在高三数学复习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好方向,控制好节奏,改变“拼时间、拼精力、拼作业量”的传统复习方式,切实提高高三复习效率. 笔者结合教学经验谈谈自己对高三三轮复习的一些基本看法,若有不足,请指正.
■ 一轮复习应做到细而小
一轮复习旨在通过细致的、全面的、系统的复习逐渐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不过在一轮复习时,部分教师为了追求进度和速度,常常是先直接给出知识架构图让学生机械式记忆,然后做题、讲题,将复习课上成了习题课,并未实现一轮复习目标,复习效果不理想. 因此,在一轮复习时,教师应放慢节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一轮复习中. 在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消除学生的困惑,让学生将知识学懂学透. 当然,在一轮复习时,解题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解题训练宜小不宜大,应以强化学生的“四基”为主,达到夯实学生基础、提升复习效果的目的.
例如,在复习函数时,教师应带领学生重点剖析函数的概念,引导学生提炼函数概念中的关键词,让学生明确函数就是一种特殊的对应,揭示概念的本质,使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函数的概念. 当学生掌握概念后,教师要适当地引入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辨析,通过由抽象到具体的转化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基于此,笔者设计了一些“短而精”的练习,以此检测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深度. 题目如下:
①若函数f(x)的定义域是[-3, 6),求f(3x-2)的定义域;
②若函数f(3-2x)的定义域是[-3,6),求f(x)的定义域;
③若函数f(3x-2)的定义域是[-3,6),求f(3-2x)的定义域.
这样的“小练习”既可以强化学生对函数定义域的理解,又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率.
又例如,在研究函数值域问题时,若教师仅讲解换元法,则学生会因为缺乏对相关知识的直观认识而难以产生深刻的印象,这些知识在头脑中就如同过眼云烟,稍纵即逝. 基于此,教师应带领学生结合实例进行总结归纳,通过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认清问题的本质,获得深刻的理解. 分析历届高考题,涉及函数值域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基本类型.
在复习教学中,教师应带领学生将问题进行整合与提炼,同时配合一定的基础性训练,以此深化学生对相应知识的理解.
另外,在知识梳理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正确把握知识间的内在关系,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构造知识网络图. 例如,在复习“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时,通过互动交流,笔者引导学生构造了相应的知识网络图(如图1所示).
构建知识网络图后,教师要预留时间让学生回顾相关定理,并用不同语言进行表述,以此在夯实基础的同时,让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 借助知识网络图,可以将相关知识串联起来,让学生对“求什么,需要什么”形成更深层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另外,在一轮复习中,选取的题目不宜难度过大,应以“小题”和基础题为主,以此培养学生的攻坚信心,为接下来的深入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 二轮复习应做到粗而精
二轮复习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侧重于知识网络的应用,旨在通过模块化复习加强学生对重点、难点的提炼和把握,使学生全面系统地理解知识. 有了一轮复习的铺垫,在二轮复习时应追求“粗”,通过专题训练培养学生的宏观分析能力,让学生站在整体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例如,对于“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复习,一轮复习重点打实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二轮复习则重点研究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特征,使学生体会转化与化归、数形结合等重要思想方法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又例如,复习换元法时,教学中要重点强调整体、转化等思想方法的应用. 换元法不仅在解方程、解不等式、化简运算中有着重要应用,其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整体意识等方面也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可以通过换元法的专题训练培养学生的宏观观念,锻炼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二轮复习时,选取和设计的练习和作业不能贪多,应做到精挑细选. 不仅如此,还要注重以下几点:一是练习和作业内容要紧扣主题. 练习和作业是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其目的是通过适度练习和作业强化学生对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帮助学生积累解题经验,提高解题技能. 若练习和作业内容与课堂主题不符,不但难以发挥练习和作业巩固知识、强化技能的作用,而且容易影响学生的上课情绪和学习信心. 二是重视思维要求. 在二轮复习时,若依然选择纯知识性或纯记忆性的练习和作业,难以调动学生参与练习和作业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因此,在练习和作业的选取和设计上,应适当地进行拓展和延伸,以此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三是练习和作业不宜过量. 在教学中,部分教师试图用“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但是过量的练习和作业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还会霸占学生思考、归纳和交流的时间,从而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因此,教师要控制好练习和作业的“量”,把握好练习和作业的“度”,预留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使学生将知识内化为能力,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 三轮复习应做到活而不乱
复习最后1个月是高考冲刺阶段,大多数教师感觉该阶段教学最容易也最难. 所谓最容易是因为大多数教师认为该讲的已经讲完了,只要选择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高考题或模拟题让学生练习即可. 所谓最难是因为该阶段的练习难度大,解题技巧性偏高,反映出来的问题较多(虽然大多数问题在前两轮复习中已重点讲解过,但是很多学生依然漏洞百出),若此时帮助学生逐一修补问题缺陷,显然时间不够,复习处于矛盾状态. 不仅严重影响学生的解题信心,还可能使部分学生出现考前焦虑.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教师在复习教学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一定要精细地完善复习计划,并按照计划有序地开展复习. 在教学中,教师切勿因为学生在解题中出现了错误就改变复习计划,若教学中做到哪里讲到哪里,没有合理的计划,课堂将变得杂乱无章,影响学生的复习质量. 当然,强调计划并不是忽视课堂生成,教师也要预留时间让学生主动思考、归纳、交流,找到出错的原因及解决方案,从而通过及时修补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减少或避免学生考前焦虑.
其次,在讲解中应追求“活”,做到讲解“活”、方法“活”. 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往的程序化解题模式,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分析、多维度探究,以此激活学生的思维.
再次,在作业的布置上,教师既要做到“形”似,也要做到“神”似. 例如,在进行填空题专项训练时,教师不妨设置高考题,鼓励学生分组练习和讲解.
最后,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思维的训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强化解题方法的多样化,以此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总之,在高三复习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精心择取或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练习,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缓解学生焦虑的情绪,提高高三复习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