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堂中的评价样式

作者: 夏雨浩

小学体育课堂中的评价样式0

摘 要:小学体育课堂中的评价是保证学、练、赛质量的重要基础。长程化的档案式评价,可以描绘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数据化的量表式评价,有助于学生更加清楚地掌握自己的学习情况;形象化的图画式评价,可以让学生通过图片表达自己对体育知识的理解;动态化的视频式评价,可以打破学练的时空壁垒,实现体育课堂的高效教学。

关键词:小学体育与健康;档案式评价;量表式评价;图画式评价;视频式评价

小学体育课堂中的评价是保证学、练、赛质量的重要基础,多元有效的课堂评价可以激发学生学练的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如“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将评价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1]。在教学实践中,常见的课堂评价有这样几种:

一、长程化的档案式评价

所谓档案式评价,是通过班级日志记录本或记录册等形式,对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进行记录、收集,为学生建立个性化的成长档案。学生既是档案的主角,更是档案的记录者和评价者。档案式评价关注学习过程,并期待通过对不同阶段学习状态的对比改善学习结果。由于档案是对阶段性表现的记录,因此,档案式评价具有长程化的特点。

在四年级《跑》的大单元教学中,学生在耐久跑、折返跑等技术的学练上,表现出懈怠、应付的状态,学习积极性较低。笔者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决定针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建立“档案”——设计班级日志记录本,对学生每节课的课堂表现进行记录。班级日志记录本由“记录人信息”“点赞”和“注意”等部分组成。全班学生参与管理,根据学号轮流值日,对所有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逐一评价,做到每课一记录,每课一反馈。

具体记录时,记录者就是巡课者。在不影响自身学练的基础上,他们有权对课堂上的各种现象进行记录和管理。如,在进行耐久跑的过程中,哪些同学没有好好热身,哪些同学偷懒、讲话,哪些同学表现积极,哪些同学进步明显等,都可以进行记录留痕。值得注意的是,巡课者首先要以身作则,否则将失去巡课权。由于班级日志记录本都是由学生当堂记录,因此评价更真实。在档案式评价的影响下,学生对自己的课堂表现情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教师对学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家长对孩子的在校表现也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档案式评价是描绘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的评价。它是一种动态的、发展的评价方式,印刻了每个学生学习的轨迹。在经过一段时期的记录后,学生可以根据班级日志记录本上的记录,反思自己的阶段学习;教师也可以将其作为家校沟通的重要依据。

二、数据化的量表式评价

新课标对体育课堂上的学、练、赛、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是教师需要努力探索的。由于体育是一门以身体运动为主的学科,需要经过反复训练才能实现动作技能的熟练化。因此,有些教师往往将关注点放在学生动作技能的练习上,忽视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的整理与分析[2]。量表式评价是一种根据设计的评价量表来对被评价者进行评价的方法。其基本结构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用以规定考核内容的指标体系,另一部分是用以表示各种指标相对重要程度的权数体系。数据化的呈现方式,使评价结果更为直观。

在四年级《投掷》大单元教学时,笔者通过评价量表对学生投掷技能的学习情况进行数据记录、统计与评价,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首先,笔者组织学生投票选出8位队长,队长通过课堂常规统计表对队员的课堂出勤,服装、课堂纪律等情况进行加分或减分记录;根据分数高低,每两周竞选一次队长。为了更好地评价课堂学练情况,笔者又设计了课堂学练评价量表,先对班级的40名学生进行编号,根据学生课堂上投掷技能的学练情况,由队长根据队员学练成绩进行记录:90分以上为优秀,得“☆”;80分—89分为良好,得“○”;70—79分为完成,得“√”;70分以下为还需努力,得“△”。

为了鼓励学生肯赛、乐赛,笔者又设计了投掷竞赛评价表,组织学生课堂竞赛自己记。通过投掷竞赛评价量表,学生可以将自己多次投掷情况进行记录,并与对手的成绩进行对比。直观的数据化的呈现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三、形象化的图画式评价

小学生尤其是较低年段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表达能力较弱。在体育教学中,不妨运用图画式评价,充分发挥其形象化的优势。所谓图画式评价,是指让学生动手画一画,用形象的图片表达自己对体育知识的理解。其重点不在于画得是否美观,而是要让学生借助图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例如,在三年级《足球技术》教学过程中,笔者利用因雨雪和雾霾而安排的室内课,组织学生回忆足球课堂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通过绘画的形式进行呈现(如图1所示)。

这种评价也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复盘”。在组织学生画动作要领时,对于课堂上所学的足球动作要领,笔者要求学生通过人物简图的形式将动作要领画出来,必要时可以辅以文字说明,使学生对所学动作理解更深刻,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在组织学生画比赛场景时,为了激发学生对足球项目的热情,笔者要求学生回忆并画出学校足球联赛时让自己印象深刻的画面,并请学生交换作品进行欣赏,再给对方的作品一句话鼓励。

形象化的方式,让体育课堂的图画式评价充满创意,在增进学生体育课堂学习兴趣的同时,还促进了体育与美术学科之间的相互借鉴和融合创新,为学科融合拓展了发展空间。

四、动态化的视频式评价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赋能越来越多地体现在生活中。新课标明确指出,加强运用信息技术跟踪学生的学习过程,采集数据并基于数据分析结果,及时反馈和评估学生学习情况,如利用运动检测设备记录学生的课堂行为。[3]视频式评价就是一种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评价方式。所谓视频式评价,是指通过视频录制或者制作,引导学生观看,以达到动态学练的评价目的。此评价方式有助于打破学练的时空壁垒,实现体育课堂的高效教学。

例如,笔者在进行五年级《武术》大单元教学时,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用手机对表现优异的小组或每组内表现较好的学生动作进行视频记录。学生只要组内互助学练,相互管理,提高学练质量,就能成为视频中的主角。之后,笔者整合课堂上拍摄的武术课堂零散镜头,通过“剪映”App进行简单的处理和拼接,并加上字幕、配上音乐,使视频更生动。最后,将制作好的视频发布在抖音或微信视频号。在进行总结时,笔者通过班级多媒体播放视频。通过观看视频,学生清楚每组的点赞情况。之后,他们开始讨论、比较哪一期视频的点赞多。在争取获得更多的点赞过程中,学生课堂自我管理和组内相互合作学习的意识得到提升。对武术教学优质动作进行回放,也为学生课后的武术技能巩固,家长辅助孩子居家学练、点评等,提供了机会。

上述评价只是小学体育课堂多元评价的部分样式。教师还可以设计能够让学生学习主动性更加凸显、评价路径更加明晰、主体角色更加彰显的评价策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26,126.

[2] 王占琪.体育教学与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的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3):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