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单元作业设计浅思

作者: 施伟燕

童话单元作业设计浅思0

摘 要:童话单元的作业设计要能准确反映学生学习童话文体类文章的水平和状况。具体而言,需要依据课标要求统整单元童话素材,明确作业设计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统摄单元童话内容的真实情境,设计填写类、图表类、讨论分享类、创编类、整本书阅读类等多种形式的作业,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实践场域。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单元作业

童话是重要的儿童文学体裁,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共选入童话 52 篇,占比约 17%。教材选编了7个童话单元。作业设计是作业评价的关键,童话单元的作业设计要能准确反映学生学习童话文体类文章的水平和状况。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是教材最后一个童话单元,编排了《宝葫芦的秘密(节选)》《巨人的花园》和《海的女儿》三篇童话课文,习作“故事新编”和语文园地。三篇课文均选自中外经典童话故事,对学生感知童话文体特征与自主创编童话故事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以本单元的作业设计为例,阐释童话单元作业目标的确定和多形式作业的设计。

一、统整单元童话素材,明确作业设计目标

童话单元的作业设计需体现整体性、结构性和可迁移性,向上追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对各学段童话教学所提出的目标定位、相关要求、学业质量描述等;向下统整单元童话知识、童话情境、童话资源等要素,形成与童话教学相照应的作业目标。

课标对各学段的童话教学做了宏观层面的要求,是童话单元作业设计的基本指向。教师需认真研读课标,并依据其对童话单元所提的要求,灵活统整单元童话素材,在此基础上明确童话单元作业的设计目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属于阅读单元,通过研读课标可以找到与本单元作业设计相关的要求:阅读与鉴赏层面,“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阅读富有想象力和表现力的儿童文学作品,欣赏富有童趣的语言与想象,感受纯真美好的童心”,对应的学业质量描述为“喜欢阅读童话、寓言、神话等,能结合关键词句解释作品中人物的行为,从某个角度分析和评价人物”;表达与交流层面,“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学习用口头或图文结合的方式创编儿童诗和有趣的故事,发展想象力”,对应的学业质量描述为“能按照童话、寓言等文体样式,运用联想、想象续讲或续写故事”。由此可见,第二学段的童话作业设计承担着“阅读童话,欣赏语言,感受人物形象;按照要求,运用想象,创编有趣故事”的任务。在此基础上解读教材,人文主题“奇妙的童话,点燃缤纷的焰火,照亮我们五彩的梦”和语文要素“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涵盖本单元作业设计所要达成的具体目标和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是重要的作业设计线索。据此打通单元人文主题、语文要素与课文、课后习题、习作“故事新编”和语文园地的内容,就可以提取到“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结合课文内容,试着边读边想象故事中的画面,感受童话的奇妙”“通过对故事中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和故事情节的变化,体会童话故事中真善美的人物形象”“根据课文已有的内容展开想象,进行故事补白或续写”“借助熟悉的故事,展开丰富奇妙的想象,按照自己的想法创编故事并配图展示”等作业设计的关键。同时教师还要考虑到,完成作业的对象是学生,作业内容的选择与确定需要助力学生突破学习难点,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有意识地了解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现存的学习困难,深度剖析学情,准确提炼核心作业内容。四年级学生已具备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对话感受童话丰富想象力和情感体验的能力。这是学生已储备的学习经验。而本单元的作业,需指引学生落实“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从阅读童话故事走向童话故事创编”,即由阅读转向表达。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确定如下单元作业目标:一是能在填词、填句中正确认读和书写生字词语,在文本语境中积累和运用,勾连童话故事情节,了解童话故事的人物形象;二是能借助绘制表格、框架图等,梳理童话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握童话故事的主要内容;三是能在童话故事阅读中展开思辨性对话,呈现观点,表达对童话故事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和体会;四是能根据童话故事已有的内容展开丰富想象,并通过童话故事补白或创编等方式,感受童话故事的奇妙之处;五是能在课外阅读童话故事整本书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童话故事的奇妙。

这样的单元作业目标,指引学生从知识技能巩固转向用知识技能来做事,着眼于形成学生个体对童话语言的感知能力和对童话语言的迁移运用能力,助其从童话作业训练中获得审美体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二、构建统摄单元童话内容的情境,丰富作业设计形式

立足童话单元作业设计目标,教师需要创设能够统摄单元童话内容的真实情境,设计多种形式的作业,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实践场域,驱动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投入作业实践中。融通四年级下册童话单元的课文、课后习题、习作“故事新编”和语文园地的内容,我创设了“打卡奇妙童话王国,编织五彩童话梦”的作业情境:

同学们,大家好!欢迎你们乘坐“童话故事”专列。本趟专列将带领大家畅游童话王国,沿途我们会经过“神奇葫芦岛”“巨人的花园”“蓝色大海洋”“激烈思辨场”和“龟兔比赛场”五个站点。在那里,我们将接受各种挑战,完成不同的任务,感受童话的奇妙,结识童话王国的朋友们。现在,让我们开启童话王国之旅吧!

其中,“神奇葫芦岛”“巨人的花园”“蓝色大海洋”三个站点作业情境呼应单元的三篇课文,指引学生从不同层面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王葆、巨人、花园中孩子们、海的女儿等真善美形象。第四个站点“激烈思辨场”作业情境呼应课后习题“说一说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当王葆真的得到了一个宝葫芦时,他逐渐认识到靠宝葫芦不劳而获,带给他的不是幸福,而是烦恼。这是怎么回事呢?”“说说巨人的花园发生了哪些变化”,以及语文园地“交流平台”的内容,意在启发学生体会故事的神奇,感受童话人物的内容,增进学生对童话情节、童话人物的理解。这四个站点的情境指向语文要素“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第五个站点“龟兔比赛场”作业情境呼应课后习题“奶奶给王葆讲了哪些故事?选一个,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尽情玩耍的情景写下来”,单元习作内容“故事新编”,以及语文园地“想想下面的句子是怎样描写冬天的,再照样子写一写其他季节”的内容,指向语文要素“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

不难看出,立足作业情境,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多种形式的作业,指引学生在宏观把握作业内容的基础上,分步完成作业。由此,我在“神奇葫芦岛”“巨人的花园”“蓝色大海洋”“激烈思辨场”“龟兔比赛场”这五个站点的情境中分别融入填写类、图表类、讨论分享类、创编类、整本书阅读类等形式的作业,形成作业群,指引学生循序渐进完成。

在“神奇葫芦岛”站点情境中,我设计了“填词选音,听故事,了解人物形象”“填写图例,讲故事,描绘人物形象”“根据课文,创编奇妙的故事”三项作业。其中,第一项和第二项作业随课文学习的进程引导学生完成,让学生在填词选音中正确认读和书写生字词语;能在填写图例(详见下页图1)的过程中讲故事,勾连故事情节,了解故事的人物形象。第三项作业在课后完成,但教师会在课上与学生共同赏析童话故事情节,并在此过程中向学生传递故事创编技巧。

在“巨人的花园”站点情境中,我设计了“填词成句赏花园,描绘可爱的大花园”“根据提示说花园,认识花园中的巨人”“发挥想象写花园,创编有趣的情节”三项作业。前两项随课文教学在课堂完成,指引学生在填词成句中掌握本课生字词,把握关键句,了解巨人这一童话人物。第三项作业在课后完成,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写花园,创编孩子们在巨人花园里尽情玩耍的情节。课上,教师会引导学生巩固童话创编的技巧。

在“蓝色大海洋”站点情境中,我设计了“看图片填词语,走进海底世界”“读故事,游大海,创编奇妙故事”两项作业。第一项作业随课文教学在课堂完成,需要学生扫除字词障碍后了解童话故事主角小公主的奇妙成长环境,形成对小公主这一童话人物形象的理解。第三项作业在课后完成,要求学生运用创编作业中习得的技巧,自主创编小公主朝着游船伸出洁白的小手后可能会发生的奇妙故事。

在“激烈思辨场”站点情境中,我设计了两项作业。第一项作业要求学生在完成创编作业“关于宝葫芦的奇妙故事”“花园主人身上发生的奇妙故事”“小公主的奇妙故事”后,在班级特色活动“小先生讲堂”中展示,进一步体会童话故事中鲜活的人物形象,感受童话的魅力。这项作业在课上班级特色活动环节完成。第二项作业要求学生从“你觉得拥有一个宝葫芦到底好不好”“你认为谁才是花园真正的主人呢?”两个辩题中择其一,以小组讨论、正反双方辩论的形式,在课后服务时间完成。

在“龟兔比赛场”站点情境中,我设计了三项作业。第一项是完成单元习作“故事新编”,要求学生运用“先预设结局,再想象情节”的策略,基于熟悉的故事创编,对“故事情节如何变化”重点着墨。这项作业在课堂习作时间完成。第二项作业是“故事回放:根据配图说故事”“玩转情节:填写情节编故事”,要求学生在完成创编作业的基础上灵活迁移运用,或根据配图编个故事,或根据空白填写情节故事,真正实现从阅读想象向故事表达的转变。第三项作业是课外阅读《宝葫芦的秘密》,为期一个月完成。为了帮助学生高效完成这项作业,我会提供“阅读地图”辅助学生阅读,并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相应的读书活动,检测学生的阅读效果。

接下来,我们还将在单元作业管理方面做更多尝试,如通过研制和细化作业评价量规,借力多元评价主体,采用适切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自我监控、自主评价;会通过严控作业时间,提醒学生做好作业时间管理,提高作业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