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单元整体作业的设计

作者: 陈丽娟

浅谈小学英语单元整体作业的设计0

摘要:单元整体作业是将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知识点整合起来的作业。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4 Road Safety单元为例,阐释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的路径。先梳理单元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制订单元整体作业目标;在组织作业内容时,需观照整合性、阶梯式、长程化的原则;对单元整体作业的评价,要更加科学和立体。

关键词: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单元整体作业

本文系江苏省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小学高年级绘本阅读教学的区域实践研究”(编号:L/2020/09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单元整体作业是将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知识点整合起来的作业。它使学生的思维超越对知识的“点”式理解,趋向形成更高层次的知识“网”。本文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4 Road Safety为例,阐述如何设计一份单元整体作业。

一、作业目标整体制订

单元整体作业设计要从制订整体作业目标起步。制订单元整体作业目标之前,教师应该先解析教材内容,梳理单元教学目标,分析学情,掌握学生的已知、应知和能知。在此基础上,确定单元整体作业目标。

该单元的教学目标为:

(1)能在语境中,正确朗读、理解、书写核心句型...must/mustnt...,并了解不同道路的行路规则。

(2)理解情态动词must的属性与功能,在不同的情境中运用核心句型来介绍安全规则(safety rules),并说出原因。

(3)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做遵守规则的公民。鼓励学生在学校周边宣传安全知识,学以致用。

上述教学目标遵循了英语学习活动观中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个层次的要求,反映出学生基于语篇主题进行意义探究的全过程。从知识到能力,从能力到意识,再由意识转化为素养,统领和指引作业目标的制订。以教学目标为引领,单元整体作业目标为:

(1)通过图片、音视频等拓展多模态资源,对情态动词在具体情境中的作用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下区分和使用不同的情态动词。

(2)通过实地调查、数据收集、可视化图表制作等实践活动,探索更多在不同道路上行驶应当遵循的规则。

(3)在实践活动中观察、积累、比较分析,提高自身的道路安全意识,最终通过宣传手册影响更多的人,从个体认知上升到共同关注。

可以看到,作业目标紧扣教学目标,而且是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深化和巩固。从知识、能力到素养,向宽度扩展,往深度开掘。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入了解情态动词的表意功能;拓宽对于道路使用者的认知范围,深入了解更多的交通规则及其必要性;并逐步从个体认知拓展到共同关注,用个人行为影响社会的安全意识。

二、作业内容整体观照

在确定单元整体作业目标的基础上,可以进行作业内容的组织。在组织作业内容时,需观照整合性、阶梯式、长程化三个原则。

(一)整合性

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每个板块的呈现形式及难易度各不相同,但都是围绕单元主题展开的,所以单元整体作业的内容也不能“各自为营”,要分析各板块的教学内容及其在单元中的定位,寻找板块间的关联点,在此基础上,将作业内容整合、重组、再加工。如果作业内容零散呈现,学生获取的是零碎的知识点,就无法促进知识、能力以及素养的进阶性转化。教师可以整合情境,在作业中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驱动学生进行学习实践。

根据Road Safety单元的核心语言、学情以及学校经常开展安全教育的大前提,将单元整体作业的大情境设置为:“学校本学期安全教育主题为道路安全,我们需制作一本针对学校周边道路安全隐患的《安全宣传手册》发给学生和家长。请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制作一本《安全宣传手册》,优秀作品将有机会被学校采用。”在此情境下,整合教材各板块,可以设计4个子任务:know the things on the road(了解路上的事物)、know the dangers on the road(了解路上的危险)、observe the dangers on the road(观察路上的危险)、think about dangers on the road(思考路上的危险),要求学生将情态动词的用法融入相应的情境任务中。各个板块整合在大情境即制作《安全宣传手册》中;4个子任务之间互相关联,层层递进,最终促进大任务的完成。

(二)阶梯式

单元作业目标具有进阶性的特点。所以,在作业内容设计时也要进行阶梯式的呈现,即前一个任务为下一个任务奠定基础,下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延伸和拓展。让学生通过作业拾级而上,在作业实践中获得能力和素养的提升。

这一单元整体作业的子任务是逐级上升的。第一个子任务为了解道路上的一些事物,包括人、车、标志等,属于最宽泛的认知。第二个子任务是了解道路上存在的危险,与上一子任务相比,进一步聚焦了学生的认知范围,从对道路上的事物认知进阶到对道路上的危险因素认知。第三个子任务是观察道路上的危险因素,此处学生从课本走向实践和生活,通过观察、调研、记录,在学习实践中获得和理解知识。第四个子任务进一步深化,从学习实践中概括、提炼和反思道路上的危险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道路不安全状况的建议。以上4个子任务由此及彼,逐步递进,自成整体,与教学内容形成有效的互补互益。

此外,具体的作业内容也是具有阶梯性的。第一步,学生需要利用所学的交通安全知识完成宣传手册封面。首先,学生需要了解道路上的交通事物中哪些具有代表性,可以放在封面上;什么样的口号最有震撼力;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在介绍封面的设计理念时,学生自然会运用情态动词和行路规则。第二步,学生需完成手册内页一部分也就是安全检查单的设计,要求学生在了解交通规则的基础上,进一步针对不同的道路使用者,如司机、行人、交警等,将交通规则分类。通过分类,拓宽学生对交通规则的理解,提升思维逻辑性。第三步,进一步完善手册内页,学生需要考虑排版、美观、详略,以及受众等问题,其跨学科能力和综合素养能由此得到提高。此外,这一设计也考验学生是否能够有针对性地将之前的调查结果应用到宣传内页中,增强宣传页的可信度和深刻性,学生在此过程中灵活运用情态动词表达行路规则,学会用英语做事情。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在制作宣传手册的过程中获得进阶。

(三)长程化

长程化的作业内容呈现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联系综合、迁移应用,而且能够真正关注学生素养的培养。此外,单元作业的探究性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内容时注重延展学习、思考、理解过程,让学生能够从容地学习和思考,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单元整体作业的综合性也意味着简短的书面作业无法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需要以实践类作业为主。一般来说,实践类作业也是学习时间比较久、完成周期比较长的作业。

从表1中可以看出,Road Safety单元整体作业的前两个作业任务可以当天完成,而第三个任务即调查路上的不文明现象需要一周时间才能有客观、合理的观察结果。这是由实践类作业的特点决定的:实践类作业是在生活中真实问题的驱动下去发现、探究、比较、批判的作业,这一系列的行为需要经历比较长的过程。

三、作业评价整体建构

建构合理的作业评价体系,有助于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对单元整体作业的评价,要更加科学和立体。

(一)引入螺旋图

螺旋图适合用来显示数据集,数据从螺旋形的中心点开始往外延展,能有效显示长时段、周期性的数据趋势。将螺旋图用于单元整体作业评价中,可扩展评价的宽度和广度,为单元整体作业评价提供全面客观的反馈。

在Road Safety单元整体作业评价中,我们将螺旋图切割成了5个部分,P1—P4对应每一个子任务的作业内容,最后的P5代表单元整体作业内容(如图1所示)。学生在完成每个子任务后,可根据完成情况从里到外进行涂色。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也可通过螺旋图自主监控作业目标的达成情况,主动反思,推动学习不断深入。

(二)运用评价表

单元整体作业目标指向高阶思维和综合能力培养,这就决定了评价内容的多样性。评价的维度应以语言能力为基础,拓展到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等方面。其次,评价主体也不能限于学生自我评价,应当拓宽主体,教师、同学、家人等都可以成为评价主体。

这一单元整体作业中,我们采取多主体的评价方式,运用评价表,融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于一体(如表2所示),学生可以根据各方面的反馈信息反思学习结果,改进学习策略,自我调节学习进程。

多维度的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在实地调查的时候不仅要细心观察,还要与组员沟通合作并细心采集和科学加工组织信息,让调查有据可依,充分发挥了评价的导向功能。同伴和教师评价,引导学生了解沟通能力不仅包含倾听能力,也包含基于证据的表达能力。评价主体和评价维度双管齐下,使得单元整体作业评价更加交互和立体。

(三)创新“加油站”

评价不是为了筛选,也不是为了贴标签,而是尽一切可能促进学生更高效地学习。加油站是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的一种评价方式,通过贯穿于单元的激励性话语,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成长型思维模式,是单元整体作业的灵魂。

在Road Safety单元整体作业评价中,学生在学习完重音后,教师提供“加油站”,让学生从“我能够圈出文章中的重音”“我能通过各种方式读出重音”“我能够体会重读在句子中的作用”三个方面进行自我检测,了解自身学习情况。然后根据“加油站”中的提示“同学们,你们得到了几颗星星?如果你只得到1—2颗星,这边有一个关于重音的学习视频为你加油哦”,学生自主选择教师准备的关于重音的补充视频,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作业效果。

单元整体作业设计,需要循着设计目标、架构内容、优化评价的科学路径来进行,如何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进一步将作业做个性化设计,如何根据学生作业的结果对作业进行二次深化再设计,这些都是需要再探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陈儿. PEP《英语》五(上)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单元整体作业设计[J].小学教学设计,2021(24).

[2] 陈悠然.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英语单元作业设计——以PEP《英语》五(上)Unit 5 There is a big bed为例[J].小学教学设计,2020(27).

[3] 林秀莲,陈诗吉.指向素养发展的高中地理单元作业设计——以主题单元“贝加尔湖科考”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1(21).

[4] 沈雯.文化回应教学视域下英语单元作业设计的探索[J].江苏教育研究,2022(11).

[5] 王月芬.作业设计能力——未被重视的质量提升途径[J].人民教育,2018(13/14).

[6] 王蔷,周密,蔡铭珂.基于大观念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1(1).

[7] 杨靓.基于大观念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J].江苏教育,2021(69).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