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质量提升路径
作者: 王海燕 许杨 崔娟教育部印发的《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强调:聚焦幼儿园保育教育过程性质量,注重过程评估。师幼互动作为过程性质量中的核心要素,受关注被重视,但难以找寻到真招、实招、妙招。作为学前教育过程性质量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师幼互动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因此,如何从多维度提升师幼互动质量的方法及其潜在价值具有现实意义。
一、价值探寻:师幼互动在集体教学活动中的特殊意蕴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目前存在以下几个常见的问题:部分教师在师幼互动中对幼儿的观察不仔细,不能第一时间掌握幼儿的行为变化,因而没能及时对幼儿进行引导,忽视幼儿的需求与特点,互动缺乏针对性;在师幼互动过程中,部分教师将重心放在知识教学目标的实现上,忽视了与幼儿之间的情感链接,导致幼儿的情感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二、园本实践: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质量的现实样态
(一)教师在备课中对互动内容预设不充分
通过设计基于教师关注的备课需求等热点问题的调查问卷,发现教师预设互动内容简单,未深入挖掘知识内涵。如艺术活动备课,对幼儿创作想法预设单一,当幼儿给出独特创作思路时,教师因缺乏准备,无法有效回应与引导,影响了互动的质量和效果,也无法满足幼儿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
(二)教师在授课中出现互动缺乏深度、教师观察与支持不足等问题
借鉴刘焱教授《中国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量表》,设计泰安市实验幼儿园师幼互动评价量表,实践中改进、优化,发现教师对幼儿回答反馈简单,未深入挖掘其想法和观点,提问多关注事实性知识,缺乏引导幼儿深入思考探究的问题,难以促进高阶思维发展。
部分教师在师幼互动中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和情感投入,难以与幼儿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这导致幼儿在互动中可能产生负面情绪,影响师幼关系的和谐与互动效果的提升。
(三)集体教学活动前、中、后的活动落地落实问题
设计符合泰安市实验幼儿园园本特点的《泰安市实验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高质量评价表》,从集体教学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进行师幼互动的相关分析,记录师幼互动在集体教学活动中的表现。
三、未来展望:集体教学活动中提升师幼互动质量的路径思考
(一)积极营造轻松舒适的交流环境,构建与幼儿平等对话的交流模式
1.加强情感投入与信任关系建立
接纳幼儿的情绪。当幼儿出现哭闹、焦虑等负面情绪时,教师应首先接纳幼儿的情绪,给予安慰和理解。通过倾听、拥抱等方式,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缓解情绪,恢复平静。保持乐观的情绪状态,避免将负面情绪发泄在幼儿身上,做到言行一致,遵守对幼儿的承诺。
理解幼儿的想法。幼儿常注意到自己的肢体动作,但难以清晰意识到头脑里的思考过程。教师应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帮助幼儿更加注意到他们自己的思考,并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以积极、热情、耐心的态度对待幼儿,认真对待幼儿提出的问题和需求。
建立情感联系。教师应主动与幼儿建立联系,通过观察、记录幼儿的兴趣爱好和日常行为,及时认可和肯定他们的进步和成就。通过聊聊家庭趣事、分享生活体验等方式,加深与幼儿的情感联系,培养信任感和安全感。
创造宽松氛围。教师应努力营造一个安全、温馨、有趣的学习环境,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和活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更愿意与教师互动,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积极关注与回应,激发学习兴趣
有效提问引导深入思考。教师应设计具有开放性、启发性的问题,提出整合型、理解型、探索型、比较型、应用型等多样化的问题,引导幼儿深入思考、积极探索。同时,要关注幼儿的能力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通过提问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示范与引导。通过示范的语言及动作,教师应引导幼儿进行模仿和学习。例如,在组织游戏或活动时,教师应先展示正确的玩法或方法,然后鼓励幼儿尝试。
积极暗示。利用身体语言进行积极暗示,如用期待、鼓励的眼神、微笑的表情等,给予正面反馈,让幼儿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营造宽松、自由的交流氛围,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及时反馈。当幼儿表现出良好的行为或取得进步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和表扬。这种正面的反馈能够让幼儿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二)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学观,尊重幼儿的想法和行为
教师应认识到幼儿是独立的、有独特个性和发展潜力的个体,尊重每个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发展节奏,以平等、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互动。强调以幼儿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将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幼儿的发展上。
(三)促进家园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全面了解幼儿,促进积极互动
1.建立家园沟通机制
教师与家长定期交流,如每周线上沟通、每月线下家长会,分享幼儿在园表现与教学活动进展,家长反馈幼儿在家情况,双方据此调整互动策略。
2.开展家长教育活动
定期举办讲座,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发展规律,掌握正确互动方法,提升教育能力。以小组形式开展家长工作坊,围绕特定教学活动主题,如“绘本阅读中的互动”,让家长亲身体验,教师现场指导,提高家长互动实践能力。
3.鼓励家长参与教学
邀请家长参与集体教学,如故事妈妈进课堂,分享故事,丰富教学资源,增强亲子互动与家园联系。教师引导家长与幼儿积极互动,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师幼互动质量。
在开展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时,幼儿教师需要意识到师幼互动的重要性,对师幼教学策略进行积极的探索,推动幼儿与教师良好关系的建立,幼儿主体建构的核心精神在于幼儿和教师的自我内在力量,这是其内在对彼此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理解,是对其在互动中生成的想象与创造的尊重与接纳。
(作者单位:泰安市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