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校共育对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作者: 苏越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家校共育是班主任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处理好家校关系,会使班主任工作得心应手。因此,教师与家长必须做到相互配合,形成合力。

一、治理班级严而有爱,与家长形成默契

班主任在接手班级时就要和家长达成一致意见,在治理班级、维持班级稳定中,严确实有一定作用,但不能让家长感觉班主任太严苛,而是要让家长对班主任心悦诚服。

班级管理中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严己”,这是针对班主任而言的。班主任是一班之主,平常与学生接触最多。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疑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是学生模仿的样板,因此,班主任时刻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师德规范约束自己。

另一方面是要“严纪”,这是针对班级学生而言的。首先要制订严明的班级纪律,约束学生的思想、行为。小学阶段是学生贪玩、会玩的时候,对违纪的学生千万不能听之任之,还要注意要严而有度。可以培养一批得力的班干部,让班干部轮流值勤管理纪律。同时让其他学生监督班干部,管理班级的效率才会越来越高。

例如,在笔者任教的班级中,有一位名叫淼淼(化名)的学生,他性格活泼,但在学习上却存在一些问题。上课时,他的思想经常不能集中,做作业时动作缓慢,不愿意动脑筋。回家作业也经常不做或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面对这样的情况,笔者首先找家长谈话,希望家长能督促孩子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然而,他却并没有明显的改变。为了转化这位学生,笔者采取了以下措施。

首先,笔者找他谈话,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树立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在谈话中,笔者询问他是否想改正错误,成为一名讨人喜欢的学生,并引导他思考要怎样做才好。他表示今后一定要遵守纪律,认真完成作业。

其次,在课堂上笔者给予更多的关注,经常提问他,鼓励他发言,提高他的课堂参与度。同时,安排了一名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学生跟他同桌。

通过家访笔者了解了他在家中的表现情况,与家长共同商讨如何帮助他改正缺点,提高学习成绩。通过表扬和激励的方式,及时肯定他的进步,让他感受到教师的关心。

经过和家长的一起努力,淼淼在纪律和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他开始按时完成作业,书写变得整洁了,课堂参与度也提高了。在期末考试中,他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升。

通过这个事例更让笔者深刻认识到,作为班主任,要用爱心感化学生。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家长的力量,利用表扬和激励的方式,及时肯定孩子的进步,让家长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二、从做家务开始培养习惯

正确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思维习惯、行为习惯会使学生终身受益。对小学生而言,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笔者也特别关注这一点,让学生在近一个学期中能改变原先不好的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是培养学生的家庭生活习惯。让家长给孩子布置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洗碗、拖地,先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才能在学校体现出好的学习习惯。

二是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读书写字时刻强调坐姿端正,达到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走轻轻步,说悄悄话;桌面上、桌洞里的物品摆放要整齐,特别是桌面上物品的摆放位置都有严格的规定;值日、作业情况、按时到校、请假制度、发言、讨论交流问题等方面也有不同的规定。设立学习小组,组长带领学习,组与组之间相互竞争,每过一段时间进行总结评比,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每一次的作业由组长统一收发,组长检查完汇报给教师再次检查。

三、真诚沟通换角色——“假如是我的孩子”

学校教育永远离不开正确的家庭教育,假如没有良好、正确、合理的家庭教育相配合,再好的教师、再好的学校也不可能产生好的教育效果。笔者经常与家长沟通,设身处地地为家长考虑,在以下几个方面与家长达成共识。

(一)做榜样型的家长

作为家长,一定要积极配合教师,加强对孩子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自己的良好行为习惯做好子女的引路人,和子女一起互相监督、勉励,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二)做细心型的家长

学生的喜怒哀乐常常表现在脸上、行为上,家长应从一系列的变化中探索孩子在校的表现情况,并及时通报教师。

(三)做监督型的家长

笔者认为,家长要学会监督孩子的学习,并非无时无刻的监督,而是恰如其分的监督。孩子做完作业,家长要督促收拾好作业,避免出现第二天该上学了发现作业还没收拾的情况。采取多种形式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思想状况,及时引导、纠正。

(四)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环境是创造一切的前提。学习需要集中精力,不要让家庭生活中的矛盾干扰影响孩子;读书需要心静,家长有时就得做出牺牲。如孩子在家学习的时候,家长尽量不要看电视、玩手机、打牌等,最好是陪伴孩子一起学习。

(五)随时与学校保持联系

借助QQ群、微信群及时互通了解情况,寻找教育孩子的最好办法。如果家长的电话号码有变动,应及时转告教师。

(六)有事一定要请假

家长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学生有事一定请假,若学生不能按规定的时间到校必须打电话告知教师,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

家校共育,如同一场温馨的旅程,每一个站点都有不一样的风景。家庭是花园里的土壤,提供着孩子成长所需的养分与关爱;学校则是辛勤的园丁,用知识的阳光雨露滋润着学生的心田。让我们携手前行,在这条充满爱与责任的道路上,继续为学生打造一个更加温馨、和谐的班级大家庭。愿我们的努力,能够照亮他们前行的路,成为他们人生旅途中最宝贵的财富。

(作者单位:邹城市钢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