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理解背景下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王美玲

概念理解背景下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0

伴随着教学观念的不断优化升级,概念理解背景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方式逐渐在小学语文课程中被广泛应用。教师将此教学方法引入小学语文教学中,使得整体的语文课程水平得以提高。学生通过对整个单元的主题进行探索研究,从而对语文知识形成深刻的认知,促进自身语文学习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的显著提升。这就要求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教学方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积极性,构建起高质量、高效率的小学语文课堂。

一、概念理解背景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价值

采用概念理解背景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方式对知识进行讲授,可以提高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及质量。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优化,通过精讲的方式分析课程内容,使学生能够获得语文知识积累以及认知水平提升的学习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兴趣偏好进行教学设计,从而吸引学生自主参与语文研究学习,促进素质教育的有效落实。

二、概念理解背景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明确概念理解背景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语文课程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教师在开展语文知识讲授时,需要带领学生明确概念理解背景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主体目标。指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探索,从而更好地理解语文课程内容,并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学生需要在课程开始前预习,从而在正式课程开始时可以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获得良好的学习参与感受。

例如,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阅读文本包括《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等,教师首先需要让学生明确本单元的主题为“自然美景”,然后,在开展概念理解背景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教学渗透的方式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化视野,使其可以对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产生喜爱与赞美之情。此外,教师要为学生设立概念理解背景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美景,从而加深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二)规划概念理解背景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思路,构建完善语文知识体系

在进行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顺着正确的大单元学习思路对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索分析,从而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完善语文知识系统。教师需要在开展整体性语文教学设计时,采用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知识的内涵,从而增强自身的文学积累以及知识应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时,教师首先需要明确本模块为“名著单元”,教师需要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进行名著阅读,从而更好地了解《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以及《红楼春趣》的相关故事情节,增强自身对名著的认识与了解,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及效率。其次,教师需要为学生设置明确的大单元整体学习思路,完善其语文知识框架。

(三)回顾概念理解背景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内容,强化对语文知识的记忆

小学阶段是为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打基础的阶段,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对知识进行有效记忆。通过设置回顾概念理解背景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内容的方式,强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记忆。教师可以在单元课程结束后,设置单元式整体回顾主题,帮助学生对已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联系,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促进拓展思维的形成。

例如,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主要是以“神话故事”作为开展教学设计的单元主题。教师应当在学生完成单元学习后,带领学生重新回顾《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等相关的故事情节。同时,引导学生将自己知道的其他神话故事与大家进行分享,增强学生对神话故事描述手法以及表达方式的理解。

综上所述,将概念理解背景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符合当今时代的教育发展趋势,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容,并获得核心素养的显著提升。教师需要转变一直以来单方面知识输出的教学方式,通过创设互动情境的方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程讨论,增强自身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促进语文成绩以及文学素养的提高。教师需要注重把握各个单元之间的关系,采用整体性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构建起完善的知识框架,提高整体教学的质量水平。

(作者单位:利津县第二实验学校)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