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乡村幼儿园保育教育评价的实践研究
作者: 刘庆霞乡村幼儿园是学前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育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乡村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农村基础教育的整体发展。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乡村幼儿园保育教育评价理论经历了从单一评价向多元评价的转变。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乡村教育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为乡村幼儿园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保育教育评价作为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进教育方法、提高保教质量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深入探讨乡村幼儿园保育教育评价的理论内涵、实践体系和优化路径,对推进乡村幼儿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乡村幼儿园保育教育评价的理论基础
(一)基本理论框架
乡村幼儿园保育教育评价以儿童发展为核心,构建了包含评价理念、评价主体与评价内容的系统框架。评价理念强调发展性和过程性,注重儿童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评价主体涵盖教师、家长、专家等多元参与者,形成了多维度的评价视角,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评价内容包括儿童身心发展、保育质量、教育活动开展等方面,构建了科学完整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采用观察记录、成长档案、活动分析等多样化手段,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评价实施过程中,强调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注重评价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形成了完整的评价运行机制。
(二)评价标准体系
乡村幼儿园保育教育评价标准体系涵盖保育工作、教育活动和发展性评估三个维度。保育工作标准强调儿童生活照料、卫生保健和安全防护,确保儿童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建立了包含日常生活、健康保健、安全教育等方面的具体指标。教育活动标准注重游戏活动、集体教学和个别指导的质量评价,体现教育的科学性和适宜性,关注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方法的运用、师幼互动的质量等关键要素。发展性评估指标关注儿童身心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建立了动态跟踪的评价机制,包含认知发展、情感发展、社会性发展等多个方面的评价标准。此外,评价标准还充分考虑乡村地区的特点,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原则。
二、乡村幼儿园保育教育评价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机制层面
现阶段乡村幼儿园评价标准体系尚未完全适应乡村实际情况,存在评价指标过于城市化、评价标准刚性过强等问题。标准制定缺乏对乡村幼儿园实际情况的深入调研,评价指标与乡村实际需求存在脱节。评价主体以园内教师为主,缺乏外部专业力量的参与,评价视角单一,难以形成全面客观的评价结果。评价方法仍以传统的观察记录为主,信息化手段应用不足,难以全面反映儿童发展状况和保育教育质量。此外,评价结果反馈机制不健全,评价的导向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制约了评价工作的实效性。
(二)实践层面
乡村幼儿园专业人才匮乏,教师评价能力有限,难以准确把握评价要点和方法。教师队伍学历层次普遍较低,评价理念和技能需要提升。评价资源配置不足,缺乏必要的评价工具和信息化支持系统,影响评价工作的规范开展。家园协同机制不健全,家长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和能力不足,影响评价效果。由于经济条件和地理位置的限制,优质评价资源难以有效引入,缺乏专业指导力量,制约了评价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提升。
三、乡村幼儿园保育教育评价的优化体系构建
(一)体系优化与创新
坚持以儿童发展为核心,建立涵盖认知发展、情感发展、社会性发展等多维度的评价指标。注重乡村地区特色,设计具有地域适应性的评价要素,体现因地制宜原则。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机制,采用观察记录、成长档案、活动分析等多样化评价手段,完善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统一的动态评价体系,实现评价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制定符合乡村幼儿园实际情况的差异化评价标准,避免评价指标过于城市化。细化评价指标内容,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增强评价工作的实效性。完善评价结果应用机制,强化评价的诊断和改进功能,促进保育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注重评价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确保评价工作的可持续性。
(二)实践支持体系构建
加强教师评价能力培训,提升专业素养和实践技能,建立系统的培训体系和专业成长机制。整合区域教育资源,建立评价资源共享机制,促进优质评价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利用。深化家园合作,通过家长学校、家园联动等方式,提高家长参与评价的能力和积极性,形成教育合力。构建专业化的评价支持体系,为乡村幼儿园保育教育评价提供有力保障。加强评价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开发适合乡村幼儿园使用的评价工具和平台,提高评价工作效率。建立区域性的评价指导机制,为乡村幼儿园提供专业化的评价指导和支持。
乡村幼儿园保育教育评价是促进乡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机制。通过构建科学的评价标准体系,创新评价方法,加强评价队伍建设,深化家园合作,能够有效提升乡村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相关部门应进一步重视保育教育评价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完善评价机制,推动乡村幼儿教育高质量发展。
【本文系东营区第六批“草根式”小课题《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乡村幼儿园保育教育评价的实践研究课题》(课题批号:2024DYQ194)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东营市东营区六户镇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