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信息化领导力研究

作者: 张小培 李辉

幼儿园教师信息化领导力研究0

基金项目:

2023年度许昌学院科研基金项目“园长领导风格与教师信息化领导力的关系:团队学习的中介作用”(课题编号:2023YB26).

作者简介:

1.张小培,女,河南焦作人,许昌学院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学前教师教育研究;

2.李辉,男,河南驻马店人,许昌学院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学前教育信息化研究.

摘  要:教师作为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群体,其信息化领导力水平的高低影响教育现代化的水平。本研究对河南省310位幼儿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园教师的信息化领导力水平处于中等偏上,幼儿园教师的职务、教龄、幼儿园信息化设备与资源的丰富程度、幼儿园提供的相关培训以及为教师提供信息化使用的时间和机会对教师的信息化领导力有显著影响;幼儿教师信息化领导力各维度之间显著相关。为此,主管部门应科学规划,多方筹资,为幼儿园信息化建设提供保障;幼儿园践行服务型领导理念,完善激励和沟通机制;突破工作重点,加强信息化培训,改善信息化应用环境;教师主动学习,提升自身的信息化领导力。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信息化领导力

中图分类号:G4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995(2023)09-0037-08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加强队伍建设,增强信息化应用与服务能力的途径之一是提升教育信息化领导力。教育信息化领导力是教育场域中的信息化与领导力概念相结合而生成的一个概念,是指教育组织中不同领导者的信息化领导力[1]。目前,国内外关于信息化领导力的研究集中在中小学领域,尤其关注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2][3]。教师作为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关键群体,其信息化领导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明确提出,幼儿园教师参照执行。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信息化2.0的时代背景下,学前教育信息化也面临着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幼儿教师的信息化领导力水平也成为关注的焦点。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的方式,对幼儿园教师的信息化领导水平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幼儿园教师的队伍建设提出依据。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取样和方便抽样的方式,在河南省选取郑州市、许昌市、洛阳市、驻马店4个地区,共11所幼儿园发放电子问卷,共回收问卷330份,有效问卷31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3.9%。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如下:女性教师303名(97.7%),男性教师7名(2.3%);20—30岁的教师181名(58.4%),31—40岁的教师96名(31%),40岁及以上的33名(10.7%);未评职称的207名(66.8%),初级教师的45名(14.5%),中级教师的43名(13.9%),高级教师的15名(4.8%);教龄在2年以内的教师45名(14.5%),2—5年的教师139名(44.8%),6—10年的教师66名(21.3%),11年及以上的60名(19.4%);高中、中专及以下学历的教师45名(14.5%),大专学历的教师171名(55.2%),本科学历的教师94名(30.3%)。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的问卷来自孙祯祥等人编制的《教师信息化领导力现状调查问卷》[4]进行研究,并根据研究对象进行了修订,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个人背景信息,包括幼儿园教师的性别、年龄、教龄、职称、学历、参加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训的情况以及幼儿园的性质、幼儿园信息化设备资源情况、幼儿园为教师提供的信息化培训的机会和时间等。第二部分是幼儿园教师信息化领导力的测量题目,共18道题,分为4个维度:幼儿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幼儿教师信息化教学领导力、幼儿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领导力和教师幼儿园信息化文化领导力。每个维度4—5题,每题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依次记为 0—5分。得分越高意味着教师的信息化领导力水平越高。

问卷四个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852-0.933之间,总因子信度系数为0.953。戴维里斯(Devellis)认为,a系数值在0.80-0.90之间为非常好[5]。因此,本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稳定性与可靠性较好。

(三)数据收集与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主要采用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

三、研究结果

(一)幼儿园教师信息化领导力的整体水平

本研究对幼儿园教师信息化领导力及各个维度进行了差异性检验,P<0.001,表明各个维度之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如表1所示,幼儿园教师的信息化领导力总体平均得分为4.29,各纬度平均值在4.15-4.41之间。其中,幼儿园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得分最高(4.41),相对较低的是幼儿园信息化文化的领导力(4.15),且都高于理论中值3.5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此外,各纬度之间相关都在0.58-0.80之间(P<0.001),各纬度与量表总分之间都相关在0.83-0.94之间,说明幼儿园教师信息化领导力不同能力之间密切相关,相辅相成。

(二)幼儿园教师信息化领导力在个体层面的差异分析

1.幼儿园教师信息化领导力的年龄差异

为考察幼儿园教师信息化领导力的年龄差异,本研究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幼儿教师信息化领导力及其各个维度在年龄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2)。

2.幼儿园教师信息化领导力的教龄差异

为了解幼儿园教师信息化领导力的教龄差异,研究者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幼儿教师信息化总领导力、信息化教学领导力和信息化专业发展领导力上存在差异(p<0.05)(见表3)。事后检验发现,在这三个层面上,11—15年教龄的经验型教师得分显著高于2年以内和2—5年教龄的年轻教师。

3.幼儿园教师信息化领导力的学历差异

本研究采用方差分析对幼儿园教师的信息化领导力在学历上的差异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幼儿园教师信息化领导力在学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4)。

4.幼儿园教师信息化领导力的职务差异

研究者利用方差分析考察幼儿园教师信息化领导力水平在职务上的差异,结果显示,幼儿教师信息化领导力在职务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见表5)。事后检验发现,幼儿教师信息化总领导力、信息技术能力、信息化教学领导力和信息化专业发展领导力上,一般教师、中层领导和园长(副园长)的得分均显著高于保育员的得分。

(三)幼儿园教师信息化领导力在幼儿园层面的差异分析

1.幼儿园教师信息化领导力的园所级别差异

本研究运用方差分析考察教师信息化领导力在园所级别上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幼儿教师信息化领导力及其各个维度在园所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6)。

2.幼儿园教师信息化领导力的园所性质差异

本研究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幼儿教师信息化领导力在园所性质上存在的差异。结果显示,幼儿教师信息化领导力及其各个维度在园所性质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7)。

3.教师信息化领导力的幼儿园信息化设备与资源差异

本研究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考察幼儿园信息化设备与资源对教师信息化领导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幼儿教师信息化领导力水平与幼儿园信息化设备与资源情况显著相关(见表8)。事后检验发现,“非常丰富”和“丰富”组的得分明显高于“一般”和“不丰富”组。这说明幼儿园信息化设备与资源越丰富,对提升教师的信息化领导力水平越有利。

4.教师信息化领导力与幼儿园组织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的关系

为了解幼儿园组织教师能力提升培训对教师信息化领导力的影响,运用方差分析考察教师在此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幼儿教师信息化领导力水平与幼儿园信息化设备与资源情况显著相关(见表9)。事后检验发现,“总是”或“经常”组的得分明显高于“有时”或“很少”组。总之,幼儿教师的信息化领导力水平呈现出幼儿园提供的培训越多,领导力水平越高的趋势。

5.教师信息化领导力与幼儿园提供信息化学习的时间和使用机会的关系

本研究运用方差分析考察教师信息化领导力在幼儿园为教师提供信息化学习的时间和使用机会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两者差异显著(见表10)。事后检验发现,“非常多”或“很多”组的得分显著高于“有时”或“很少”组。整体来说,幼儿园为教师提供的信息化学习时间和机会影响教师的信息化领导力水平。

四、讨论

(一)幼儿教师的信息化领导力整体水平分析

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到,幼儿教师的信息化领导力水平处于中等偏上。幼儿园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得分最高,说明在当前提升教师数字素养的时代背景驱动下,幼儿教师会主动通过信息技术搜集、加工和处理一些信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与家长、同事进行沟通和资源分享,提高工作效率。幼儿园信息化文化的领导力得分最低,教师作为幼儿园信息化设备、资源的直接受益者,对幼儿园信息化文化的建设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教师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提高与幼儿园共同建立信息化环境的意识和能力,主动将信息化融入自身工作和生活,并能和同事共同推进幼儿园的信息化建设。

(二)个体因素与幼儿教师信息化领导力的关系分析

本研究发现幼儿教师的信息化领导力与职务、教龄存在显著差异。保育员的信息化领导力得分最低,当前我国保育员的学历远低于幼儿园教师,这使得他们不可能走与幼儿教师一样的专业发展道路[6]。但是根据国家劳动部门的有关规定,保育员也应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用直观形象的方法来展示保育内容,开拓进取,以园为家,自觉参与幼儿园的有关活动[7]。幼儿园遵循保教并重的原则,保育员是与幼儿教师分工不同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因此关注保育员的信息化领导力,能全面推动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建设。本研究中的幼儿教师信息化领导力水平经验教师高于新教师,这与其他研究者得出的结果不同[8],这也可能与本研究的年龄划分有关系。

(三)幼儿园因素与幼儿教师信息化领导力的关系分析

本研究发现幼儿教师的信息化领导力及其各个维度与园所级别、园所性质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无论公办园还是民办园、示范园还是一级园,学前教育信息化实践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对幼儿教师的信息化领导力关注不够。

教师信息化领导力与幼儿园信息化设备与资源显著相关。国家近些年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加大了在这方面的资金投入,但资金匮乏一直是困扰各国教育技术发展的一个大问题[9]。由于信息化硬件设备与资源缺乏政府统一的规划和要求,幼儿园依据自身的物力、财力各自为阵,硬件建设水平较低,这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信息化领导力的发挥。这值得引起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各方需通力合作共同弥补。幼儿教师参与信息化能力提升的培训、提供实践的时间和机会与其信息化领导力显著相关,这与许多研究者的观点相吻合[10][11]。另外,国外有研究者认为教师参与信息化教育培训方面的经验越丰富,其应用信息技术的态度越积极。这主要在于,幼儿教师参与信息技术的培训越多,越能接触新思想、新观念,越有利于其信息化教学的实践,为教师的信息化专业发展和园所的信息化文化建设提供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