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教育领袖:哈佛大学教育领导博士学位项目述评

作者: 叶晓力 夏玲丽 徐培鑫

培养教育领袖:哈佛大学教育领导博士学位项目述评  0

摘 要:哈佛大学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制度改革对世界各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发展与创新具有示范与引领作用。基于学位制度内部变革需要及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创新发展的双重缘由,哈佛大学对教育领域博士学位进行了系统重塑,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教育领导博士学位项目。该项目以培养开拓变革型教育领导者为基本使命,是哈佛大学原有教育博士专业学位项目的重要延续,在培养目标定位、项目招生制度、培养过程设计、质量评价机制等方面均进行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制度创新。哈佛大学教育领导博士学位项目的实践经验主要包括:精准定位领袖型人才培养目标,创新构建指向实践的课程体系,将评价机制与专业实践相结合,这为我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制度建设与实践创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与方向。

关键词:哈佛大学;教育领导博士学位;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培养特色;实践经验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995(2023)11-0047-08

20世纪以来美国社会发生剧烈变迁,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促成了大学功能的延展,大学逐渐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在此影响下,面对日益突出的社会发展需求,专业博士学位应运而生,并迅速在一流大学中占据一席之地。教育博士(Doctor of Education,简称Ed.D.)作为面向教育领域的一种专业博士学位,虽然取得长足的发展,但却一直备受争议[1]。实际上,教育博士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与学位制度演进中产生,是与教育实践领域高度互动的专业博士学位[2],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培养了教育领域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发展,美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在不绝于耳的争论中探索前进之路,积累了宝贵的办学经验,并将该学位推广至世界各国大学。可以说,当今世界诸国高等教育领域提供的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或多或少都带有“美国模式”的特点。事实上,新世纪以来,在学界对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展开激烈辩论的同时,院校人才培养实践层面的改革探索也正在悄然发生。作为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发源地,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简称HGSE)关于教育领域博士学位的改革无疑对美国高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其构建的教育领导博士学位项目也正在成为诸多高校可资借鉴的蓝本。

一、哈佛大学重塑教育领域博士学位的缘由概述

2007年,为了重构教育博士项目,将其本质属性充分突显,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委员会发起了一项全国性的教育博士项目改革运动,称之为卡内基教育博士项目(The Carnegie Project for the Education Doctorate,简称CPED)。舒尔曼基于该项目对教育博士的根本属性进行了重申,认为专业博士学位旨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应突出职业型、应用性,而哲学博士项目属于学术型学位,旨在培养卓越的学术领袖,应突出学术性、研究性,并要求大学围绕这一理念重塑教育博士项目,使之能够与哲学博士相对应[3]。这场运动对美国高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美国相关各方对专业博士学位大刀阔斧改革背景下,HGSE并未加入CPED的统一行动计划中,而是基于自身办学的基础及对专业博士项目未来发展规划,展开了具有哈佛特色的改革。即HGSE于2009年创设了教育领导博士学位(Ed.L.D.),并于2013年正式取消教育博士(Ed.D.)的招生,将其改为与哈佛文理研究生院(Harvard’s Graduate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s)合作开设的教育哲学博士学位(Doctor of Philosophy in Education,Ph.D.),自此HGSE正式形成教育专业型与学术型两种学位并存的格局。

HGSE对教育领域博士学位的重构,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的缘由,可归纳为学位制度内部变革的需要,以及美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发展的外部推力。具体而言,从内部变革方面来看,尽管HGSE在1920年建院之际便创设了教育博士专业学位(Ed.D.),但在20世纪专业化运动的影响下,HGSE对教育博士的理解及其实践带有明显的学术价值倾向,这直接导致了HGSE在教育博士人才培养层面与哲学博士学位趋同,进而使教育博士专业学位陷入本质属性难以厘清、培养目标模棱两可、培养过程学术化、培养质量不受认可等诸多困境。长期以来,HGSE的教育博士项目“发挥着一种学位培养两种人才的职能,既按照专业型博士学位的要求培养教育实践领域的专家,又按照学术型博士学位的要求培养大学教师和教育研究人员”[4],这使教育博士专业学位面临愈加复杂的合法性危机等问题。从外部推力方面来看,知识经济时代新的知识生产模式席卷全球,教育博士经过第一代的发展进入了第二代、第三代,美国传统的教育博士项目在理念目标、培养制度设计等方面都难以适应社会转型发展的需要,亟待系统性的变革与重构。特别是在CPED构建的统一行动共同体推动之下,全国范围内的教育博士项目变革成为一种新风尚。加之新世纪以来,学界开始对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展开激烈的争论,批评与质疑甚嚣尘上,对教育博士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诸多各异的看法。其中,不乏倡议废除的激进观点。在此影响下,HGSE需要通过采取实质性的行动回应社会对其教育博士项目的质疑。

根据HGSE的实践改革,发现HGSE既没有跟随CPED的脚步,在现有教育博士项目培养基础上进行制度性改造,也没有完全听从部分学者废弃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主张,而是通过调整学位体系寻求全新的制度突破,将学术型与专业型博士学位统筹起来,形成更加与时俱进的新格局与新体系。我国有学者在研究HGSE这项实践改革时,认为“教育博士项目在哈佛大学产生与发展近百年后退出了历史舞台”[5],这种说法或许仅仅是指教育博士学位(Ed.D.)在哈佛的“退场”,但从学位发展、继承与创新的角度而言,教育博士专业学位(Ed.D.)其实并未真正“离场”,而是作为一种概念意涵更加明确的专业型博士学位在哈佛以全新的姿态与形式得以延续,这也就是本研究接下来重点分析的教育领导博士学位(Ed.L.D.)。

二、哈佛大学教育领导博士学位项目的培养特色

尽管HGSE通过取消原有教育博士专业学位(Ed.D.),并在其基础上设立了具有跨学科培养性质的哲学博士学位,但HGSE从未放弃教育学科的专业博士学位。早在2009年,HGSE即率先新设了教育领导博士学位(Ed.L.D.),这一举措也成为变革学位体系、展开大刀阔斧改革的前奏。通过Ed.L.D.项目与Ed.D.项目的区分,摸索专业博士学位之于哲学博士学位人才培养的特殊性与针对性,从而在4年之后将Ed.D.项目转设为Ph.D.项目,并通过进一步创新,使两种学位能够与时俱进。

(一)培养目标定位:打造教育行业领袖

长久以来,美国教育界一直非常重视PreK-12教育领域的师资和管理者的培养。他们相信,拥有创新与变革能力的教育管理者能够对美国教育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在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学校教育的管理者对教育质量和公平的热情要与其知识能力的发展相匹配,必须要对公共政策问题具有深刻理解,并能够将富有远见的想法转化为现实的专业组织管理能力。哈佛大学提供的Ed.L.D.项目具有较高的理念站位,旨在培养毕业生成为美国PreK-12教育领域的领袖,旨在培养毕业生为美国公共利益工作,旨在使毕业生能够在美国教育公共部门和高影响力的教育组织中任职。

具体到Ed.L.D.项目的培养目标,HGSE提供了一份美国公共教育领域具有影响力的职位,并鼓励项目毕业生都能够进入该领域从事相关工作,以加速美国公共教育领域的进步,甚至超越该领域产生更大的影响。HGSE提供的具有影响力的教育领域主要包括五个部门的职位,而Ed.L.D.项目则主要是面向这五个教育部门领袖职位培养高级人才。一是各学区的首席运营官、州教育领导角色:如学校负责人、专员、首席学术官,以及这些职位的副职。二是非营利性教育部门:如致力于支持PreK-12学校的具有集体影响力的组织的主席或执行董事,Ed.L.D.项目毕业生将领导这些非营利性组织致力于为孩子、家庭和社区改善教育机会与教育所得。三是州或联邦教育政策领域的职位:如公共教育宣传政策执行官,为州长、州或地方官员提供教育政策咨询的顾问以及教育智库,Ed.L.D.项目毕业生将会制定并策划最佳实践,从而提出循证性的教育政策建议,推动公平与卓越。四是社会企业家角色:如教育初创企业的领导者,他们能够通过教育部门的创新方案,解决美国公共教育实践中面临的复杂问题,他们工作也应该注重扩大有研究基础的创新想法。五是基金会与慈善机构的职位:主要是以教育为中心的基金会的高级领导,这些部门通过关注数据、卓越、公平和可持续性等因素大力支持教育投资[6]。

(二)项目招生制度:关注教育职业背景

美国研究生教育的招生制度采用通行的项目申请制度,一般首先由申请者通过在线提交项目对申请者所要求的相关文件,包括诸如成绩单、专家推荐信等,通过后院校会组织相关的面试等考察。HGSE提供的Ed.L.D.项目亦是采用的申请制度,申请者需要在线填写提交申请表格,并提供相应的材料,包括对一个问题的简短回答、目标陈述与简历、标准化考试分数(GRE或GMAT、TPEFL或IELTS)、三封专家推荐信、就读院校提供的成绩单等。举例而言,在“对于某个问题的回答”中,该问题是由HGSE针对申请者的专业素养所做的一项考察,示例的题目如“描述一项来自你的组织之外的战略,可以是教育部门,这个战略可以从根本上改善美国PreK-12教育体系”。关于目标陈述与简历,申请者则需要介绍自己的相关背景,分享对自身教育信念有所助益的经历与经验,包括申请者认为的职业生涯中影响最大的成就与失败,这些经历是如何影响自身的发展的;同时还要阐述作为教育系统中的领导者,在职业生涯中最想解决的问题有哪些以及将会如何对美国PreK-12教育产生重大的影响。此外,HGSE也十分欢迎国际学生的加入,根据HGSE统计,2019—2020年注册入学的新生中,国际学生占学生总数的25%[7]。值得注意的是,HGSE对同一申请者规定了申请次数,HGSE只接受同一申请者3次的申请,这意味着一位申请者一生在HGSE只能提交三次申请。申请者提交所有材料后,材料即进入审核阶段。当所有的申请都被审核完毕后,HGSE将会邀请入选的申请者到学校参加为期一天的面试(个人和小组),面试是由招生委员会的成员进行组织。通过面试考察的形式,最终确定入选的名单。根据HGSE的安排,Ed.L.D.项目每年录取25人左右,多来自教育领域不同的专业管理岗位,具有十分丰富的教育专业实践工作经历。根据HGSE的统计,2019—2020年注册入学的Ed.L.D.项目学生的工作年限区间在6—19年,平均工作年限为10.3年[8]。

(三)培养过程设计:多元化跨学科探索

1.培养方式:全日制、跨学院与学习群组

Ed.L.D.项目的培养方式主要有三个方面特色的内容,一是Ed.L.D.项目要求学生必须进行三年全日制学习,将专业博士学位的培养要求与哲学博士学位的要求对标,旨在从在学的时间投入层面有力地保障该项目的培养质量。二是Ed.L.D.项目建立在实践导向基础上的跨学院、多学科的培养项目,三年的人才培养由哈佛教育研究生院、哈佛商学院和哈佛肯尼迪学院的教师共同参与授课,为毕业生在学校系统、国家非营利组织和慈善机构、使命导向型营利机构以及州和联邦教育系统担任领导级别职位提供独特的准备。三是Ed.L.D.项目的人才培养以群组模式展开,即由25名学习者组成学习群组,这些学生一般而言都具有不同的专业与职业背景,如校长、教师、政策研究者等,他们共同在项目中学习与成长。HGSE认为,实现PreK-12教育的宏伟目标,凭借个人力量根本难以完成,必须要结合并依靠政府、学校系统、非营利性组织以及营利性的教育机构展开各种活动。而为这些组织机构培养高水平的领导者则是Ed.L.D.项目的使命,从这个角度而言,Ed.L.D.项目事关美国PreK-12教育的未来。因此,为实现这个目标,HGSE将人才培养设计为具有全脱产、严要求、实践性、多学科、合作式多重特征的全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