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部地区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策略研究
作者: 汪珣摘 要:伴随着互联网商业模式的蓬勃发展,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就业与创业面临越来越多的机遇,这为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新挑战。本研究以湖北文理学院英语专业为例,从中部地区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特征出发,探讨了专业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并从专业角度出发,强调了以竞赛为主导的第二课堂、“双师型”师资队伍、“双创”教育与专业融合的课程体系三个方面对中部地区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落实的重要作用,为中部地区商务英语专业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提供了方案。
关键词:商务英语;创新创业;中部地区高校;专创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995(2022)03-0087-04
国务院在2015年颁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指出,高校应从课程体系、教师教学能力以及资金支持方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4]。但考察中部地区的教育现状,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中部地区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创新创业意识淡薄,创业率低。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有一点,中部地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并没有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中部地区商务英语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上达不到跨境电商发展需要是不争的事实。“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商活动更多的向电子化、网络化形式转变,特别是跨境电商行业急需同时具备语言能力(主要是英语)、软件操作、互联网知识及技能的复合型人才[2]。由于中部地区跨境电商企业较少、“双师型”教师稀缺、实践操作培养渠道有限,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如何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如何提升学生职业核心竞争力就成为中部地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面对的重要问题,所以,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也成为中部地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
一、中部高校商务英语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意义
(一)有利于解放学生思想,提高能动性
斯派迪在其《成果导向教育:关键问题与答案》中指出,成果导向的教育方式需要教育体系中一切要素的组织和焦点都要围绕所有学生成才和能力培养而展开,教学者需要在教学体系中创造条件鼓励所有学生都能学有所成[1]。创新创业教育的精神实质就是打破惯性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创新力和批判性思维,发挥主体能动性,提高学生分析、判断、辨析、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将“双创”教育与商务英语的专业课程有机融合,可将学生从传统的背单词、读课文、记语法、做练习的教育方式中解放出来,通过实践性更强的创新创业训练和专创融合的商务类课程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领域,用全新的方式主动地学习商务专业知识,提高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和商务实践能力。[3]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随着跨境电商行业的春天来临,自由贸易区在各大城市逐步落地,国内外贸行业也由沿海地区逐渐向内陆发展。这为中部地区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近创业就业提供了大量岗位和机遇。对外贸易的交易、支付、结算和物流的信息化,互联网业务成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毕业就业以及创业的首选。从这些岗位的性质和特征来看,学生需要较专业的知识和能力才能胜任此类岗位,同时创新意识创业能力也是这些岗位人员必备的从业要求,实践动手能力和统筹规划能力是从事这些行业的竞争优势之首。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双创教育正好满足了商务英语方向学生的就业特点,其教育理念与学生职业教育目标相匹配,其教育方式以提高学生能动性和实践能力为主,多样的教学方式、实操软件和模拟经营,让学生提前熟悉从业或者创业环境,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软实力。
(三)有利于达成专业培养目标
2018年国家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规定了外语类专业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文件指出,“外语类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和专业知识与能力,掌握相关专业知识,适应我国对外交流、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各类涉外行业、外语教育与学术研究需要的各外语语种专业人才和复合型外语人才”[5]。英语专业毕业生若只掌握外语类专业知识,即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能,没有过硬的商务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创新思维以及与时俱进的专业技术,是不能成为专业复合人才的。目前国内很多高校虽然纷纷设置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甚至开设了创新创业专业,但大多以理论讲解为主,只有少量的陈旧的创业实例被引用,创业活动也受限于学校教育制度。湖北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教研室系统地学习了此国家标准,依据商务英语方向的特征、人才培养目标和中部地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制定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商务英语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规定,除了培养学生基本的语言知识和专业能力要素之外,还需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育人目标三个维度出发,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思政教育要着重加强创新创业品质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高素质、国际化、应用型人才,使他们能较好地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逐年提高的岗位竞争现实。因此,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离不开创新创业教育,只有通过“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才能将学生的特长发挥出来,提高专业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从而完成专业培养目标。
二、商务英语专业“双创”教育模式
(一)学科竞赛驱动,建立第二课堂体系
学生知识的获取和文化修养的提高可以通过课内活动习得,但是有限的课堂活动安排往往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更需要靠内容和形式丰富的课外活动这个第二课堂来提高其主体能动性,培养其实践能力以及团队精神。[3]
商务英语专业的第二课堂起到的主要作用有以下三点:首先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特别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创新精神的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从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就是交际能力,比起学术能力,从事商务活动的岗位更需要从业者有效传达思想,有较高的沟通与交流能力、谈判能力。第二课堂能在课外通过团队协作等形式提供交流平台,例如布置团队话题讨论、完成团队项目等,让学生通过实践练习沟通技巧、话轮转换等交际策略,在合作交流、谈判交锋中提高能力。
其次,第二课堂体系的建立能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以学科竞赛“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例,大赛主干道是让在校大学生模拟创办自己的企业,参赛队伍一般为一位主持人与4-6名成员组成,同时需要若干位指导老师。团队成员需要根据项目主题开展调研,与指导老师交流讨论,深入主题相关行业了解实际数据,合理规划项目预期进展并将数据与计划形成商业策划书。在此过程中,团队主持人需要统筹规划,队员之间需要通力合作,团队与指导教师之间需要有效沟通协作才能完成任务,因此在筹划准备竞赛成果的过程中,主持人的领导能力、团队之间的合作能力与凝聚力可以得到训练与培养。
再次,以竞赛为主导的第二课堂能驱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商务英语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中更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培养实践能力的方式不是通过以教师为主的第一课堂,而是通过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参与度高的第二课堂培养的。
(二)“培养双师型”教师,健全师资队伍
商务英语专业的“双师型”教师主要指同时具备跨境电商专业知识技能、实践经验,并熟练掌握一定英语语言知识和能力的专业教师。中部地区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所具备“双师型”特征的专业教师数量比较有限,此类教师往往多就业于沿海地区的高校或者企业中。中部地区想引进专业的“双师型”教师难度较大、投入较高。
中部地区高校培养“双师型”教师方式也可以采用灵活的方式,一是培养原有的商务英语教师。要引导他们投入相应时间学习跨境电商知识,并通过培训交流、校企合作等途径参与行业实践。学校也可专门挑选年富力强的教师培养,培养时间和安排可以和学院安排相配合,使同类型师资不至于断层。二是在教师招聘和外聘过程中引进具有相关专业知识技能和工作实践背景的教师。可以从跨境电商行业中引进相关人才,也可以从经贸相关专业教师中外聘。此方式的优势在于聘用教师跨境电商专业知识丰富,能直接弥补中部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师队伍的空白,同时还可用他们之长培训校内教师。
(三)完善“双创”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案
调整课程体系,增加学科竞赛,将双创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此三点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基本措施。在国内高校越来越重视 “双创” 教育的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应该尽快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促使“双创”教育与商务英语专业教育有机耦合联动。[3]传统的商务英语课程多注重理论讲解、词汇记忆、文件阅读与案例练习等,实践教学不足,导致学生多注重语言能力学习而忽略商务实训与其他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思辨能力不足,创新思维匮乏,就业后发现从业技能需要重新学习。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改革教学课程体系,调整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注重实际操作的训练,加强学科竞赛与专业课程的对接。湖北文理学院“商务英语阅读”课程近些年大胆进行改革,增加大量商务方向文本阅读,使学生巩固已学基本词汇和语法知识,扩大词汇量,加强语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掌握阅读和理解商务英语文章的基本技能,使学生能掌握阅读商业文章、信函的技巧和策略。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设置了更多实践课时。在思政育人层面,本课程结合大三学生特点,开发学生创新思维方式,讲授商务相关创业知识和技巧,培养学生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学生以后从事商务方面的相关创业活动打下基础。每个单元结合单元主题设置一两个创新创业话题,如第二单元结合阿里巴巴创业之路,以优秀电商平台成果和中国制造业的不断腾飞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大国意识。通过学生日常的线上购买行为引入线上销售平台与企业,介绍这类企业的性质、基本运营模式;通过身边创业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创办互联网企业的好处,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自己创立类似企业,自身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等问题,鼓励学生发掘自身创新创业相关才能。该单元课程结束后,安排学生组成讨论小组,调研电商店铺创建需要的必要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创业知识。
三、结语
商务英语专业教育者需要不断提升自己,以优秀的双师型教师为奋斗目标,努力深化教学改革,建设“双创”与专业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注重竞赛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让学生在实践中发挥主体能动性,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要、具有创新思维、开拓精神、创业技能以及组织领导能力的高素质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Spady. Outcome Based Education: Critical Issues and Answers[M]. Arlington: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Administrators, 1994:89.
[2]李霓. 新媒体背景下外贸人才双创核心能力培养探析[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0(23):13-14.
[3]闫超亚. 商务英语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下对高校创新创业路径的探索研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0(23): 8-10.
[4]易明勇. 第二课堂建设与商务英语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J]. 昭 通 学 院 学 报,2019(5):115-119.
[5]易明勇. 学科竞赛驱动商务英语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渊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7):151-154.
[6]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R].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有关情况介 [EB/OL](2018-01-30)[2020-02-15] 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8n/xwfb_20180130/sfcl/201801/t20180130_325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