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语文与美术跨学科的项目化教学实践
作者: 余欢 聂蕊
摘 要 项目化教学通过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和创作实践,促进了语文写作和美术设计能力的综合提升。本文围绕语文与美术跨学科的项目化教学展开探讨,以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游记写作教学为例,剖析跨学科教学的优势与可行性,详细阐述了项目的来源与选择标准,以及跨学科融合项目的必要性与实施策略。同时,通过实施“设计孟宗文化旅游节宣传手册”项目,展示了跨学科项目化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中学语文;美术;跨学科;项目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995(2024)06-0037-03
在当今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跨学科教学因其能够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而日益受到重视。语文与美术作为两个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的学科,在跨学科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价值。项目化教学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通过设计具有实践性、探究性的主题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合作中成长。[1]本文以八年级下册《学写游记》为例,探讨语文与美术跨学科的项目化教学实践,旨在深入分析项目化教学的一般规律与方法,并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探索如何通过跨学科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语文与美术跨学科项目化教学的必要性
语文和美术融合课的项目化教学,作为一种新颖且富有实用性的教学模式,其核心在于通过跨学科的视角,巧妙地将语文与美术两个领域的知识、技能以及方法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这种教学模式旨在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界限,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广阔、更加多元的学习空间,从而培养他们跨学科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2]
首先,语文与美术跨学科的项目化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成为探索者和实践者。他们通过参与实际的项目任务,将所学的语文和美术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这种参与式学习不仅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其次,语文与美术跨学科的项目化教学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共同提升。通过合作完成项目任务,学生需要学会与他人有效沟通、协调团队成员关系、分工合作以达成共同目标。这些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最后,语文与美术跨学科的项目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在项目化教学中,学生需要将所学的语文知识和美术技能应用于具体的项目中,这不仅要求他们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求他们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参与项目,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探索,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项目化教学中语文和美术跨学科融合的教学设计
(一)项目来源
项目来源可以来自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和感悟,可以来自社会上的热点问题,也可以来自学科知识的深度挖掘,甚至可以来自学生们自身的兴趣和爱好。在选择适合初中生的项目时,教师必须确保项目能够紧密结合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具有实际意义,能够唤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同时,需要考虑项目的可行性,包括学校资源和学生的能力水平。初中生正处于知识储备和技能提升的关键阶段,因此项目的难度和复杂度需要适中,既要能够挑战他们的能力,又不能过于超出他们的承受范围。
(二)主题选择与内容整合
跨学科融合应选择一个既涉及语文又涉及美术的主题,如“文学作品的视觉呈现”。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理解其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然后运用美术技能将文学作品中的场景或人物形象进行视觉化呈现。如为《西游记》的经典段落画插图,为《海底两万里》设计好书推荐海报等。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还能培养他们的艺术创造力。
(三)跨学科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该聚焦于提升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深入剖析语文和美术两个学科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运用两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具有独特艺术表达的作品,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个性发展。
(四)教学重难点
教师应聚焦文学作品情感表达与美术创作技巧的结合,一方面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元素,另一方面帮助他们将这些元素有效地融入美术创作中,形成富有个性特色的作品。这需要教师对两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都有深入地掌握。
(五)教学策略与方法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实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手段等。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载体,通过美术创作表达情感与意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不断完善作品,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六)教学评价与反思
项目化教学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综合性原则,全面考虑学生在语文和美术两大领域的知识掌握、技能提升、情感态度的培养以及价值观的塑造,综合评估学生的整体素质。二是过程性原则,密切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与发展变化,通过观察、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对其学习成果的总结和反思,从而更精确地评估其学习成效。三是多元化原则,采用观察、作品展示、口头表达、书面测试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评价主体也应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等。四是导向性原则,发挥导向作用,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力,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反思与改进。另外,教学评价也应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教师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
三、语文与美术跨学科项目化教学实践——以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游记写作为例
(一)项目源起
“孟宗文化旅游节”是孝昌县多年来致力打造的城市文化名片。笔者将这一文化资源和文化形态引入跨学科情境下的项目化教学实践中,旨在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参与度。
本项目巧妙地融合了语文“游记”写作课程与美术“设计·应用”课程。学生通过细腻的文字描绘所见所闻,深入表达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独到感悟,并借助美术创作手段,将家乡的美和内心的情感具象化。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式,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更能有效提升了他们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的能力。融合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奠定坚实基础。[3]
(二)项目可行性与学情分析
在八年级下册语文的第五单元教学中,学生将会学习4篇游记作品。结合之前第三单元对古代游记的探讨,学生们对于“游记”这一文学体裁有了深入地理解。他们不仅明白了游记要遵循游踪和自身体验来合理安排结构,还能准确地抓住景物或游览场所的独特之处进行描绘,使得文章内容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在表达技巧上,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够在记叙和描写的基础上,巧妙地融入议论和抒情,将自己的所思所感以更加生动、深刻的方式传达给读者。这种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手段的能力,为《孝昌孟宗文化旅游宣传册》的文案撰写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和深度。苏少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6课《美丽的书》提供了与本项目紧密相关的美术技能。在这一课中,学生们学习了书的形态、书籍装帧的要素、封面设计、结构编排等关键知识。这些技能不仅为他们在制作《孝昌孟宗文化旅游宣传册》时提供了必要的美术指导,还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对书籍整体美感的把握能力。
(三)项目计划与实施
1.项目框架
如图1所示,整个项目涉及语文、地理、历史、美术等学科内容。根据项目进度可分为:课程前期的素材搜集,中期的文案、插图、书籍装帧、后期的展示与评价。
2.项目实施策略
本项目聚焦于如何通过文字与图像的有效融合,全面而生动地展现孝昌孟宗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地方特色,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游记写作能力和美术设计水平。在“为孝昌孟宗文化旅游节设计宣传册”的项目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如“你知道哪些孝昌县的美景、美食和美事?”“你准备向游客推荐孝昌县的哪些特色?”“怎么设计宣传册?”等。这些问题的成功解决不仅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同时也对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实践不仅是检验知识的最佳方式,更是技能提升的关键途径。教师应引导学生分阶段进行实践活动(见表1)。首先,在素材搜集阶段,鼓励学生亲身参与到孟宗文化的考察和研究中,通过实地观察、深入体验和交流互动,获取第一手资料,为项目的后期实施提供所需的重要信息和数据支持。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结合素材与亲身体验,精心撰写宣传册文案。随后,在美术教师指导下,绘制插图并设计书籍装帧。最后,各小组展示作品,接受同学和教师的评价,不断完善,实现个人与团队的共同成长。
表1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师生任务
第一阶段:寻美孝昌
(课前搜集素材)
利用假期,和父母一起“寻美”孝昌,为后面的游记写作搜集素材。并用学到的构图知识,用手机把寻到的“美”记录下来。
第二阶段:学写游记
(1课时)
(1)学生将观察记录整理成一篇游记初稿,要求结构清晰,描述生动,情感真挚。
(2)在课堂上,学生将自己的游记初稿朗读给全班同学听,其他同学进行点评,提出建议。
(3)学生根据同学的评价和建议,对自己的游记进行修改和完善。
第三阶段:书籍设计(设计封面和图文编排)
以小组为单位,将小组成员的文章整理成册,并为其设计封面。
第四阶段:展示与评价
小组汇报,介绍本小组的作品。
3.教学效果
通过本项目的教学实践,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和美术设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不仅能够撰写出内容丰富、生动的游记文案,还能够绘制出精美绝伦的插图和设计出独具特色的书籍装帧。更重要的是,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了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了综合能力和文化素养,为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余欢 聂蕊,孝昌县第一初级中学,湖北 孝感 432900)
参考文献:
[1] 胡红杏.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活动[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165-172.
[2] 李明辉.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探讨[J].智力,2023(33):32-35.
[3] 杨洪艳.小学语文教学中跨学科教学实践探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下旬),2024(1):92-94.
责任编辑:刘 源
读者热线:027-67863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