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英语主题式读写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 李妍
摘 要 主题式读写教学是教师以主题和内容为主线,以语言为暗线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环节,以期学生能够在理解内容、探究意义的英语学习活动中体验并使用语言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以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教材中第六单元My e-friend主题教学为例,教师在开展主题式读写教学时需要做到:围绕单元主题,深度解读语篇;创设主题情境,呈现知识内容;层次设计活动,建构语言思维;拓展写作主题,促进个性表达。
关键词 小学英语;主题式读写教学;主题意义;语篇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995(2024)06-0056-03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内容的组织以主题为引领,以不同类型的语篇为依托,融入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不同维度的学习要求,通过单元的形式呈现。[1]其中,单元主题具有统领和联结的价值作用,教师应紧紧围绕单元主题,深度解读文本内容,精心设计整体性、串联性、层次性的读写活动,帮助学生准确把握主题方向,明确读写目的,激发阅读兴趣,拓展读写思维,提升写作能力,从而有效提升语言素养。本文结合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教材中第六单元My e-friend主题式读写教学实践案例,阐述小学英语主题式读写教学策略。
一、围绕单元主题,深度解读语篇
深度解读语篇是有效开展主题式读写教学的基础。[2]教师应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单元整体教学意识,紧紧围绕单元主题,全方位、多维度地解读单元教材内容,并积极整合课内外语言学习资源,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教材中My e-friend单元属于“人与社会”主题范
畴,涉及“社会服务与人际沟通”主题群,同时包括“同伴交往,相互尊重,友好互助”、“跨文化沟通与交流,语言与文化”等子主题。本单元的主要话题为“询问与介绍网友、朋友之间的信息”,与学生的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息息相关。本单元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运用课堂中所学语言知识,对自己的网友或者朋友进行介绍,同时帮助学生在与同学的交流中提升口语交际能力,在自主构建单元结构化语言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因此,在对本单元主题式读写教学进行设计时,教师需要通过深层解读分析文本语篇,积极创设主题情境,精心设计多样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多元阅读体验中进行对比分析、判断思考和整理归纳,从而挖掘出和写作主题相关的具体信息,有效提升学生综合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
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从单元主题“Talk about my friends online or offline”出发,将本单元的读写主题确立为“Know more about friends, know how to keep good friendship”,在语言情境的设计与开发中实现单元主题意义的有效升华。
二、创设主题情境,呈现知识内容
教师在开展主题式读写教学活动之前,首先要积极创设真实鲜活的语言情境,促使学生在多样性的导入活动中激活背景图式,提升语言学习兴趣。[3]
在My e-friend主题式读写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伊始精心设计了“Free talk”环节,借助“Whats your name?”、“Whats your hobby?”、“What subjects do you like?”、“How old are you?”、“Whos your friend?”、“What subjects does he like?”等层层递进的问题链条,自然而然地引入了本课主题。在与学生展开基于单元主题的互动交流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语言知识储备实现了激活。
在“Free Talk”环节之后,教师结合教材中的Story time、Cartoon time等情境内容,精心设计“Review and talk”学习活动,以“Why are they good friends?”这一问题为核心,引导学生思考Wang Bing和Peter、Mike和Liu Tao以及Sam和Bobby能成为好朋友的原因,鼓励学生在教材基础上展开深层思考。在这一环节,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语言支架“Because Wang Bing is/ has/ can/ likes …, and Peter is/ has/can/likes …, too.”,深入挖掘教材课文中潜藏的语言学习生长点,在表达中提升了逻辑分析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然后,学生根据Story time情境内容得出“Wang Bing can speak Chinese and English, Peter can speak Chinese and English too.”、“Wang Bing likes playing football, Peter likes playing football too. So they have the same hobby.”、“Wang Bing is eleven years old, and Peter is eleven years old too. They have the same age.”等观点看法。学生通过搜索四年级学过的课文片段,得出“Liu Tao likes playing basketball, Mike likes playing basketball too.”、“At first, Liu Tao cant play basketball, Mike let him have a try. Then Liu Tao can play basketball now. ”等观点。
根据学生的语言输出内容,教师提炼出“Good friends may have the same age, the same hobby and speak the same language.”、“Good friends may have the same abilities.”等主题观念,帮助学生认识朋友之间的交往之道。与此同时,学生通过Cartoon time情景内容中Sam 教Bobby钓鱼的故事片段,得出“Good friends may have the different disappearances.”、“They have different hobbies and talents, but they can teach each other.”等观点。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在语境中感知“Good friends may teach you.”、“Good friends may help you.”、“Good friends may encourage you.”的价值内涵,进一步认识到拥有好朋友的重要性。
三、层次设计活动,建构语言思维
主题式读写教学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层次性、丰富性的主题读写活动,以多模态的阅读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语篇写作能力。
(一)鼓励自主设问,激活语言思维
在本次读写课中,为了让学生迅速进入读写情境,教师设计了“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my friend?”问题,并组织了“Think and ask”学习活动,鼓励学生自主设问,反复操练单元中的核心语言知识,在语用实践中建构语言支架。学生通过本课所学的语言知识,提出了“How old is she?”、“What does she like doing?”、“What can she do?”、“What language can she speak?”、“What subjects does she like?”等问题。学生在提出问题和对同伴问题的回答中,有效激活了语言思维,获得语言知识和技能。
(二)多元深层阅读,内化巩固知识
教师对Checkout time板块中“Listen and Tick”活动进行了改编和重构,引导学生如何在倾听中获取关键信息,加深对朋友Yumi的了解。然后,教师通过出示“Yumi’s profile”介绍卡片,呈现了Yumi的具体信息(Name、Age、Address、Mother’s job、Father’s job、Favourite subject、Abilities、Hobbies),再次组织二次聆听活动,鼓励学生在倾听中填写关于Yumi的具体信息。在具体了解Yumi的信息后,教师最后呈现了关于Yumi的文本语篇,以英文chant的形式,形象生动地描述了自己的朋友。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通过设计多模态的感官体验活动,促使学生在积极获取关键信息的过程中自主构建语言支架,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内化、巩固单元核心语言知识。
(三)明确任务要求,建构语言支架
教师呈现“Make a mind-map and Profile about your friend”的任务活动,提出如
下相应的任务要求:(1)Finish the profile based on your mind map;(2)Add more information based on your real life。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写作主题,自主建构思维框架,并通过在图中补充信息,逐渐搭建写作支架。在学生对思维导图中的信息进行补充之后,教师设计“Ask and answer”活动,鼓励学生两人一组进行互动问答,丰富口语表达的知识内容,为后续的写作实践积累语言素材。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应设计螺旋上升的阅读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元的活动中实现对语言知识的有效串联,学会自主建构语言支架,灵活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基于主题的语言表达,从而为后续的写作实践奠定基础。
四、拓展写作主题,促进个性表达
小学英语主题式读写教学需要学生在掌握单元语言知识、建构写作框架的基础上,主动
融合自身的生活实际进行创作,在语用实践中学会灵活表达自身的观点和想法。[4]因此,在这一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文本语篇,以单元主题为价值引领,不断优化语言输出内容,实现个性化的创造表达。
(一)开展主题写作,实现创造表达
通过以读促写的方式开展主题式读写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阅读与写作的有效融合,促使学生积极运用本节课的所学内容,结合真实生活,展开创造性的语言表达,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提升语言素养。在学生建构完思维导图、补充信息留白之后,教师通过给予学生单元写作任务“Try to write something about your friend and your friendship”,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开展写作实践。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借助范文进行模写,并在实践中逐步归纳写作技巧、领悟写作要领,丰富写作内容,从而实现真正有意义的输出表达。
(二)实施多元评价,促进反思成长
在学生完成主题式写作后,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积极
开展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反思自己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导学生修改完善英语作文,强化对写作方法的掌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欣赏和评价他人语言学习成果的过程中实现语言鉴赏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深化对单元主题意义的理解。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学生写作之前就应将制定的写作评价标准发放给学生,为学生写作提供方向指引。在My e-friend单元主题式写作教学中,教师制定了如表1所示的写作评价标准。
(三)拓展教学内容,升华主题意义
为进一步升华本课“Know how to keep good friendship”的主题意义,教师以问题“What are friends for?”进行追问,并通过呈现学生完成的思维导图、信息补白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其蕴含的深层含义。学生们通过深层次的思考,总结得出“help you”、“teach you”、“encourage you”、“know you”、“listen to you”、“play with you”、“care about you”、“share with you”、“cheer you up”、“always be with you”的主题价值内涵。最后,教师创设主题情境“To keep a good friendship, what should you do?”,鼓励学生认识到“to be a good friend first”的重要性。这一教学环节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引导学生在整体归纳和总结中升华单元的主题意义,引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将本课教学推向了高潮。
(李妍,徐州市人才家园小学,江苏 徐州 221111)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2-3.
[2] 李顺妹.单元主题下的多维度读写结合教学实践[J].上海教育,2024(7): 68-70.
[3] 董晓玲.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读写结合课堂教学实践——以Unit 2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为例 [J]. 英语教师, 2023(22): 130-134.
[4] 吴军群.聚焦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实践[J].中学生英语, 2023(44):5-6.
责任编辑:谢先成
读者热线:027-67863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