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减”政策下农村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策略探究
作者: 范建钟
摘 要 优化作业设计,实现减负增效是“双减”政策的重要内容。当前,初中英语作业设计存在忽视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认知水平、忽略作业设计的整体性、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忽略“教—学—评”的一致性等问题,作业“高耗低效”现象较为突出。“双减”政策下,农村初中英语作业设计应遵循学为中心原则、分层性原则和适切性原则。具体来说,在教学实践中,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要做到:整合单元,设置整体作业;尊重个性,设置分层作业指向成长,优化评价设计。
关键词 初中英语;“双减”;农村教师;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995(2024)08-0048-03
自《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颁布实施以来,“如何优化作业设计,实现‘减负增效’”在教育领域引起了巨大反响,掀起了新一轮的作业设计改革浪潮。“双减”政策下的教育改革,可谓是一次影响深刻的“系统重装”,一系列的配套措施、一系列的教学研讨活动接踵而至。[1]实际上,在“双减”政策下,农村初中英语教学面临的挑战更大。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应如何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优化作业设计,切实减轻学生的英语学习负担,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升语用水平呢?本文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从“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原则和设计路径这两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业是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初中英语作业设计存在较多问题,作业“高耗低效”现象较为突出。[2]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忽视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认知水平,缺乏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与生活经验,导致作业内容设计与初中生已有的实际能力水平不契合、作业形式设计与初中生的性格特征与兴趣爱好不切合。
第二,教师忽略作业设计的整体性。虽然教师在教学中遵循单元整体设计原则,但对作业的设计却仍然是以“课时”为单位,不利于学生开展基于主题意义的学习探究活动,导致作业出现碎片化、零散化与标签化的问题。同时,教师的作业设计缺乏一致性与延续性,使得作业很难达到既定的单元教学目标。
第三,教师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这主要表现在教师采取的是机械式、重复式的作业,缺乏针对性。这类作业设计的目标不明确,各知识点、重难点和有关技能的训练相对零散,顺序的安排和分量的多少缺乏科学性。作业设计的“一刀切”,使作业内容、形式都缺乏一定的层次性与个性化,导致作业的难易程度与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匹配。
第四,教师忽视“教—学—评”的一致性。教师对作业目标的定位不准确,作业目标无法转化为学习目标,导致作业评价功能受限,不能实现作业“以评导教”与“以评促学”的作用,不利于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原则
(一)学为中心原则
“双减”政策旨在落实“立德树人”培养目标,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在农村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中,教师要始终围绕作业的育人功能,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作业真正“走进”学生内心,成为帮助学生学好英语、用好英语的最佳助手。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能立足单元整体视角,深度挖掘单元主题意义,创设与单元主题情境相匹配的整体作业,激发学生参与作业实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3]此外,在设计整体作业时,教师还要以问题解决为导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新作业形式,引导学生学会“用英语做事”。
(二)分层性原则
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学习储备、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等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双减”政策下,对农村初中英语作业进行改革,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作业设计的分层性问题。在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中,教师要尊重并正视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存在的差异,既要考虑到全体学生的基本学情,对接学生的生活实际,又要关注到学生个体认知水平、学习基础、家庭辅导等诸多方面的差异,设计具有梯度性、选择性的英语作业,找准不同作业难度与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切合度,从而提高英语作业设计的指向性、实效性。
(三)适切性原则
在农村初中英语作业布置中,教师要遵循适切性原则,避免出现过多的拔高要求。也就是说,作业的难度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并与学生的心智发展、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相一致。[4]教师要能根据所带班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针对性地设计作业内容,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以此树立英语学习信心。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嵌入过程性评价,通过多元化、多样化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实现作业的育人价值。
三、“双减”政策下农村初中英语作业设计路径
(一)整合单元,设置整体作业
新课程标准提倡单元整体教学,就作业设计而言,教师应设置与整体教学相匹配的整体作业。在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把立足点从课时走向单元,从碎片走向整体。[5]具体来说,教师要依据单元主旨和体裁,遵循综合性、实践性与开放性原则,设计相应的整体性作业,指向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促进学生与真实生活对话,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单元视角下的综合实践类作业的设计和落实有利于教师了解教学目标达成度以及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情况。这既能实现“低耗高效”,突出单元学习的整体性,落实“双减”政策,又能实现“学为中心”,真正发挥英语学科的育人功能,让学生的英语学习与个人成长紧密相连。
译林版七年级上册英语教材第六单元主题为Food and lifestyle,本单元旨在通过对饮食及生活方式的学习,引导学生在饮食习惯、健康行为、生活品质方面形成正确的意识,具备分辨健康与不健康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能力,并逐渐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在单元学习结束后,笔者设计了基于单元主题的大单元主题实践作业:请结合本单元所学习的内容,为家人或自己设计一份菜单。考虑到农村初中生大多是在校园寄宿生活,笔者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积极联系学校食堂工作人员,以“主厨有话说”制作微视频,向学生发起“设计特色菜单”的活动邀请,鼓励学生结合健康饮食要求,设计一份个性化的校园菜单,并说明设计理由,进行适当配图。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参与热情高涨,作品设计充满个性,内容充实丰富,既体现了青少年的饮食需求及喜好,又反映出对健康饮食的重视。
(二)尊重个性,设置分层作业
在单元整体教学中,各板块的教学目标是螺旋上升的,因此,初中英语单元作业设计应发挥其脚手架作用,解决学生能力培养的梯度性和层次性问题。尤其是在农村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中,教师更应该考虑到学生认知水平、学习基础及学习能力上的差异性,设置具有分层性的任务型作业。一方面,教师要考虑到语言学习和运用的实际语境,选择与现实生活相关的场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语言表达和解决问题的实践;另一方面,教师要分层设计基础达标类作业、提升类作业及实践拓展类作业。在作业分层设计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九年级上册英语教材中Unit 7 Films的Reading板块时,笔者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对作业进行了分层设计,即设计了Level A、Level B和Level C的“作业套餐”。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学习实际进行自主选择。其中,Level A作业侧重于语言基础知识的检测与巩固,难度较低;Level B作业侧重于英语语言知识的灵活运用,难度适中;Level C作业则侧重于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学生跨学科、跨文化能力的培养,难度较高,需要学生独立完成或者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
Level A:根据首字母提示,完成对奥黛丽·赫本的介绍。
该项作业的设计主要基于语篇内容,以填空的形式,对语篇进行了重构,旨在引导学生在学习理解的基础上,补充相关词汇。作业内容源自语篇,又高于语篇,既能夯实学生对词汇、语法知识点的掌握,又能促进学生对语篇内容的意义建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这样的作业形式不仅符合学业质量检测要求,与命题考试相挂钩,又关照了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巩固了学生的语言知识学习基础。
Level B:1.根据文本及提示,绘制关于奥黛丽·赫本介绍的思维导图。
Audrey Hepburn(Early life—Acting life—Charity life—Greats)
2. Make a name card of your favorite famous person and introduce him/her to your partner.Your name card may include the following parts.
Level C: 1. Jigsaw retelling(拼图式复述)
1.文章可以分为四个部分(About Audrey Hepburn——Early life——Acting life—Charity life),请你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拼图式复述,即四人为一个小组,每人完成一部分内容,再设计整体的presentation。
2.观看关于奥黛丽·赫本的视频,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片段进行配音。
该项作业进行了一定的分层设计,考虑到了不同学生对于语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关照了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同时,该项作业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权,作业内容设计形式多样,如画思维导图、制作卡片、开展小组合作等,给学生带来了更加丰富、愉悦的作业体验,让作业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
(三)指向成长,优化评价设计
在农村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中,教师要指向学生的成长,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提升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在作业设计中,教师应该优化评价设计,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在一起,以嵌入式、沉浸式的评价内容及评价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参与、体验实践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目标,发挥评价在学业质量、作业检测中的积极作用。
例如,在教学译林七年级上册英语教材中Unit 6 Food and lifestyle单元时,笔者在单元整合的基础上,设计了以“My lunch”为主题的项目化实践作业。在该项作业中,笔者非常关注学生的自评互评,以嵌入式的评价内容(如下表),提升学生参与作业实践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有效完成了作业。
(范建钟,袁灶初级中学,江苏 南通 226000)
参考文献:
[1] 许艳青. 理性选择理论视角下“双减”政策执行困境及其突破 [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20): 3-8.
[2] 肖丹. 初中英语作业的现状及优化设计分析 [J]. 中学生英语, 2023(42): 53-54.
[3] 虞全保. 基于育人视角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策略初探 [J]. 安徽教育科研, 2023(36): 111-113.
[4] 胡美芹. 基于个性化发展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分析 [J]. 中学课程辅导, 2024 (2): 96-98.
[5] 朱捷. 基于素养本位优化单元整体教学——以一则小学英语单元教学案例的规划与设计过程为例 [J]. 现代教学, 2024(Z3): 140-141.
责任编辑:谢先成
读者热线:027-67863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