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幼儿教师增值性评价探索
作者: 徐健 朱文静摘 要 幼儿教师增值性评价是基于幼儿在一段时间内的成长进步情况对幼儿教师贡献进行判定的一种评价方式。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在学前教育领域应用幼儿教师增值性评价,对于教师、幼儿、园所三方利益相关主体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本文对幼儿教师增值性评价进行探索,提出如下可为路径:一是树立育人为本的评价理念;二是建构可操作的评价体系;三是园所推行过程要循序渐进,先试点后推广。
关键词 评价改革;幼儿教师;增值性评价;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995(2024)10-0008-03
教师评价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导向,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1]。其中,增值性评价的用词是“探索”。检索文献发现,增值性评价在我国尚处于探究阶段,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都较少,尤其在学前教育领域,教师增值性评价研究仍是一个亟待丰富、系统深耕的课题。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解构幼儿教师增值性评价的内涵,明晰幼儿教师增值性评价的价值意蕴,进而探索幼儿教师增值性评价的可为路径,对丰富学前教育领域中的教师增值性评价研究及促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幼儿教师增值性评价的内涵结构
“增值”指产出与投入相比所增加的部分,原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增值性评价缘起于美国教育追求“效益”的背景,经不同学者研究得到了大力发展,随后,世界各国也陆续使用增值性评价法,使之日益走进教育工作者的视野,进入教育评价研究的场域。教育中的增值评价是通过追踪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业进步,评估教师和学校能为学生学业成就增加的“价值”。增值性评价作为一种教师评价方法,是指教师通过开展学校教育活动对学生增加的价值,包括智力发展、情感态度、学习结果、社会交往等各方面的成长,作为评价指标来判定教师的教育教学效能。值得注意的是,增值性评价评估的是教师对学生学业进步的独特贡献[2]。综上研究,本文中的幼儿教师增值性评价是:基于幼儿在一段时间内的成长进步情况对幼儿教师贡献进行判定的一种评价方法。
本文对幼儿教师增值性评价的内涵进行解构。一是评价对象的转变,由传统的单独评价教师个体转向评价师幼双方,即教师是评价的主要对象,幼儿也是评价的主要对象,重点关注教师对幼儿在一段时间内的进步情况的正向影响及其本身得到的发展,据此评价教师教学效能。二是评价内容的聚焦。一方面,幼儿评价基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按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细化评价指标,如期记录幼儿在五个领域取得的进步或成就。另一方面,对幼儿教师贡献的评价内容聚焦在师德师风、专业实践能力两方面,具体体现在环境的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实施、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激励与评价、反思与发展等方面,并依据幼儿实际发展情况及时作出调整,且产生正向效用。三是评价流程的指向,包括采集数据、分析数据、生成报告和运用结果。
幼儿教师增值性评价流程共计四个步骤:一是有针对性和系统性地收集幼儿五大领域发展及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产生影响的数据;二是采用增值性评价领域常用的概要统计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多水平分析等模型分析数据;三是整理数据,分析结果,形成幼儿发展增值报告和教师教学效能报告;四是幼儿共育的相关利益主体根据自身需要充分利用增值性评价报告中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与完善工作流程和方式,形成共育生态链,提升学前教育质量。
二、幼儿教师增值性评价的价值意蕴
(一)坚持幼儿为本,关注幼儿成长进步过程
增值性评价强调过程性和发展性,幼儿教师的所有教育行为都是为了幼儿的未来发展,这将教师评价的关注重心由“教师中心”转向“幼儿中心”,体现了“以幼儿为本”的评价理念。增值性评价理念下,幼儿教师开展的一切工作都指向幼儿,对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关注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外显式发展,主要指幼儿知识与技能的提升、过程与方法的掌握等,教师的针对性教学能够帮助幼儿发扬优势,改善不足。二是内隐式发展,主要指幼儿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和社会交往等内在技能的增值性发展。增值性评价充分考虑到了幼儿发展基础的差异性,这对发展基础较差的幼儿而言相对公平,帮助幼儿端正学习、生活态度,调动处于不同发展水平层次的幼儿的发展积极性,增强幼儿自我认可感,提升幼儿自信心,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三是关注特殊幼儿,事实上,幼儿教师的专业实质就是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全部幼儿的成长情况,用适宜有效的方式促进他们的进步,幼儿教师增值性评价还能结合融合教育趋势,重点关注特殊幼儿成长进步的过程,真正做到尊重每个幼儿的发展权。
(二)聚焦教师效能,弥补教师评价制度不足
增值性评价以幼儿成长进步的增值情况来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效能,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现行教师评价制度的不足。增值性评价对幼儿教师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激发教师工作热情与动力。将幼儿家庭社会经济背景等因素剥离出去,着重考察教师对幼儿成长进步的“净效应”,可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动力,也可以减少其他教师“不作为”“搭便车”的行为。二是提升幼儿教师专业素养。增值性评价对教师进行分层考察,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幼儿五大领域的发展情况,了解自己的教育教学成效,获得有针对性的专业指导,实现专业成长;能够帮助教师反思教学过程,进行阶段性总结,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方案,系统性、针对性地开展下一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以成熟专业的姿态应对幼儿“抛过来的球”。三是提高教师职业认同感。增值性评价是一种过程性、发展性的教师评价方式,幼儿教师通过教学效果反馈,能够直接获得一定程度的成就感、满足感、认同感,有利于提高工作积极性,增强职业幸福感,缓解教师职业倦怠。
(三)掌握幼儿进步过程信息,调整园所教学管理策略
增值性评价的运用可以探究出教师的哪些行为和特点能够促进幼儿五大领域进步与发展,较为直观地反映教师的贡献度,衡量幼儿园一段时间的教学收益,这对幼儿园调整教学管理策略、明晰未来发展方向具有积极作用。其一,进行更为合理的教师管理。幼儿园能够根据教师增值性评价提供的信息,了解不同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按照教师特点安排教师调配和流动;区分能力型教师和发展型教师,有针对性地组织经验共享、专业培训等活动,肯定能力型教师的教学贡献,提升发展型教师的各方面素养,在选人用人方面更具有针对性[3]。其二,增值性教师评价在促进教师和幼儿发展进步的同时,能进一步激发整个园所提升保教质量的积极性。实际上,幼儿的增值性发展水平和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能更具说服力地反映一所幼儿园的综合水平,这对一些处于弱势地位的幼儿园而言,是一条提高教学热情、调动园所发展积极性,从而改善公众刻板印象的有效路径。其三,教育作为一个公共领域,是在与社会各界的交流互动中进行的,幼儿的成长进步毫无疑问会受到社会各界的全方位影响,特别是幼儿园、家庭与社区三者的合作交流。幼儿园可将幼儿增值性评价报告和教师增值性评价报告提供给幼儿教师或园所管理者、家长与科研机构,让幼儿教育的相关利益主体都对幼儿发展进步情况有所了解,从而调整家园社协同育人工作,满足全社会、全方位、全过程幼儿共育的需要。
三、幼儿教师增值性评价的路径探索
(一)树立育人为本的评价理念
教育评价理念是教育评价的价值指导,主导着教育评价的形式与方法。教师增值性评价是看到全体幼儿取得发展与进步的全过程,从而鉴别、评估教师教育效能的一种评价方式。实际上,增值性评价更是一种思想,它将教师评价看作教与学系统的一部分,支持教师个体专业素质的提升,坚持“以幼儿为本”,确保在后续教育教学工作中为每一个幼儿都取得进步、得到发展提供持续有效的支持。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我国幼儿教师增值性评价要以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理念为指导,系统关注幼儿在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五大领域的全面发展和德、智、体、美、劳五大方面的成长进步。评价过程中,不能因过分追求复杂的评价技术、局限于外在的评价模型而忽视教育的本质,偏离增值性评价的主旨,徒增教师和园所的负担。
(二)建构可操作的评价体系
拥有可操作性的评价体系是幼儿教师增值性评价能得以推行的基础条件,而评价体系的建构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和幼儿园领导等多方主体的共同努力。本文尝试从下述三个步骤对评价体系进行建构。第一,完善教师评价指标。对教师的评价要有针对性,比如新手教师和熟手教师在同一个领域会有不同的教育理念、教学组织和教学行为。对幼儿的评价也要有针对性。目前,我国幼儿学习与发展主要关注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五大领域,每个幼儿在每个领域会出现不同的表现和发展水平;虽然幼儿园教育目的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但在对幼儿发展情况进行评价时仍需分领域进行逐个考察及有针对性地评价。第二,采用多种评价工具。幼儿教师增值性评价的可使用工具可分为标准化工具和生成性工具。标准化工具主要有三种:一是使用量化性表格或问卷对幼儿发展水平进行测查,进一步完善后作为增值性教师评价工具之一;二是通过直接性测试获得幼儿体能发展水平的直观数据;三是依据《指南》中的各项指标,对照指标衡量幼儿进步与发展情况,进而评价教师教育效能。生成性工具主要也有三类:一是沟通交流,教师鼓励幼儿自我报告或者与教师交流谈话,并以此来考察幼儿的进步与发展现况;二是教师观察记录表,教师定期使用描述性语言记录每个幼儿的发展情况;三是幼儿成长档案册,采用“案例+数据”形式呈现,案例使用文字描述、图片打印、作品展示等方式,数据结合《指南》或相关高信效度的量表进行统计、分析与呈现,全面展示幼儿五大领域增值发展情况。[4]第三,建立幼儿成长数据库,将上述步骤收集到的所有幼儿的成长信息纳入数据库,方便评价负责人及时对数据进行对比、测试、评价、调整,看见儿童成长,依据儿童成长数据真实、客观评价教师工作效能。
(三)园所推行过程要循序渐进
我国对增值评价仍处于探索阶段,尚不具备推行增值评价的成熟条件,在幼儿园运用幼儿教师增值性评价法的具体情况和效用也还犹未可知。因此,此项工作的开展需要各相关利益主体思想统一,达成共识,以一种柔和的方式循序渐进地推行。一是要借助外部支持,通过专题讲座、专家培训等方式,对教师增值性评价进行深入解读,倾听教师反馈,答疑解惑,帮助教师全面理解该评价方式的内涵、价值和运用。二是开展班级试点,奠定推广基础。可在幼儿园先选择1~2个班级,采用增值性评价进行测试,及时观察、记录幼儿成长发展数据,评估教师的工作效能,据实精简评价程序,整合运用经验。三是持之以恒,助推增值性评价工作常态化。教师增值性评价尊重幼儿发展的复杂性,强调幼儿发展的循序渐进性,给幼儿慢慢成长的机会。因此,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到幼儿园领导,要自上而下一盘棋,思想统一,行动统一,摒弃急功近利的心态,着手将增值性教师评价推进成为幼儿园的常态化工作,积累和总结实际评价经验,为后续让增值性教师评价法全面落地奠定基础。
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首要环节,要实现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幼儿教师评价改革是重大难点,而聚焦于教师增值性评价则是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尽管幼儿教师增值性评价的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对幼儿教师增值性评价可为路径的探索,能够完善教师评价体系,促进幼儿发展的协同共育,满足国家教育评价改革的需求,服务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培养。
(徐健,深圳市光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幼教集团玖龙台幼儿园,广东 深圳 518000;朱文静,深圳市光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广东 深圳518000)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EB/OL].(2020-10-13)[2024-10-01].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010/t20201013_494381.html.
[2][3][4] 仲筱.幼儿教师对增值性教师评价的认识之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22:11-14,50-51,40-42.
责任编辑:毛盼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