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任务驱动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建构研究

作者: 兰芸

基于任务驱动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建构研究0

摘 要 大单元教学是从语文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综合性特征出发,落实新课标中学习任务群内在要求,以提升学生学科素养为根本导向的新型教学方法。以任务驱动构建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对提升课程教学成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本文从任务驱动导向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的价值意蕴出发,说明大单元教学模式构建基本形式,明确教学模式实施要点,助力实现教学成效的提升。

关键词 小学语文;任务驱动;大单元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995(2024)10-0023-0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明确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全面整合教学活动中的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以有效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新方向。这一变革强调了大单元教学的重要性,即从教材编排的单元或特定大概念及主题出发,围绕任务群激发学生深度思考,形成知识体系的有效建构,推动教学成效的不断提升。本研究将聚焦于如何设计和实施基于任务驱动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以期为小学语文教育提供新的教学策略和实践案例。

一、基于任务驱动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价值意蕴

(一)推动学生知识体系有效建构

任务驱动与大单元教学密切相关,大单元教学是任务驱动的实现载体,而任务实施则是大单元教学的具体形式。通过任务驱动构建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推动学生语文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小学生在语文知识理解上存在个体差异,学习过程中知识建构能力和效率也各不相同。利用大单元整合方式创设真实任务情境,引导学生在深度思考和探究中解决实际问题,能够确保所有学生在任务过程中的有效参与,促进学生高效形成学科内部知识结构,理解学科的重要概念。语文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特征,采用大单元形式将文本结构化,并以任务群为组织和呈现方式,能够帮助学生串联知识点,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知识学习的碎片化现象,加深对单元主题的整体理解,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增强学生语文实践应用能力

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运用素养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必须强化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语文是日常交际的基本工具,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基于任务驱动构建的大单元教学模式,以问题解决为导向,促进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探究学习任务,实现深度学习。在大单元教学中,将教学内容设计为具有内在逻辑关联性的学习任务,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具有指向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依托原有知识结构和生活情境进行任务探究,能够有效解决生活中遇到的语文问题,提升实践应用能力。

(三)推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在义务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已成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导向。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是统一的整体,以语言运用为基础[1]。基于任务驱动构建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注重学习过程的结构化和学生对语文概念的理解,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及创造思维等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任务探究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形成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拓宽文化视野,推动文化自信的培养。在单元内部的文本对比、欣赏和评价活动中,学生能够获得不同的审美经验;通过读写联动等任务提升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有效提升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

二、基于任务驱动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构建

(一)基于总分式结构设计大单元教学目标

依托任务群构建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是在原有单元教学模式基础上的延伸。为了确保教学成效的充分彰显,必须明确大单元教学目标,为后续的教学设计、探究活动、学生深度思考和学习任务评价提供基本依据[2]。大单元教学模式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特征,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应以此为导向,以大概念为统领,围绕单元教学总目标形成核心任务,并结合单元文本内容将核心任务分解为系列性的学习活动。以大概念为统领所明确的大单元教学目标,细分为单元层级目标,能够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并为教学内容的组织提供指引。根据整体目标形成核心任务,并根据单元层级目标对核心任务进行分解,开展系列性学习活动,才能更好地推动学习活动的开展。

以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为例,单元习作主题为“我的心爱之物”。教材中编排有《白鹭》《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鸟》等四篇文章,以及口语交际、语文园地、日积月累等模块。对教材中模块内容进行重组,围绕“借物抒情”这一大概念,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设计大单元教学目标(见表1)。

(二)基于螺旋式结构建构学习任务群内容

当前语文教材体系中,单元内容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并共同指向单元主题,这为大单元目标设定和学习任务群的组织提供了有效支持。然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对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日积月累等模块的重视不足,导致任务设计在逻辑上存在缺陷[3]。在大单元教学模式中,应从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特征和个体差异出发,将这些内容合理融入学习任务群中,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逐步深入解决问题,推动知识建构和应用能力的螺旋上升。

以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为例,在设定上述大单元教学目标后,应围绕大概念,以“读、比、探、思、写”为框架,构建学习任务群,引导学生在单元层级目标的指引下,利用现有知识解决任务,实现知识体系和应用能力的螺旋上升。本单元任务群应包括以下组成部分:(1)阅读任务:阅读四篇课文及日积月累中的古诗词,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完成每课的第1及第2道习题,积累课文中出现的好词好句,找出文本中事物描写的特征。(2)对比任务:对比分析四篇文本及古诗词在描写内容上的不同;对比五种事物描写的好词好句,结合单元后“词句段运用”模块,体会作者描写事物方法的相似之处;完成《落花生》一课的“小练笔”。(3)文化探寻:根据上一任务中总结的好词好句,找出作者在事物描写与情感表达之间的连接点,探寻作者情感产生的时代背景,利用网络或图书馆查找与思乡、爱家情感相关的历史故事。(4)思维培养:围绕口语交际中“制定班级公约”主题,以“班级就是我们第二个家”为题,在小组内进行口语交际活动,尝试用本单元学习到的词汇表达对班级事物的热爱,推动学生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5)写作任务: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设计以读带写、以读促写的任务,引导学生完成“我的心爱之物”主题写作。

(三)创设真实情境组织大单元探究活动

小学生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发散的思维特征。在进行探究时,教师需要创设真实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完成探究活动。根据不同任务的特征和要求,结合新型教学技术的应用,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多媒体、生活化场景和游戏等方式,创设合适的任务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协同完成任务。以上述大单元教学案例为例,在阅读任务环节,可以设计几幅生活中常见植物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连线方式找出植物的名称,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文化探寻环节,可以利用微课介绍历史上“思乡”主题的作品及其创作背景故事,引导学生主动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基于深度思考推动核心素养培养

基于任务驱动的大单元教学模式构建,遵循学生知识建构规律,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切实转换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围绕任务核心进行深度思考,以有效推动核心素养的建构[4]。学生深度思考的过程是从情境过渡到新知,首先掌握基础知识,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应利用教师或同伴的支持,搭建新知与原有知识之间的桥梁,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并在此过程中有效培养核心素养。

(五)基于大单元目标开展综合性评价

评价体系应从核心素养内涵的四个组成部分出发,根据任务目标设计评价指标,并设定指标分数区间,以便实现对单元整体教学流程的量化评价。同时,还要通过学生在各个学习环节的参与态度及最终写作质量,实现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定性评估,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以正向激励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程学习。在评价活动完成后,还应建立有效的反馈体系,确保学生能够明确自身知识的薄弱环节,利用分层作业和课后拓展形式进行弥补,最终实现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三、基于任务驱动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实施要点

基于任务驱动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对提升学生知识体系建构和推动核心素养形成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然而,为确保教学成效充分彰显,应注重以下要点:

一是教师需具备大单元教学设计思维,明确概念统摄、主题提炼、目标设计、情境创设、任务驱动、支架搭设和评价评估等各个环节的设计要点。教师应依托任务驱动重构学习流程,有效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5]

二是要注重任务设计。通过课前任务清单反馈、学生访谈等方式,准确把握学情,确保任务设计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任务设计内容应具备序列化特征,使学生能够体会到任务探究的成就感,积极主动进行后续任务探究。任务难度应具有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探究要求,避免任务过于简单而缺乏深度思考空间,从而失去任务驱动的意义。

三是采用合适的方法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尽管理论层面不断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转变,但由于学生课堂参与意识和能力的限制,通常会无形中回归传统的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应采用支架搭设、正向激励和游戏组织等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确保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基于任务驱动构建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推动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必须切实转变传统教育理念,认识到大单元教学模式应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强化自身理论知识学习,掌握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关键方法,真正以新课标要求为导向,从学情出发做好教学设计,以推动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课程教学成效的提升。

(兰芸,贵州省瓮安第五中学,贵州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550400)

参考文献:

[1] 林文用.任务驱动下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的建构与反思[J].甘肃教育研究,2024(9):119-122.

[2] 王荣.任务驱动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4(17):87-90.

[3] 赵彩亮.融入设计思维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基本思路与操作模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24(2):52-57.

[4] 程宇童.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分析[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4(10):88-90.

[5] 丁雅洁.深度学习在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分析[J].小学生(下旬刊),2024(4):46-48.

责任编辑:刘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