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爱写童话的女孩
作者: 刘国飞在教育中,我始终抱着和学生一起成长的心态。学生身上的很多行为和表现往往能帮助我作一些有关教育的思考。
低年级写话尤其是一年级写话教学,可供学习的经验方法实在太少,加之一年级教材里没有系统的写话训练,仅有几次写一两句完整通顺的话的练习。而到了二年级,写话只有7次,到了三年级一下子有了16次,低中年级落差太大。据研究,6岁左右学生的语言发展程度很高,如果我们把教学的着力点在某个词语的运用和简单句式的练习上,学生会对写话慢慢丧失兴趣。写话不是“造句”,而是自由、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因此,我尝试从一年级开始思考并实践写话教学。放假时,我为每个学生发了一个日记本,打算利用假期让学生尝试尝试,写什么不管,写多少字数不限。
几天后,班上的一个小女孩写了一个童话故事,叫《爱心套餐》,如下:
兔小姐开了一家餐厅。
餐厅刚开张不久,兔小姐就推出了一种新的美食——爱心套餐。
第一个吃爱心套餐的是小狮子。
爱心套餐里面有甜蜜蜜的蛋糕,香喷喷的饼干,还有一杯香甜可口的椰子汁。小狮子对这种爱心套餐赞不绝口。
我看到这个故事时,觉得这个孩子表达通畅,故事具体。我就发信息鼓励她接着写下去。在我的鼓励下,她之后写了下面的故事:
自从小狮子吃到了爱心套餐以后,它回到森林里和小动物们说:“森林那头,兔小姐开了一家餐厅,里面的爱心套餐可好吃了!”
小动物们都纷纷赶来了。兔小姐的餐厅都快爆炸了。小动物们开始你推我,我挤你,甚至大打出手。这时,聪明的小狐狸想出了一个办法,它对兔小姐说,我们可以让小动物们排好队,再按顺序用餐。
就这样,小动物们都吃上了爱心套餐。大家纷纷竖起来了大拇指,对爱心套餐大加赞赏。
小动物们学会了排队。兔小姐的生意比以前更火爆了。
每天都有很多小动物前来品尝爱心套餐,只见兔小姐手忙脚乱起来。兔小姐不小心把蛋糕烤焦了,大熊猫先生吃到了烤焦的爱心蛋糕。狐狸女士的爱心套餐里没有她喜欢的葡萄。兔小姐不小心把椰子汁洒在饼干上,狗先生尝了尝,勃然大怒,对兔小姐汪汪直叫,兔小姐吓得连连倒退。
没有吃上爱心套餐的小动物们也开始焦急起来,餐厅里到处都响着:“兔小姐,我还没有!”“兔小姐,快点呀!”
兔小姐知道自己搞砸了,她愁眉苦脸起来,明天该怎么办呢?
我惊喜不已,把她的故事作了一些梳理,列上小标题,变成了:
爱心套餐
1.餐厅开张
……
2.排队
……
3.搞砸了
……
……
我告诉她,像老师这样坚持写下去。后来,她自己列了标题,有“招聘员工、开开心心吃套餐、大改造(一)、大改造(二)、暴躁的棕熊先生、和好如初、假套餐、快乐除夕夜”。我暗喜,鼓励的力量真神奇,这个孩子真厉害。她一连写了11小个故事,一共有2000多字。
开学后,我把这件事讲给班上的学生听。我讲道:看这样的故事,就像在看电视剧一样;如果我们坚持写下去,以后也有可能成为作家、编剧。学生受到激励后,纷纷跃跃欲试。
我计划和学生一起读绘本,帮助学生写童话,为学生种下一颗读写的种子。为了把读写之路走稳,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于永正《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吉姆·崔利斯《朗读手册》,读了曹爱卫《让孩子爱上读写》、魏智渊《儿童读写三十讲》、梁英《如何陪孩子读绘本》等许多有关低年级阅读、写话方面的专著。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应该站在学科领域高度上备课,我想到了语文教师应站在语文学科领域教语文,引导学生阅读、写话,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打下坚实基础。他还提出“两套教学大纲”,其一是学生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其二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来源。因为“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教育家们的“语录”帮助我下定了决心,我重新拾起初心——语文教育更应引领学生走向浩瀚的书海。我走上了一条“读思行写”一体化教师专业成长之路,以“读”为根,“读”中“思”,“读”中“行”,“读”中“写”。
在坚持每周都给学生读绘本、读故事的同时,我写了一份一年级写话教学提纲,有“有趣的拟声词、美妙的叠词、神奇的反复、量词开大会”,等等,并将其与绘本、教材进行链接,引导学生找到每本绘本中特别的“点”作为支架,引导学生仿写或自创童话故事,对学生进行读写指导。在《鸭子骑车记》中发现反复的手法,我指导回顾课文《小猴子下山》《动物王国开大会》《棉花姑娘》。我在给学生读《好饿的毛毛虫》时,学生见识到了“量词”的力量,毛毛虫“星期一吃了一个苹果、星期二吃了两个梨、星期三吃了三个李子、星期四吃了四个草莓、星期五吃了五个橘子”后“肚子还是好饿”,“星期六吃了一块巧克力蛋糕、一个冰激淋、一条腌黄瓜、一块奶酪、一截火腿、一根棒棒糖、一块樱桃派、一条香肠、一个纸杯蛋糕和一片西瓜”。学生顿时感觉到了有趣的情节和丰富的量词,联想到了一年级上册的课文《大小多少》。读《其实我是一条鱼》,我让学生猜测叶子被风吹破叶片只剩叶脉时的样子像什么。结果学生想到了“像鱼”,故事最后讲道“小猫吃到叶片味道的鱼”。
绘本是一种专为儿童设计,依靠一连串图画和为数不多的文字结合,或者完全没有文字,全靠图画来传递信息、讲故事的书。绘本除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助力学生有趣味地写话外,还有一个神奇的魔力——育人。我根据学生日常表现,选择读了《小魔怪要上学》《书之子》《爱书的孩子》《勇气》,等等,对学生起到了无声教育的目的。
几个月坚持下来,学生写出了上百个比较完整、有意思的童话故事。有近二十个故事在《曲靖日报》《快乐作文》《作文周刊》等报刊发表或在《语文报》等杂志社征稿中获奖。
这件事,再一次印证了我和学生一起成长的理念是可行的;也证明了引导低年级学生读绘本、写童话是可行之路。由此,我找到了一条低年级,尤其是一年级写话的羊肠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