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教学设计
作者: 苏瑞红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09页数学广角——推理(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猜想等活动体验简单的推理过程,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从而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让学生借助语言描述法、连线法、列表法等处理信息,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推理。
3.通过简单推理的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4.让学生充分感受推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想去数学乐园吗?
生:想。
师:去数学乐园需要密码,你们猜对了密码才能进去,赶紧来猜一猜吧!(教师快速点学生作答,学生给出多种回答)
师:(学生所给的答案中没有正确答案)现在,老师给你们一点提示:密码是两位数,由数字2和5组成,且个位上不是2。
生:是25。
师:密码正确,现在我们可以进入数学乐园去学习了。
师:像上面这样根据已知条件逐步推出结论的过程,在数学中叫推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简单的推理。(板书课题:推理)
设计意图: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推理经验,只是还没有在头脑中建立推理这个概念。通过开展上述猜密码活动,教师可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学习新知
师:说到推理,老师不得不提到一个词——侦探。侦探在工作中离不开推理,名侦探更是推理的高手,就像中国古代的狄仁杰,英国的福尔摩斯,日本的柯南一样。在这些人中,估计同学们最熟悉就是柯南了。他特别聪明,六岁就能破案,并且还成立了小小侦探团。同学们想成为小侦探吗?如果想,那么就赶紧进入“柯南训练营”吧!
(一)柯南初级训练营
教师通过课件出示两种情况的推理题目,点名让学生回答。
(1)放学后小华的父母接他回家,来的不是妈妈,是( )。
(2)体检时,图图一只眼睛出现了散光,右眼正常,散光的是( )。
(3)上课铃响后,乐乐走进教室,走的不是前门,是( )。
(学生回答后,教师应及时进行肯定和引导,强调上面各题中的两种情况都是对立的)
同学们真聪明!生活中像这样只有两种情况的推理还有很多。根据提示,不是一种情况,那就是另一种情况了。你还能说说有哪些吗?学生积极说出多种情况,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并随机板书:不是……就是……
设计意图:二年级学生喜欢看动画片,对柯南非常崇拜,笔者充分调动孩子们想当“侦探”的心理,利用柯南引入课题,恰当地引入了两种情况的推理,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柯南提高训练营
1.呈现问题。
通过课件出示课本第109页的案例1。
2.理解题意,解决问题。
师:通过读题,你们知道了什么?让你们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有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三本书,下面的三人各拿一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师:小红、小刚、小丽分别拿的是什么书呢?请同学们在纸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你的推理过程,记录时可以用写一写、连一连、画一画等方法。
师: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你们的想法。
3.学生汇报。
师:有没有同学愿意把自己的想法介绍给全班同学?
预设1:语言描述法。
用语言的方式进行推理,可以尝试运用关联词“因为……所以……”
(课件同步出示)
预设2:连线法。
先将人名写在第一行,书名写在第二行,再根据已知条件进行连线。
(板书人名和书名,课件同步出示)
预设3:列表法。
在表格中写出人名和书名,再根据条件打钩。
(课件同步出示)
师:上面三种方法都是先确定谁?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接着总结:先把能确定的确定下来,就可以使问题变得越来越简单了)
(板书:先确定)
师:接下来,我们该确定谁呢?为什么?
生:两本书中排除了数学,那么它就是道德与法治。(板书:再排除)
最后还剩下小刚,我们就可以确定小刚拿的是数学书了。
师:两种情况与三种情况的推理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对于两种情况的推理,同学们通过“不是什么,就是什么”就可以推出结果。三种情况的推理,要先确定其中的一种,再把原问题变成两种情况的推理问题。
小结:语言描述法、连线法和列表法都是很好的推理方法,在解决具体的问题时,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两种情况的推理,通过“不是什么,就是什么”即可推出结果。三种情况的推理,要先确定其中的一种,再把原问题变成两种情况的推理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引导他们从复杂的信息中提取关键信息,并由此推理出某种结论,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这一板块,教师要注意让学生重点掌握连线法。
三、巩固提高
柯南综合训练营
课件出示题目,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
训练1:猜年级。
明明、菲菲和亮亮三人分别在一、二、三年级。亮亮是三年级的,菲菲下课后去一年级找明明玩。明明和菲菲各是几年级的?(练习连线法)
亮亮是三年级的,明明是( )年级的,菲菲是( )年级的。
训练2:帮黑猫警长断案。
三只老鼠小黑、小灰、小白在一起偷吃水果。请你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它们分别吃了哪种水果,并用线连起来。
设计意图:学完例题,对于理解速度慢的学生,教师可以再借助这些例题进行巩固练习,以加强他们对推理过程的训练,从而让他们知道先确定能确定的信息,把三种情况的推理转化成两种情况的推理。
四、拓展训练
柯南拓展训练营
师:同学们可真厉害!老师看看下一个“案子”能不能难倒你们。
欢迎进入柯南拓展训练营。
案例:分别考了多少分?
A、B、C三位同学都参加了满分为100分的数学周测,一位同学考了90分,一位同学考了95分,一位同学考了100分。A和B两位同学都没有考满分,但A的分数比B高。A、B、C三位同学分别考了多少分?
A考了( )分,B考了( )分,C考了( )分。
学生在老师发的纸上写出推理过程和结果,教师巡视课堂并给予指导,在学生完成后展示学生答题的情况,并给予充分评价。
师:哇,你们终于通过了重重训练,恭喜你们,你们都成为小侦探了!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想当侦探的心理,让他们将推理过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并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给予肯定,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课堂小结
学习完这节课,同学们有哪些收获与体会?(学生总结学习完这节课的收获与体会,教师对学生总结的内容及时进行肯定和指正)
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同学们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希望你们能够进行简单推理,借助“先确定,再排除”的推理方法,使问题越变越简单,做生活中的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