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 | 因为相信 夜间在高速公路上开车,多年来我都不能完全看清楚路况,但并没有因此而让车子慢下来,为什么敢这样操作?思来想去,我以为这是出于相信:相信路面养护到位,相信大多数过往车辆都不会乱扔杂物,相信不会有人或动物突
课改看台 | 估算推测来“感量” 定量刻画促“量感” “量感”是即将刊印的新版《数学课程标准》中关注的核心词之一。它要求一线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除了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还要把量感与数感结合起来加以培养。做好学生的量感培养,我觉得需要在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
课改看台 | 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从数学的发展史来看,转化思想是众多数学思想的基础和灵魂,对于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至关重要。教师在课堂中渗透转化思想,能让学生以另一种角度来看待和思考问题,摆脱了冥思苦想而无所得的思维枷锁,让新问题与旧知识
刘梅名师工作室专题 | 多元表征,让理解落实于课堂 小学数学概念的学习以“理解”为重心。教学中,要让“理解”落实于课堂,教师应依托“多元表征”研究概念,并通过不同表征的相互转换,让理解走向深度、可视化。实践发现,这样研究,可以促进教师备课专业化技术的提
刘梅名师工作室专题 |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通过平均分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对平均分的本质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知道平均分的两种分法,但在什么情况下按“个”数分,在什么情况下按“份”数分,需要在第二课时中深入对比理解,为学习除法奠定基础。为此,笔者
刘梅名师工作室专题 | 概念教学,让思维卷入其中 平均分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8~10页的内容,是建立在“分”及“同样多”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后续认识除法的重要基础。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理解什么是平均分及平均分的两种不同分法。为此,将平均分设
刘梅名师工作室专题 | 以问导学,在转换中理解概念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3~14页的内容,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后续学习表内除法计算及用除法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础。教材以情境呈现例4、例5两个例题。例4把12个竹笋,平均放
教学纵横 | 巧设操作活动 发展空间观念 “认识轴对称图形”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四大领域中“图形与几何”部分的重要知识,是学生接触图形运动的开端。运动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但要从常见的物体运动逐步抽象出平面图形运动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定难度
教学纵横 | 浅谈深度学习理念下的阅读教学 “深度学习”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地学习新思想,将其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能够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将已有知识迁移到新情境中,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阅读教学中的深度学习意味着什么?又应该如何
教学纵横 |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案例呈现:习作教学,笔者一直倡导“以学定教,导评一体”的教学理念。为了验证该教学理念,笔者选择了习作《形形色色的人》(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在一个坝区学校的五年级两个班进行了教学观察。一班29人,采用“
教学纵横 | 如何利用课堂导入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 课堂导入是每位数学教师必备的课堂教学技能,是学科教师与学生进行的一种引入性的教学活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现数学问题的重要环节。这几年我到学校听课,看到了许多教师在课前都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课堂导入,
教学纵横 | 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主动性,增强课程育人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教学纵横 | 《那一刻,我长大了》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此次习作的训练点是:在把事情经过写清楚的同时,还要把受到触动、感到长大那个时刻的情形写具体,写出当
教学纵横 |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教材简析:《小虾》(统编语文三年级下册)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语言生动,富有情趣,其中第3自然段描写最为细致,把小虾的“有趣”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学时,教师要围绕“有趣”引出作者留心观察的做法,再结合齐白
教学纵横 | 《学弈》教学设计与评析 教材简介:《文言文二则》是统编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4课。本单元围绕“科学发现”这一人文主题,安排了《文言文二则》《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表里的生物》三篇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他们那时候多有趣
教学纵横 | 《海上日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海上日出》(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一文选自巴金的《海行杂记》,1927年1月,巴金先生乘船从上海至巴黎求学,在途中把自己的见闻、感想以信件的方式与哥哥分享。《海上日出》便是其中一封信中的内容
教学纵横 | “‘同数连加’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77页例4及相关练习。教学过程:一、变换叙述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教师用多媒体呈现教材第77页例4主题图:师:同学们,这幅图上呈现了一些数学信息,请大家仔细观察,认真地
教学纵横 | “推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09页数学广角——推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猜想等活动体验简单的推理过程,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从而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2.让学生借助语言
教学纵横 | 《手指》说课 教材分析:《手指》是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本组教材以“语言的艺术”为专题,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本文通过朴实又富有风趣的语言与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五个手指的不同特点,告诉我们任
教学纵横 | 读破全文 《自相矛盾》(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一文典出《韩非子·难一》,是用文言文写成的寓言故事。现代人学习古代人的表达方式文言文,就像学习外国语一样,中间隔着一道厚厚的墙壁。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带领学生破壁而入呢?
双减进行时 | “双减”政策下如何提高小学教师培训的效果 现阶段的小学教师管理中,由于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小学教师不能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自身的育人水平,从而导致小学生普遍没有学习兴趣,自主学习效率低下。在对教师的培训中一定要注意从教学方法、个人品格两个方面着手
双减进行时 |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 近来,为坚决落实“双减”政策,自上而下都在探索中前行。我校也严格执行课后延时服务“5+2”模式,严控把作业带回家,推进政策全面落地,确实做到为孩子家长减负,回归教育的本意。这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牛角尖里的数学 | 为什么小数点移动,数的大小就变了?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教学内容。具体表述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相当
教育随笔 | 敬畏课堂 “生活需要有仪式感”这是如今最流行的一句话。何为“仪式感”呢?说白了就是要珍视每一个值得记录的瞬间,不随意忽略或看淡。比仪式感更自觉的就是敬畏感,怀着谦卑的心态对待对身边的人,秉持敬仰的目光审视周围的
教育随笔 | 一节即兴写话课 昨夜气温骤降,担心寒气半夜袭人,睡觉时我把门窗关得严严实实。习惯了早起的我跟往常一样,听到门卫开校门的声响便起床——因为离家远,所以我选择了住校。也不知道昨夜什么时候飘起了雪花。拉开窗帘,校园里一片雪
教育随笔 | 慢下来方能走得快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都忙,忙意味着有事做,有奔头,有希望,意味着明天的生活将更美好。但是我们在繁忙工作的同时,可以适当把心态放慢,停下脚步理理思路,调整调整心态,或许能帮助
教育随笔 | 逛着公园上班去 作为一个上班族,去上班的方式有N种,有些人喜欢随意而行的自驾车,有些人喜欢方便快捷的公共交通,有些人喜欢潇洒自如的自行车。相较于这些,我更喜欢用脚步丈量大地。乡村教师,扎根农村,与农家子弟打成一片,带
封面人物 | 赵瑞华:36年,扎根乡村育桃李 她,扎根乡村,点亮乡村孩子的未来;她,初心不改,坚守在筑梦育人的道路上。今年10月,从教36年的赵瑞华即将告别讲台,离开她为之奋斗的教育事业。本期,我们将镜头对准这位云南省乡村学校从教20年以上的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