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燃烛之志培桃育李 大爱之心立德树人
作者: 王灿鑫
【人物简介】蒙志强,男,彝族,1974年生,中共党员,漾濞县第一初级中学道德与法治高级教师。从教28年来,他所教授的课程23年名列全县第一。多次担任大理州“三科”教材培训、大理大学“国培”计划主讲教师,培训省、州、县教研员和教师10余场次,指导教师3000余人。2013年至今,他一直参与编写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道德与法治复习资料。曾被云南省教育厅选拔推荐到杭州、成都、徐州参加国家级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教材培训。曾获云南省师德标兵、大理州优秀教师等荣誉,2022年入选“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教学名师,2023年被评为云南省优秀教师。
见到蒙志强,我们当即被他的质朴与直率感动了。他告诉我们:“当一名德才兼备的教师,始终是我孜孜不倦的追求。作为新时代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我的任务就是要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严格按照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做好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和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蒙志强是大理州漾濞彝族自治县第一初级中学道德与法治课高级教师,1974年11月,他出生在该县太平乡的一个彝族家庭,因父亲是一位敬业的乡村教师,从小耳濡目染的他早就将一个教师梦的志向悄悄埋在了心底。18岁那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理州民族师范,1995年中师毕业,他如愿以偿地回到故乡漾濞县太平乡,在一个叫箐口的山区复式教学点走上了从教之路。
初登教坛的蒙志强非常珍惜这份工作,不仅教思想品德课,还教数学、科学、体育、音乐等多个科目,而且还担任班主任,但年轻的他却不知疲惫,下了课还带领学生积极开展劳动教育,一起建设校园。师生用锄头、铁锹等简易工具挖出了运动场,并在朝夕相处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而蒙志强的教学成绩也不赖,第一学年结束,他所教的多个科目考试成绩名列全乡第一,两年之后,他被调到了乡里的中心完小,因优异的教学成绩和热忱敬业的工作态度,受到了师生、家长的一致好评。再两年后,漾濞县全力推进“普九”,他又被调到了太平乡九年一贯制学校。从此,做一名优秀的思政课教师,成了他孜孜不倦的追求,用自己28年的坚持和一个个亮闪闪的荣誉,展现了教书育人、矢志不渝的大爱与初心。
热爱学生,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蒙志强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坚守初心使命,坚持立德树人,为发展山区民族教育事业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他常常说:“因为我从小生长在农村,参加工作之后也曾经长期工作在条件艰苦的山区学校,对于那些家庭经济困难、家庭情况特殊的孩子,我总会对他们的各种困难感同身受,作为一名班主任、一名思政课教师,我总会毫不犹豫地对他们伸出援助之手,绝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在我们眼前掉队。”
漾濞彝族自治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地形起伏,全县总面积为1860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占98.4%。全县人口约9.64万人,共有彝、汉、白、回等17个民族。经校点规划布局调整后,全县仅剩下两所初级中学,全都分布在县城。蒙志强任教的漾濞一中初中部,因震后搬迁重建,更名为漾濞县第一初级中学,现有在校生1500多人,其中住校生达90%左右,学校教师在完成繁杂的教学任务之余,一项重要的工作便是学生的日常安全管理。蒙志强常常放弃休息时间,和学生交流谈心,俯下身子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千方百计唤醒学生的学习上进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学生们也亲切地称呼他为“强哥”。
从教28年,蒙志强有20年时间一直担任班主任,并且长期担任与学生联系最多的政教主任职务。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蒙志强不仅给学生传授知识,还特别注重育德,利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优势,引导学生自信自强,塑造学生的高尚情操和良好行为习惯。
为了不让任何一个孩子因为家庭困难而辍学,蒙志强常和科任教师翻山越岭进行家访,坚持资助贫困学生。来自苍山西镇的两姐妹父母离异后不久,父亲又突然去世,两姐妹就一直住在叔叔家,得知情况后,蒙志强便对两姐妹开起了“小灶”,不仅学习上关心,还为她们积极争取各种资助,让姐妹俩得以安心完成学业,现在,两个孩子都已经顺利考上了大学。
2021年5月21日,漾濞县发生6.4级地震,蒙志强所带班级学生梅顺菊家因为在震中秀岭村,房屋严重受损,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也给她幼小的心灵蒙上了阴霾。蒙志强第一时间赶往学生家中慰问,并时常给予她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让她从困境中重拾信心。
学校有位学生视力残疾,性格孤僻,蒙志强给予她生活上的帮助,并鼓励她积极参加体育竞赛。通过积极健康的体育磨炼,这个孩子变得更加自信自强。最终,在云南省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四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中,这位同学分别获得田径100米、200米冠军。
有位学生的母亲改嫁四川,父亲又在昆明遭遇车祸,蒙志强了解情况后,主动与乡政府商量,请求乡政府资助这个孩子上学,自己也竭尽全力关心帮助这个孩子,鼓励她乐观向上、积极进取,最后这个孩子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
……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蒙志强用自己不变的大爱呵护一批批学生健康成长、圆梦人生。同在一所学校任教的张海鹰介绍说:“我最记得有这么一件事情,我接手的一个班里有一个孤儿,蒙老师积极主动联系相关部门和爱心人士,协调救助资金,有时候甚至自己拿出钱来救助这个女孩。在蒙老师的关心和爱护下,这个女孩顺利读完了初中,并且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州民中的宏志班。她的励志故事也一直在我们学校流传。”
据不完全统计,28年来,蒙志强救助的单亲、残疾、孤儿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达1000多人次,确保学生不因家庭特殊或经济困难而辍学,受到家长、学校和社会的高度称赞。
质量为本,教育教学成果斐然
作为一线教师,蒙志强一直特别注重学习,及时掌握教育教学改革的最新动态,汲取前沿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用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在教学方法上,蒙志强注重创新与实践,擅长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视频、图片、音乐等多元化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真实的教学情境和氛围。同时,他还积极运用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问题,从问题中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007年,他刚调到漾濞一中初中部工作,就开创了漾濞县中考有考生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获得满分的纪录。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科成绩,严谨细致的蒙志强喜欢跟自己“较劲”,经常课后钻研教材、学习课标、研究教法,探索运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真正做到了减负增效和高质量发展。2003年至今,他所教课程综合成绩连续多年名列全县第一,均被漾濞县教育体育局授予教学成绩优秀奖。2009年、2015年、2019年,蒙志强被漾濞县委、县人民政府评为优秀教师,2010年被大理州人民政府评为州级优秀教师。
在班主任工作中,蒙志强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发掘学生的个性特长,关心爱护学生,所带班级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其中有一个班更是荣获了“云南省先进班集体”称号,而他也先后获得“云南省师德标兵”“云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突出贡献奖”等多项荣誉。
甘为人梯,争做教育教学创新的探索者和先行者
2023年11月,云南省基础教育领域省级教学名师蒙志强道德与法治工作室开班仪式暨首次课堂教学集体研修活动在漾濞县第一初级中学举行,消息传开,蒙志强的工作业绩更是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善于钻研、勤于实践的精神,以及优异的教学成绩,使他迅速成为漾濞县乃至整个大理州道德与法治课改的带头人。
在教育教学中,他一直倡导先学一步。因为工作岗位先后几次变化,他除了不断提升自己的学历以外,还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习培训,2013年,被选拔参加中国未来研究会教育培训中心举办的山东杜郎口中学整体教学模式观摩会;2016—2018年,被云南省教育厅选拔推荐到杭州、成都、徐州参加国家级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教材培训。
优异的教学成绩和善于探索的精神,让他备受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关注,多次被聘任参加中考命题和云南省学业水平考试专项教学研究活动。他先后参与主编了《云南省学业水平考试初中总复习风向标》《学生成长册》《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考试预测卷》等多种复习迎考资料,广受师生好评。
为了让新课改理念落地生根,推动教师专业发展,蒙志强多次承担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道德与法治复习专题讲座,是大理州“三科”教材培训主讲教师,大理大学“国培”计划主讲教师,培训省、州、县(市)教研员和教师10余场次,指导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3000余人,指导大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习、见习学生800多人。
2013年12月,蒙志强被云南省教育厅认定为云南省德育课骨干教师;2014年至今,他多次被大理大学评为“教学质量优秀教师”和“优秀指导教师”;2018年至今,多次担任云南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考官;2019年至今,多次被大理州教育体育局聘请担任大理州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竞赛评课专家;2019年11月,蒙志强参与的《大理市老龄事业发展研究》课题结题,并被评为优秀课题;2022年3月,由他主持的“十四五”大理州州级课题《“双减”背景下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效率研究》开题。
由于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成果突出,2022年,蒙志强入选云南省“兴滇英才计划”教学名师,2023年被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表彰为“云南省优秀教师”。
面对一个个荣誉,蒙志强常说:“我的成绩来源于集体的关心,同事的支持,领导的信任。当一名德才兼备的教师,我认为就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为此我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为家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