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育人模式,构建家校共育新体系

作者: 王正富 李廷菊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近年来,笔者所在的楚雄北浦中学认真开展家校共育工作,通过创设“1+X”育人模式,构建家校共育新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1”指的是学校教师的教育;“X”则是多种共育模式,包括“行走课堂”、亲子共读、家长学校等活动。下面,笔者着重从“X”方面,谈一谈学校通过实践提炼出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一、行走课堂

劳动教育是五育融合的重要基石,是学校和家庭共同育人的重要内容。为探索家校共育新体系,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健康成长,在劳动中体悟人生价值,培养良好的劳动品质,楚雄北浦中学开设“行走课堂”,把学校劳动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深度融合,组织全校师生分批次走进楚雄市东华镇朵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玫瑰种植技术培训、玫瑰种植实作、油菜栽种、劳动实作交流、徒步体能拉练、生活烹饪实训等劳动教育活动。

在楚雄北浦中学开展的“行走课堂”中,“生活烹饪实训”环节让学生既爱又怕。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里,我们为孩子们准备了生火的木柴、煮饭用的罗锅等。当学生接到老师的通知后,通常会提前一天做好筹划:以小组为单位,通力合作研制出菜单、菜谱,然后在家长的陪同、协助下分工购买各自负责的食材带到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为实现家校协同育人,各班邀请家长委员参与实践活动指导工作。孩子们在学校老师、家长委员和实践基地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分组烹饪、分工协作:生火、淘米、煮罗锅饭、择菜、洗菜、切菜、炒菜。城里的孩子不会生火,于是他们反复实践,一次、两次、三次,直至上空升起袅袅炊烟……孩子们就这样不断挑战,不断收获,不断体验,不断成长。

此外,“油菜栽种”一课也极具挑战性。基地上,分配给孩子们的是一块块长满了杂草的荒地。孩子们在家长委员的指导下,先将杂草除去,然后挖松土壤,再将大土块敲碎成适合农作物生长的细土块,接着在地里挖出一条条深浅一致且整齐划一的小沟,之后用小锄头在小沟里栽种油菜苗,最后给小苗们浇水。看着孩子们手中挥舞着锄头,踉踉跄跄地在一块块不平整的土地上耕耘、栽苗、浇水,心里满是欣慰,因为孩子们在学习、尝试中努力变得坚韧、自强。田间地头成了北浦学子的劳动课堂,孩子们在学校老师、家长委员、校外实践基地老师的指导下掌握劳动技能,这也是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缩影。

二、亲子共读

父母对孩子的熏陶和影响是不容小觑的,亲子共读就是最为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式之一,不仅能增进亲子关系,还可赋能孩子全面发展。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推进“书香家庭”建设,大力营造浓厚的亲子共读氛围,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北浦中学开展了亲子共读活动。各班班主任向学生和家长明确亲子共读的意义,并将书单通过微信群分享给各位家长,由学生及家长自由选择一本喜欢的书共读。

在家长的陪伴下,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如何阅读,更学会了如何思考、表达。家长们也在陪伴孩子阅读的过程中发现了阅读的魅力,在与孩子共鸣的基础上共情、共振,和谐了亲子关系,增进了亲子情感。长期以来,北浦中学的学生家庭营造了浓厚的书香氛围,亲子共读活动深化了家校共育,赋能学生全面发展。

三、家长学校

为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合作,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育孩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家长队伍,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楚雄北浦中学本着家校牵手、合作共赢的教育理念,成立家长学校。家长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多元化、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提升家长素质,为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发挥重要作用。

楚雄北浦中学根据家长的需求和关注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家长学校工作,组织家长学校活动。每学期给家长上课两次,每次上课时间不少于三小时。每次集中授课后,各班班主任、任课教师会与家长交流子女的教育问题,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同步协调。例如,2023年3月,北浦中学校长在家长学校活动中作了《家校协同 五育共融》专题讲座,对家长进行家校共育理论培训。在2023年9月开展的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家长学校活动中,家长们共同聆听了《家校共育视角下初中生的家庭养成教育》专题讲座,并且参加了各班级的家长座谈会,共同分享教育心得。

为保障家长学校活动的持续开展,学校建立了以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政教主任、年级主任、班主任和家长委员会成员为主体的家庭教育指导教师队伍,推动家长学校科学健康发展,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除了负责做好家长学校工作外,北浦中学家庭教育指导教师还协助个别家长解决出现的家校沟通问题,在特殊家庭、困境儿童关心关爱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四、家长沙龙

除了每学期两次的家长学校活动外,北浦中学还不定期举办“家长沙龙”活动。“家长沙龙”活动上,家庭教育指导专家开设专题讲座,为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相关知识;优秀家长代表现身说法,与其他家长交流家庭教育的困惑、体会和经验,家长们相互学习,相互了解,相互促进;家长们积极参与家长开放日活动,通过“听一堂课、评一堂课,跟一次班、评一次班”,加强家校合作。

“家长沙龙”等活动能常态化开展,得益于家长委员会的建设。目前,北浦中学65个教学班都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制定了家委会章程,不定期开展家校共建活动。家委会成员定期听取学校工作介绍,热心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协助学校搞好有关工作,反映家长的意见、建议等,很好地发挥了家长委员会沟通、服务、参与管理的作用,成为学校与学生、家长相互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除了上述实践探索,北浦中学也在积极开展家校共育课题研究,学校申报的市级课题《“双减”背景下初中生家庭养成教育实践研究》已经顺利结题,并且形成了《家校共育联系手册》《家校共育班主任工作手册》《家长课堂影像资料》《家校共育优秀课件汇编》《家务劳动汇编》《新时代好少年集册》《家庭养成教育优秀学术论文汇编》《优秀家长家庭教育经验集》等成果。目前,学校正在开展省级课题《家校共育视角下初中学生家庭养成教育的策略研究》的研究工作,以进一步提升家校共育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