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堂教学 落实课程标准

作者: 顾婷婷

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核心素养迅速成为热门词汇。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融入核心素养,落实课程标准变成了一线教师的当务之急。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属于上册的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的第一课,也是中国古代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夏朝是国家产生的标志,也是从原始社会到奴隶制社会的开始,开创的王位世袭制为后世历代王朝所沿用,这些在中国历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西周的分封制对后世王朝也有借鉴警示作用。

一、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本地安宁市法华寺的航拍视频,展示视频中的“禹王碑”,提问学生:去过法华寺的同学请举手?进一步展示安宁温泉摩崖石刻“禹王碑”,里面有清晰可见的文字,请一位学生介绍该碑的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本市的两块禹王碑,让学生感受到遥远历史与本地现实的密切关系,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也为最后家国情怀的凸显埋下伏笔。

师:安宁居然有禹王碑,我们上节课学到了禹治水有功,那大禹治水有没有可能来过安宁呢?

生:有?没有?

师:安宁历史上有没有听过有大洪水?以我们的山地地形地貌,能不能往高山之上迁移呢?

生:能。

师:那大禹来过安宁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但是我们愿意为大禹树碑立传,是因为大禹在中国的历史上非常重要。我们注意到碑文里我们对禹的称谓是“禹王”。而上节课我们称呼他为“大禹”,那大禹的身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展示两幅大禹的图片)让我们一起观察两幅大禹的画像,看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衣服变华丽,帽子变成珠帘状的,从大禹变成了禹王。

师:(图片引导)从手拿劳动工具头戴斗笠的劳动者变成了身穿华服头戴官帽的王。

师:从大禹变成禹王,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王朝。关于王朝的建立,我们根据昨天的预习情况一起快速地完成这个表格,先给大家30秒钟看看自己的答案,然后我们来开小火车。

生:(快速完成小火车知识点的回答,老师PPT同步显示答案)

师:老师看到部分同学有错别字或者漏写,不会读的字要注音,尤其是商的都城只写了亳,请快速订正自己的答案。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师:关于夏朝的建立,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尧舜禹时期的继位方式是?

生:禅让制。(展示尧舜禹的图片)

师:那从禹开始,把王位传给了(生:启)。(展示禹和启的图片)

师:禹和启是什么关系啊?

生:父子。

师:当然中间还有一个小插曲,原本禹要传位给伯益,但是启凭借强大的实力和很高的威望夺取了王位。王位从禹传给启以后,传位方式就由以前的“传贤”,变成了“传子或传弟”(古代医疗条件比较差,人均寿命比较短,有时候王没有儿子就会把王位传给王的弟弟)。从传贤到传子就意味着“禅让制”变成了?

生:世袭制。

师:关于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课本第20页的材料研读。

师:订正读音“选贤与(举)能”。教师引导并解释文言文内容,引导学生回答材料中的“天下为家”的“家”指的是什么?

生:国家是一家人的。

师:(引导学生得出答案)帝王把国家政权世代据为己有,把国家当作一家的私产。

【设计意图】突出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使用教材中的材料研读,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分析史料,在教师的带领下对史料进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史料,突破对史料的理解。

师:夏王朝建立了,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夏王朝的统治区域(展示历史地图册上的夏朝区域图),在今天河南中西部、山西南部地区。我们再来看一下传说中的夏都(圈出传说中夏都的位置),我们看一下都在什么流域呢?

生:黄河流域。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师:在众多传说中的夏都,我们今天考古发现了什么遗址啊?

生:二里头遗址。

师:经过考古,我们复原了二里头的宫殿(展示宫殿复原图)。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和我们想象中的宫殿一样吗?(生:不一样)

师:没有我们想象中的豪华呀,但是我们仔细观察,宫殿的外围有什么?

生:围墙。

师:围墙高不高啊?

生:高。

师:高高的围墙把住在里面的人和外面的人分隔开来了,那就产生了?

生:阶级。

师:而阶级是我们早期国家产生的一个重要标志。除了宫殿,我们还在二里头遗址发现了大量的墓葬群。墓葬群里也有大的变化,有些陪葬品非常多,有些非常少,因此也再次说明产生了?

生:阶级。

师:在二里头的青铜铸造区,考古发现绿松石铜牌和铜鼎(展示课本上的绿松石铜牌和铜鼎)。我们来看一下,这个绿松石铜牌非常精美,上面有饕餮纹。青铜器和以往的石器、陶器完全不一样,石器和陶器可能三五个人协作就能完成,但是青铜器不行,先要派人去深山开采铜矿,然后运输回来,冶炼,浇筑,程序非常复杂,一定是几十个人甚至几百个人协作才有可能完成的。在部落时期是不可能有如此强大的组织能力的,只有到了国家阶段才能完成如此复杂的工序。因此,青铜器也是国家产生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二里头遗址我们还发现了大量的刻画符号,之所以叫刻画符号而不叫它们文字,是因为现在这些符号还没有被解读和翻译。如果有一天它们被解读了,我们国家文字的历史就要往前推移了,我们现在已知最早的文字是?

生:甲骨文。

师:夏王朝有灿烂的文明,但是有没有延续下去呢?

生:没有。

师:因为出现了一位暴君?

生:桀。

师:关于夏桀的残暴,我们一起读一下课本第21页的相关事实:夏桀是一个奢侈暴虐的君主,他搜刮民财,建造华丽的宫殿,终日饮酒作乐,引起民众强烈不满。

师:夏桀因为残暴失去了民心,桀比喻自己为太阳,百姓就说:你这个太阳什么时候灭亡啊,我们宁愿与你一起灭亡。失去民心的夏桀必然会被人民所推翻。而推翻他的什么部落呢?

生:汤。

(二)商汤灭夏

师:汤部落是怎么推翻夏王朝的呢?(举手回答)

生:约公元前1600年,商起兵伐夏,桀大败。

师:汤部落能推翻夏,那汤就一定比夏朝还要强大,那商是怎么强大起来的呢?

生:任用贤才等内容。

师:那我们总结一下,一个国家要强大需要哪些因素呢?(PPT展示)任用贤才,发展经济,关心人民。

师:商朝建立了,但是商朝初期由于自然环境和战乱的影响,不断迁都,直到盘庚把都城迁到殷才稳定下来,我们来图上看一下,商朝的多次迁都在什么周边呢?

师:老师指着地图引导(河流周边,依水而居,古代是农业型社会)。关于商王朝的历史,我们今天是有准确的文字记载的,也就是我们已知最早的文字?

生:甲骨文。

师:(展示课本第27页刻有文字的甲骨,突出实物史料实证)解读甲骨文内容(内容记录了商王出去打猎,追逐野水牛,部将的车轴断了,连累商王的车也翻了)。甲骨文真实地记载了商朝历史的存在。商朝除了发现甲骨文还发现了奴隶陶俑(展示课本第21页戴枷锁奴隶陶俑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奴隶陶俑)。

师:商朝奴隶生活本来就已经非常悲惨了,结果商朝延续600年后出现了一位更加厉害的暴君,这个暴君就是?

生:商纣王。

师:关于纣王的暴行,我们一起来读一下第21页铜爵下面的文字:《史记·殷本纪》记载,商纣王荒淫无道,聚众作乐,“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作长夜之饮。成语“酒池肉林”,形容穷奢极欲,其典故就出于此。

师:“酒池肉林”就是形容商纣王的暴行,这样的暴君也必然被人民所推翻。关于商纣王的暴行和被人民推翻的故事,后来被创造成一部文学作品叫?

生:《封神演义》。

师:后又被改编为电视剧?

生:《封神榜》(PPT展示封神榜图片)。看过的同学请举手?

生:几个同学举手。

师:请举手的一位同学回答,电视剧中商纣王是被谁打败的呢?

生:周武王、姜子牙等。

师:那周武王能打败商纣王,周又是如何强大起来的呢?(课本第23页快速找到答案后举手)

(三)武王伐纣

生:农业立国,重用吕尚、周公。

师:吕尚、周公是谁呢?(师解释是姜子牙和周武王的弟弟)重用贤才的周强大了之后与商纣王决战于牧野,因此也被称为牧野之战,时间是哪一年呢?

生:公元前1046年。

师:有没有“约”字啊?

生:没有。

师:那就意味着有准确的记载了,我们一起来看一件青铜器,名字叫利簋(展示课本第26页的利簋及文字),它的腹内刻有文字。我们一起来解读一下。(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内容是周武王攻打商纣王,在甲子日的早晨,岁星当空,占卜能克,能胜,太阳出来的时候就打败了商纣王,后来经过天文学家的不断研究,甲子日早晨出现岁星当空的时间是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的早晨,因此,周的建立就有了准确的时间记载。)

师:有时准确的铭文记载了周朝的建立,那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周朝的疆域与夏商的疆域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变大了。

师:疆土的变大对统治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管理好如此庞大的国土,让人民安居乐业呢?

生:采用分封制。

(四)西周分封制

师:接下来我们全班一起来演绎一个小剧本——西周大分封。游戏规则:全班女生扮演周武王,其他所有角色都由男生承担,旁白则由教师负责。(过程略)

经过分封,周初分封71国,同姓诸侯40国,天下真的可以太平了吗?

【设计意图】通过生动形象的剧本表演,而且是全班性的参与,男女生和老师一起搭配完成角色的扮演,充分体现了师生互动,气氛活跃,兴趣高涨。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完成了对分封制这个难点的理解,较好地做到了难点的突破,也符合跨学科教学的素养要求。

师: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分封制。周天子将土地、人民、奴隶分封给诸侯,诸侯需要履行以下义务:①听命周王;②定期朝见;③进纳贡物;④服从周王调兵。这样就,既享有权利,也履行义务。

师:经过分封,我们来看一下诸侯国的位置。(PPT展示课本第23页周初分封诸侯国示意图)

师:姜子牙分封在齐国,离周天子是远还是近啊?

生:远。

师:周武王的哥哥分封在燕国,弟弟分封在鲁国,对齐国形成包围之势,可以看出来周武王重用姜子牙,但是也很忌惮他,而这样分封之后就更有利于局势的稳定。远在镐京的周天子也可以控制远在天边的齐国了。同时我们看到吴国的位置,可以看出来周的统治范围拓展到了?

生:长江流域。

师:我们来总结一下第23页问题思考的答案:西周分封制的作用是什么?

生:加强管理,版图扩大,稳定等。

师: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经过分封,周朝形成了金字塔式的权力结构。(展示分封制金字塔式结构)

师:实行分封制后,周朝是否就一劳永逸了呢?

生:没有。

师:周朝有没有出现像桀和纣一样的暴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