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提质量 凝心聚力促发展

作者: 施绍本

立德树人提质量 凝心聚力促发展  0

【人物简介】张培富,玉溪市江川区第二中学校长、高级教师。1990年7月从玉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先后在江川县伏家营中学、渔村小学任教,2000年8月调入江川县第一中学任教地理,同年考入云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函授学习,返校后先后担任教研组长、年级主任、德安处主任、副校长职务,2018年8月调入江川区第二中学担任校长至今。他是玉溪市骨干教师、玉溪市基层教育专家指导组成员、玉溪市高考专家组成员、玉溪市地理学会理事、江川区优秀校长、玉溪市优秀校长、江川区统一战线联谊总会会长、第三届江川区政协常委、第六届玉溪市政协委员。多篇文章在公开刊物发表,并荣获国家级、省级优秀论文奖。

这里有星湖夜月、古埂莲池,这里有峭石温泉、奇峰叠翠,这里便是为教育事业奉献33载的玉溪市江川区第二中学校长张培富默默耕耘的地方。作为玉溪市优秀校长,他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毕生追求,为推动江川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作为江川区统一战线联谊总会会长、第六届玉溪市政协委员、第三届江川区政协常委,他汇聚各方力量,积极建言献策,投身江川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立德树人,提升教学质量

在过去的33年里,作为玉溪市地理名师工作室成员和玉溪市高考专家组成员,张培富在教学上获奖无数,教科研上也先后在国家、省级优秀论文评比中获奖。自2018年8月担任玉溪市江川区第二中学校长以来,他忠于党的领导,兢兢业业、廉洁自律、务实创新,积极规划学校发展,领导课程教学改革,优化内部管理,引领教师发展,营造了“风清气正、立德树人”的良好育人环境。他结合学校实情,推出双岗示范,打造了一支会钻研、懂创新、有执行力、出成果的教研组、学科组队伍;一支作风优良、成熟稳健、甘于奉献的班主任队伍;一支党建+党小组+党员先锋示范岗+名师工作站的名师队伍。他身先士卒,带头示范,主持的课题《新时代农村普通高中劳动教育及课程开发的实践与研究》通过了中国教育学会科研规划课题组复审,并于2021年6月立项成功。

文化育人是实现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不二法门,为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张培富带领班子深度开发和营造校园育人文化,重新梳理和确定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宗旨及“一训三风”。他内外联动、里外兼修,带领班子队伍以江川文庙为切口深耕优秀传统文化,深度挖掘江川文庙的育人文化内涵,开展了文庙之旅、国学经典诵读、钟秀讲坛等育人活动,将学校建成中华诗教先进示范学校、全国楹联教育基地。以时空为轴线、德育为目的打造的贯穿古今中外的文化长廊也取得了很好的育人效果。同时,他不断优化内部管理,注重学校课程领导开发,既积极发挥思政课程的育人功效,又不断挖掘和延展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的同时,着眼地方课程开发,积极挖掘当地人文地理资源的育人功能,诸如《唐淮源故居》《李家山青铜器遗址》《江川八景》等。他始终坚信,跪着的老师教不出站着的学生,于是他在玉溪教育的土地上率先谱写了戒尺文化育人新篇章,因其育人功效显著被北京语言文字报社、团结出版社收录到《名校文化博览》。党建红引领生态绿,劳动美共育清廉风。为使学生领悟廉洁奉公、勤劳节俭、明大德、知孝悌的内涵,他指导学校德安处开展了以感恩教育为目的的社会劳动实践活动,以养成性教育为目的的校园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依托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田间劳作、地方特色美食制作、木艺手工制作、水产养殖、花艺教学等活动,因特色鲜明、效果显著,被北京语言文字报社收录到《新时代校长治校之道》。

良好的教学成绩是学校安身立命之本。在梯度招生的大背景下,江川区第二中学作为最后录取批次,所招收到的学生入学分数极不乐观。几年来,张培富带领全校教职工在自我革新的路上,直面问题,锐意进取,以改善育人环境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突破口,建立健全学校教育教学提质增效制度、德育安全扁平化网格管理制度、值日值班AB角管理制度、家校联动协同共育机制、校园维稳应急处置制度、心理健康测评干预制度、体艺共生劳以养德制度。在他的带领下,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升,一本上线人数由2018年的2人逐年增加到47人,打破了多年来江川二中无“文化一本”的僵局。江川二中2022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233人,较2019年增加130人,本科率达41.83%,超过同级同类学校和部分县区一中。自2020年开始,学校连续三年获评区教体局综合目标考评一等奖,2021年被评为玉溪市教育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张培富也获评玉溪市优秀校长。

协商在基层,种爱青芸间

作为第六届玉溪市政协委员、第三届江川区政协常委,张培富始终把爱放在心间,将爱撒向逐梦未来、建设祖国的青年身上。他以自己的工作岗位和工作地为切入口,着眼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学生安全问题,扩展基层协商辐射圈,充分调动相关执法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集思广益,凝聚共识。在江川区有关部门的共同发力下,开展了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工作、校园交通安全整治工作、校园外摆摊设点扰乱校园秩序整治工作,有效构建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大大降低了江川区校外打架斗殴的频次和校内欺凌事件发生的量次,学生周末返校乘坐无牌车辆、超载车辆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2018年以来,他多次走访调研了学校用水接入地,在充分了解水源水质、农户蓄意破坏水路原因后,多次与村委会进行民主协商,最终,学校用水问题得以有效解决。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租地问题和校园垃圾转运问题一直都是困扰历届学校领导班子的老大难问题,张培富担任校长后,主动作为,以学校发展为己任,以学生健康为己责,积极与村委会民主协商,经过反复磋商,问题最终得到解决。与此同时,他不断协同联系有关部门和镇政府,有效解决学校用电安全、消防维稳等问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政协委员,张培富的心里始终不敢忘记那一畔养育了自己的母亲湖。为让群众深刻认识到保护星云湖的重要意义,转变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习惯,主动参与到环境卫生整治、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优化沿湖生态环境中来,他随同市、区政协委员远赴大理进行湖泊治理考察学习,返回江川后,他又实地深入了解江川调水用水、泵站建设运行、星云湖原位控藻项目运行等情况。之后,他积极发动群众和教师参与星云湖环湖生态旅游圈建设,协同建好星云湖环湖健康步道、生态湿地、环湖截污、水藻分离泵,将环湖垃圾清除列入学校党建工作之“钟秀芳华”系列,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环湖垃圾捡拾和湖泊环保宣讲活动,同时不断倡导更多仁人志士参与到看见星云湖、治理星云湖、保护星云湖的行动中来。

汇聚家校社力量,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教育既是三位一体的,也是社会共融共创的。张培富始终践行“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为使有行为偏差的学生真正从“围墙”内走出来看到春色满园,他带领班子成员积极开展家访工作,汇聚家长之力,家校协同共育,先后走访了近1000名学生家庭,在充分了解学生情况后制定“一生一案”实施精准帮扶。同时,他在学校里开设了家长学校,5年里,他邀请学生家长到校开展了多期关于如何让孩子在青春期健康成长的专题讲座。他建议家长要学会做一位农艺师,把孩子看成一棵树,明白“剪刀修枝叶,砍刀伤汁液”的道理,要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让其向善向上发展。

作为校长,张培富始终将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作为工作要务,为解决学校发展困境,他集知名校友和关心教育事业的社会人士之力,为学校真真切切地解决了许多急难愁盼问题。学校田径场老旧的主席台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使用受限,2019年,张培富在几经辗转后寻得知名校友山国勇的援助,后者捐资50万元改造了田径场主席台。他又多方奔走,先后寻得云南红塔集团文体中心、江川烟花监测中心的援助,以上单位分别向学校捐赠了铁艺栏杆、办公电脑、办公桌、书柜、化学实验品等设施器材,大大缓解了学校办公用品短缺和实验器材紧张的状况,使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张培富到江川区第二中学任职后,从学校管理人员、教职员工、学生、家长、社会五个层面入手,汇集各方力量,积极推动学校改革发展。在他的带领下,学校先后获评区级清廉示范学校、区级示范党支部、区级民族团结示范校、市级基层党建示范学校、玉溪市绿色学校、玉溪市劳动教育示范学校、首届玉溪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单位、玉溪市青春期健康教育示范基地、玉溪市各民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实践基地、云南省云岭红烛育人先锋示范学校。

◇责任编辑 矣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