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23年第11期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23年第11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教育刊物。办刊宗旨是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交流教学经验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宣传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经验;宣传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的事迹;反映教师的要求和呼声;总结和交流各科教学经验,开展教学研究。

目录

视阈 | 忍字当头

在任何一场婚姻历程中,男女双方任何一方从来都没有因情绪激动而提出“离婚”二字的情形,不能说没有,但肯定少之又少。人,本质上是情绪动物,区别无非是,可能你要偏理性一点,我则偏感性一些。那么,婚姻中的你,

校长风采 | 立德树人提质量 凝心聚力促发展

【人物简介】张培富,玉溪市江川区第二中学校长、高级教师。1990年7月从玉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先后在江川县伏家营中学、渔村小学任教,2000年8月调入江川县第一中学任教地理,同年考入云南师范大学

作业设计 | 围绕教材资源进行作业设计

初中历史教材中的资源,包括教材目录和子目、教材正文(如文字材料、历史地图、历史人物插图、历史文物图片、历史图片、材料研读、相关史事、问题思考等)、课后活动、知识拓展、历史大事年表等。在当前“双减”政策

教学方圆 | 如何把生活体验引入初中语文课堂

将生活体验引入语文课堂并不是说传统的教学没有生活体验,其实任何一堂语文课都会或多或少地带入学生的情感体验,只是随着新课标对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以及在各地新中考的要求下,越来越多的知识倾向于情境化和思维能

教学方圆 | 细节·性格·匠心

高尔基说:“创作——这就是把许许多多细小的东西结合成为形式完美的或大或小的整体。”伟大的作家总是善于经营细节,用他们的艺术匠心对展示人物性格的故事情节、典型环境、语言动作等的细微、细小的局部作生动具体

教学方圆 | “经典”何以“常谈”

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选择性阅读名著,2023年由傅雷的《傅雷家书》替换为朱自清的《经典常谈》。本书是朱自清先生在传统文化研究上具有学术高度和深度的文学著作,同时注意到了大众的接受程度,是

教学方圆 | 初中想象类文言文复习案例研究

【设计理念】本任务群设计主要围绕“想象文阅读”这一主题,以统编教材七、八年级《狼》《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卖油翁》《愚公移山》《桃花源记》《北冥有鱼》为内容,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代想象类文本,通过字

聚焦中高考 |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物理复习备考策略

新高考改革在新课程实施、核心素养培养和“双减”政策落实相交织的背景下不断推进,引领着课程教学和考试评价不断发生变化。2023年高考新课标卷作为新高考改革过渡期的首次高考,在承载选拔和评价功能的同时,传

聚焦中高考 | 2023年高考地理全国卷分析与反思

2023年的高考已经落下帷幕,为尽快适应“三新”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我们有必要通过深入了解高考试题的变化,深刻领会新一轮教育改革的目的。为此,笔者从以下角度详细地分析2023年全国统考的三套地理卷。

师路心语 | 教师是一束光,照亮前行的路

初读《麦田里的守望者》,便被主人公霍尔顿满嘴的“他妈的”所困扰,内心暗想,作为世界经典名著,书中语言怎会如此粗俗不堪?读完全书,心中又颇感一阵阵的畅快淋漓,那一句句“他妈的”正是霍尔顿对成人世界的功利

师路心语 | 润物细无声 育人在爱真

任何教师教书育人都是需要真爱学生的,但语文教师身份下的班主任更需要真爱学生,因为语文学科的特性决定了语文教师就是必须真,只有自己真才能支撑起语文课本里要传授给学生的“真善美”。语文学科有其独特的育人功

师路心语 | 微光

泥泞的路上,留下一串串脚印,披着夕阳,傍晚的山路上还有几个前行的身影。我也是其中一个。而目的地只有一个,学生家。刚刚下过雨的山路,很滑,我们只得一个拉着一个,前行的路上虽辛苦,但是在老教师的带领下,我

师路心语 | 一抹秋红

九月,两旗海的枫叶渐渐红了起来,秋风一过,如蝴蝶般翩跹起舞,蛙声与虫鸣此起彼伏,极目之处,仿佛看到《秋天的怀念》里史铁生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飘落。2006年,初踏讲台,离城近200公里的乡镇中学,还

教育资讯 | 国家助学贷款额度提高

教育部等4部门近日印发通知调整完善助学贷款政策,国家助学贷款每生每年最高贷款额度提高4000元,利率调减30个基点。本次助学贷款政策调整完善主要涉及3个方面:一是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含第二学士学位、高

教育资讯 | 教育部印发《学习型社会建设重点任务》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继续教育与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指示,加快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全民终身学习服务体系,近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印发〈学习型社会建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