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阶段下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探究

作者: 李婷

摘 要:在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的过程中,素质教育理念受到了更加普遍的关注和重视,原因在于新的理念可以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创新提供理论性的指导与支持。对于高中班主任而言也是如此,在具体的班级管理工作实践中,同样需要结合素质教育理念进行创新,以便确保班级管理工作可以服务于高中生的全方位成长与发展,进而充分履行自身班主任教师的职责。为此,班主任教师首先需要更加清晰地认识新阶段给班级管理工作带来的变化,然后采取针对性的策略创新班级管理工作。

关键词:高中教育 班主任管理 班级管理 管理创新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10.058

在当前的新阶段背景下,班主任教师和高中生遇到了不同于以往的新变化,需要班主任教师在具体的班级管理工作实践中做出创新调整,以便适应当代高中生的新需求,确保班级管理可以服务于高中生的学习成长过程。在实际创新班级管理工作时,班主任教师一方面需要从自身现有的管理模式选择出发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也应把握现阶段高中生的表现,以便更加全面地在班级管理工作实现创新,发挥班级管理工作在高中生学习生活中的积极促进作用。因此,班主任教师应当时刻对班级管理工作保持跟进和重视,结合高中生在接受班级管理过程中提供的反馈做出调整,确保班级管理工作可以为高中生的全面成长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持。

一、新阶段高中生的实际表现

在具体的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作为受管理对象的高中生,其实际表现将会直接影响到班主任教师最终可以实现的管理成效,班主任教师需要把握当代高中生的新特征,以便由此出发确保班级管理质量。具体而言,新阶段下的高中生的特征体现在个性以及自尊心均较强、高中生彼此之间关系较淡漠、人际交流能力有待持续发展等方面。

(一)个性以及自尊心均较强

进入高中教育阶段之后,学生越发接近成年,已经在自主思维意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在物质生活水平持续提升之后,很多家庭均在家庭教育方面较为宠溺孩子,以致高中生在长期的家庭教育过程中表现出了较为强烈的个性与自尊心,在学习生活中倾向于争强好胜,更容易受到攀比心理带来的不利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以相对平等的方式进行班级管理工作,争取个性及自尊心均较强的高中生的配合,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帮助高中生调整自身的价值观念,助其更好地应对学习、生活以及人际交往。

(二)高中生彼此之间关系较淡漠

信息内容在当前的互联网信息时代越发廉价,信息茧房现象越发严重,在高中生群体中同样如此。越来越多的高中生通过智能移动终端接受互联网信息内容,更加倾向于接受符合自身偏好的信息内容。而互联网空间中信息内容的类型与具体内容均存在显著的差异性,难免存在不利于高中生学习成长的不良信息。班主任教师要借助班级管理进行引导,帮助高中生有效抵御不良信息内容可能为价值观念带来的不利影响。与此同时,在符合自身偏好的信息内容随处可见之后,很多高中生对于人际交往的兴趣逐渐减弱,以致高中生彼此之间的关系较为淡漠,为班主任教师的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三)人际交流能力有待持续发展

在外部信息内容数量大增的情况下,很多高中生逐渐开始依赖互联网空间中的虚拟体验,在学校生活中开始受限于狭窄的人际交往范围。在人际交往机会较为欠缺的情况下,很多高中生的人际交流能力已经明显不足,更是无法在团队协作意识及能力方面有所表现。此外,高中生处于较为关键的成长阶段,精神层面的成长与发展尚未与身体层面的成熟相匹配,难免出于价值观念方面的差异发生矛盾和冲突,需要班主任教师通过班级管理工作的形式进行引导,帮助高中生彼此之间维持相对良好的同学关系。

二、新阶段下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内涵

在当前的新阶段,高中班主任教师实际的班级管理工作本身也已出现了一定的变化,需要教师为后续的创新实践过程提供理论性的指导。具体而言,教师一方面需要认识新阶段下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特征,另一方面也应明确新阶段下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阻力。

(一)新阶段下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特征

高中班主任工作在现阶段下也具备诸多新特征,诸如班主任管理工作内容较为繁杂,需要教师以身作则地做出表率,班主任管理可以发挥决定作用等。

1.班主任管理工作内容较为繁杂

在高中教育阶段,班主任教师在学校、任课教师与高中生群体之间发挥着较为关键的串联作用,主要通过班级管理工作的形式,为班级内部的高中生提供指导与支持,同时落实学校对于学生管理的诸多要求。受此影响,班主任教师所需处理和完成的班级管理工作内容也就较为繁杂,涉及多个方面。在工作内容较为繁杂的情况下,班主任教师不仅需要整体把控班级内部环境,还需要观照每一位高中生的实际变化,难免面对较为沉重的工作压力。

2.需要教师以身作则

在实际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既需要为高中生提供指导与支持,还应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以身作则,在确保自身可以做到的情况下才可以相应地要求高中生效仿,约束自身的行为。具体而言,班主任教师一方面需要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表现出良好的师德,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育人目标。另一方面还需要在日常言行中时刻保持自律与谨慎,原因在于班主任教师需要长时间陪伴和教育高中生。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教师应当明确认识到这一特征并充分地予以落实。

3.班主任管理可以发挥决定作用

班级管理工作不仅管理内容较为繁杂,还需要班主任教师以身作则,在高中生的学习生活中发挥较为可观的决定性作用。因此,班主任教师同样需要关注和重视班级管理工作所具备的决定性作用,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确保管理效率及管理效果可以得到保障。具体而言,班主任教师应当具备高度的前瞻意识,结合本班级的管理现状制定科学的管理计划。

(二)新阶段下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阻力

在实际的班级管理工作中,部分要素可能会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当代高中生的价值观念越发多元多变,原生家庭为部分高中生带来了不利影响,需要班主任教师有效地应对和处理,确保最终的班级管理质量。

1.当代高中生的价值观念越发多元多变

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社会公众之中的价值观念越发多元且多变,在高中生群体中也是如此。不仅如此,班主任教师还应认识到高中生的价值观念尚未完全成形,不仅极易在外界影响要素的作用下扭曲变形,还有可能为其接受班级管理的心态带来一定的影响。在当代高中生价值观念逐步多元多变之后,班主任教师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也会遭遇更大的阻力,也就需要在管理模式方面做出相应创新探索,将高中生的多元价值观念纳入管理方案中,以便确保实际的管理效果。

2.原生家庭为部分高中生带来不利影响

在社会各行各业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之后,很多学生家长需要面对更加严峻的工作压力,在实际的家庭教育过程中表现较为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家长不仅难以常态化地维持与孩子的交流与沟通,甚至还有可能为高中生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班主任教师应当认识到高中生原生家庭可能为其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具体的班级管理工作实践中做出调整,通过班级管理工作的形式,帮助高中生有效地实现成长与发展,预防各种潜在的心理问题。

三、新阶段下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创新策略

在针对既有班级管理工作进行创新时,班主任教师应当将自身现有的班级管理状况纳入考量范围,以便采取具备自身特色的针对性策略予以践行。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平等地了解和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借助民主管理引导高中生主动参与和配合,围绕实践性班级活动帮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放低姿态与高中生保持常态化的交流与沟通,在自我管理方面以身作则地做出良好的表率,以人文关怀为轴心,落实关怀型柔性班级管理,更加科学地立足现阶段时代背景,创新既有的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为高中生的全方位成长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平等地了解和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究其本质,班级管理工作并非仅仅面向班级整体的管理,同时还是直接指向每一位高中生的引导与关怀。尤其是在当前新阶段下高中生个性越发凸显的状况下,教师更是应当在具体的创新实践中考虑到每一位高中生的个性化发展,借助了解和尊重,为高中生带来良好的受管理体验。具体而言,班主任教师应当优先把握所有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明确家庭教育可能为其个性带来的影响,以便深入地理解每一位学生在接受班级管理时的实际需求。在面向高中生进行教育时,班主任教师应当始终围绕其个性化的需求,以便争取高中生的配合。

(二)借助民主管理引导高中生主动参与和配合

在自我意识初步成形之后,很多高中生均对自由意志较为看重,希望可以从班主任教师及家长出获取充足的信任与尊重。受此影响,较为传统的强制性班级管理模式已经难以确保实际的管理效果。班主任教师要明确认识到这一点,在既有的管理模式中做出适配与调整,以便确保班级管理工作可以充分实现其价值。具体而言,班主任教师可以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实现民主化创新,为高中生提供充足的班级管理参与机会,引导高中生在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实现更加全面的成长与发展。班主任教师可以在班干部产生过程中引入民主选举环节,基于高中生的群体意愿做出选择,确保被选为班干部的高中生可以主动在班级管理工作方面分担部分工作。

(三)围绕实践性班级活动帮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

班主任教师应当清晰地认识到,在具体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管理并不单纯限于班主任教师与高中生之间,还会在高中生彼此之间有所表现。因此,在探索创新思路与方式时,班主任教师应当强化高中生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助其维持良好的同学关系,为班级管理工作提供更加坚定的支持。具体而言,班主任教师可以设计并开展实践性的班级活动,帮助高中生在活动参与过程中彼此协作,改善原本相对淡漠的同学关系。班主任教师可以围绕班级管理工作提出辩题,在班会中要求高中生分成小组进行辩论,借助现实的班级管理问题引导高中生主动思考,并在后续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积极配合。

(四)放低姿态与高中生保持常态化的交流与沟通

在较为传统的教育理念及方式下,很多班主任教师倾向于保持严肃的形象,以便借此震慑高中生,实现良好的班级管理成效。而在当代高中生个性化成长趋势越发显著之后,这种传统的印象管理已经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甚至有可能刺激高中生的逆反心理。班主任教师在创新管理时应当着重审视自己是否仍习惯于保持高姿态,以便切实地放低姿态,在师生之间构筑更加平等的新型关系,进而在平和的交流沟通过程中把握高中生的实际需求,在后续的班级管理工作中予以满足。

(五)在自我管理方面以身作则地做出良好的表率

高中生心智已经相对成熟,同时初步形成了行为模式和思想观念,可以受到外界的熏陶和影响,因而班主任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表率作用,为高中生带来正面的影响。鉴于班主任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属于实践主体之一的情况,班主任教师在自我管理方面的实际表现较为关键,可以在班级管理成效中得到一定的体现。教师首先需要从自身出发强化自我管理,言出必行,以便做出良好表率,引导高中生更加主动地配合管理。在此过程中,班主任教师还应关注高中生群体中的表率人物与形象,将其纳入班级管理过程中。

(六)以人文关怀为轴心实现关怀型柔性班级管理

在高中生价值观念和自我意识初步成形之后,班主任教师应当侧重于人文关怀,以此为轴心探索实现关怀型柔性管理的思路与方式。举例而言,在高中生出现错误之后,班主任教师应当将场合与状况纳入考量范围,充分考虑高中生的自尊心,尽其所能地在面对面的前提下指出高中生犯下的错误,助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实现柔性班级管理。借此,班主任教师一方面可以保护犯错高中生的自尊心,另一方面也可以维护班级内部的整体环境。与此同时,班主任教师还应基于不同学生的差异化成长经历调整管理思路,确保实际的班级管理工作可以满足不同高中生的差异化需求,保障最终的班级管理质量,为班级内学生营造更加优质的环境,服务于高中生的全方位持续成长过程。

总而言之,在高中教育阶段,班主任教师的班级管理工作不仅会影响到班级内部环境,还会在各科教师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带来较为直观的变化,需要班主任教师保持跟进并加以重视,确保班级管理工作的实际效率及效果,以便为各科教师以及学生创设更加优质的班级环境,为高中生的全方位成长和发展过程创造更加有利的基础性条件。在此过程中,班主任教师不仅仅需要对自身现有的班级管理模式进行剖析,明确其中有待改进的部分并做出相应调整,更是应当积极跟进班级管理工作相关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结合自身管理实情予以引入和应用,确保和提升班级管理工作的效能,充分实现其价值。

参考文献:

[1] 蒋习文《新形势下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创新方法探究》,《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2年第11期。

[2] 黄虹赫《课程改革背景下创新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策略》,《基础教育论坛》2022年第13期。

[3] 马愫霞《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创新型策略研究》,《求知导刊》2020年第31期。

(本文系白银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创新思维模式下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批号:BY[2023]G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