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作者: 马金英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学习任务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学习任务群作为以任务为导向的学习方式,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性的任务,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不仅能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还能有效提升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本文简要分析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应对策略,以期能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学科关键能力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人文素养以及培养兴趣爱好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的阅读教学通常是基于教材来展开的,更注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很少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与实际生活或其他学科领域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交流,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理解能力。为此,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利用学习任务群展开群文阅读教学,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帮他们建立正确的阅读观念和习惯,并使学生在阅读不同题材和难度的文本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
一、学习任务群概述及其特点
1.学习任务群概述
学习任务群是一种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旨在通过设定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它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究,以传统的语文教学为基础,分别从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出发,通过采用小组讨论、互助学习等形式,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2.学习任务群的特点
学习任务群是指在教学中将一系列相关的学习任务或活动组织在一起,以达到特定目标的教学方法,有着较强的学习任务关联性、层次性、多样性、引导性。其中任务关联性指的是,教师通过将教材中的知识进行关联,让它们成为一个整体,使任务之间可以通过主题、内容、技能等进行关联,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形成更完整的知识结构;学习任务层次性指的是,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来对教学任务进行规划,用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学习技巧,并借此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自信心;学习任务多样性指的是,教师通过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如:阅读、写作、讨论、实践、观察等方式,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初中生个性化发展;而学习任务引导性则是指,教师通过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指引,来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并在此过程中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反馈,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除此之外,学习任务群中的每个任务都应该有相应的评价和反馈机制。教师通过及时的反馈与评估,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还能为教师提供调整教学策略的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二、学习任务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意义
1.提升学生深度阅读能力
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强调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合作与交流、自主学习、反馈与评估以及跟踪与调整,教师通过学习任务群,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同时,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进而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深度阅读能力,为他们将来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
2.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阅读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讲授阅读技巧或解析文中的词句,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这样的方法下,学生虽然能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但是却不能主动对文章进行思考和解读,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利于加深他们对文章的理解。教师通过在教学中运用学习任务群,将阅读中的各个环节联系在一起,然后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独立探究,使他们能够在结构化文本中寻找问题的答案,进而能深刻体会到不同文本中所传递的情感,在加深他们对文章理解的同时,可以有效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帮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十分注重学生语言素材的积累,教师通过将学习任务群应用到阅读教学中,设置多样化阅读任务,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和信息,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可以为其写作提供素材。除此之外,通过学习任务群,教师还能帮学生了解不同文本的写作方法,并能为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为将来的写作和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4.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学习任务群下,学生通常需要与同伴进行组内合作、信息交流和讨论,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主动思考和分析文章中的内容,还需要与他人进行沟通与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同时,这样的方法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表达能力,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会主动与他人分享阅读中产生的观点,并能够根据任务的要求来参与学习活动,以提高自身的主阅读能力,并借此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1.设计鉴赏任务,明确学生主体地位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阅读教学与传统的教学不同,需要教师开展丰富的鉴赏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学习过程中,通过与他人合作和互动,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们可以独立开展阅读学习,在获取语文知识点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设置学习任务的时候,需要针对学生的不同阅读水平和需求,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需求,以避免进度过快而导致的“掉队”现象。
例如,在赏析《丁香结》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学习任务,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并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并借此来帮学生确立学习目标,以消除他们对阅读学习的迷茫感。在此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的方式,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在提高他们阅读能力的同时,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文中的好词好句进行标记,并与他人进行分享,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能通过完成学习任务,来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和分析能力,为将来的阅读学习打下基础。除此之外,教师在学生制定学习计划以及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指导,充分利用学习任务群的特点,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使他们能深入理解文章中富有哲理的语言、从中掌握独特的写作方法,并学会积极地运用各种资源与方式,在一个共同的学习任务或计划中进行探究。
2.设计学习单式的任务,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
在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设计学习任务时,应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并紧扣阅读主题,通过设计学习单式的任务,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在阅读过程中,充分享受来自阅读的乐趣,进而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该任务具有以下几个步骤:选择合适的文本、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对文本进行分析与解读、针对文中的观点进行思考、总结与分享阅读成果或观点。通过这样的学习单式任务设计,学生将被引导去阅读、理解、分析和批判文本,培养了解、思考和评价的能力。这种任务能够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和独立分析,提升他们的阅读思维水平。
例如,教师在讲解《扁鹊治病》的时候,可以充分运用小学生的好奇心,来开展以“寓言故事的阅读与启示”为主题的阅读活动,紧扣阅读主题的同时来设计群文阅读学习单。然后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查阅资料、对相似内容的故事进行对比,并进行归纳和总结,来了解它们的象征意义和比喻手法,并深入了解寓言故事的魅力与启示,进而能够更加清晰、明确地掌握阅读寓言故事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同时,教师通过这样的方法展开阅读学习,除了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量,还能培养他们的文学欣赏能力、道德意识和创造力。此外,学生在与他人分享阅读成果的过程中,还可以促进思想交流,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反思和成长。
3.合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由此可以看出,兴趣才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驱动力。然而,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比较死板,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对于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来说,是十分不利的。为了能充分落实学习任务群的特点,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他们将来的学习打下基础。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创设情境,鼓励他们在学习任务中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并借此来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自主性。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赏析《观潮》的时候,为了能让学生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词语的意义,并能够从中感受到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并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来创设情境。首先,教师在课堂中展示有关钱塘江大潮的图片或视频,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该景观的壮丽,并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教师可以联系文中的内容和多媒体课件,向学生进行提问:“文中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奇观,大家觉得‘奇’体现在哪些情景中?”在引起学生思考的同时,帮助他们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自主性。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结构、修辞手法以及词语的应用进行分析,进一步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在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设计实践阅读任务,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阅读任务是推动学生深度思考的重要因素,也是他们完成既定阅读目标所不可或缺的教学元素。传统的阅读教学基于内容理解、文字分析与阅读感悟来展开,需要学生拥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和阅读技巧。然而小学生由于年龄尚小,缺乏足够的阅读经验,在参与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面临着各种困境。对此,需要教师对教学方法和策略及时进行改变,基于教材中的内容来展开阅读活动,充分发挥学习任务群的特点,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的提升,为将来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
教师在带领学生赏析《北京的春节》的时候,可以基于课文的内容进行拓展,通过开展以春节为主题的阅读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和能力水平,通过制订学习任务,来提高学生的词汇量、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等。其次,教师可以对教学进行拓展,将阅读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引入与春节相关的习俗,如:贴窗花、包饺子、放鞭炮等,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以及对传统文化内涵的认知。再次,教师可以开展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剪窗花或写对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借此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通过参与实践能够进一步了解春节的有关习俗;最后,学生结合实践活动与教材中的内容,来分享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在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由此可以看出,设计实践阅读任务,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基础知识、阅读技能和综合素养,这对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开展多元化阅读评价,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学评价往往是基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文字的分析以及阅读感悟来展开的,容易受到评价者主观偏好的影响,忽略了学生的阅读经历、背景和兴趣,难以准确评估学生的阅读成果,甚至会打击学生的阅读自信心。随着学习任务群这一教学模式的推广,教师通过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不仅可以及时地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和困难,还能够有针对性地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效率。
例如,教师在开展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阅读教学时,可以紧扣任务主题,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合作探究程度、思维发展程度、阅读创新程度等多方面来展开评价,并根据学生的表现提供更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并使他们及时了解到自身的不足。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展示学生的书面作业或开展阅读理解测试,引导学生参与到阅读评价中,使他们在评价他人作品的同时,学会评估信息的可靠性、比较不同观点和推理论证等,从而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
综上所述,学习任务群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使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鉴赏任务、学习单式任务、实践阅读任务,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丰富他们阅读体验的同时,有效地培养其阅读能力,以促进他们阅读学习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晓萍《“学习任务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整合运用研究》,《前卫》2020年第8期。
[2] 霍淑琴《“学习任务群”背景下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文学少年》2021年第33期。
[3] 陈辰《基于学习任务群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新一代:理论版》2022年第21期。
[4] 邹佳丽《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初探》,《辽宁教育》2022年第21期。
[5] 王梅兰《“学习任务群”背景下的小学群文阅读探讨》,《语文课内外》2022年第24期。
[6] 吴成香《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小学阅读指南:导学版》2023年第5期。
[7] 王黎娇《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教师》202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