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如何培养小学生规范书写汉字的习惯
作者: 朱振超摘 要:在小学阶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规范书写汉字习惯,不仅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意志力,还能推动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同时在提高学生语言水平和语文学习能力上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写字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学生汉字书写的规范,以此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汉字书写习惯,从而使他们的汉字书写更加优美。
关键词:小学生 汉字书写 写字习惯
小学阶段不仅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他们形成自我学习能力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加强对学生的规范书写汉字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养成正确、规范书写汉字的习惯,并且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此同时,新《课标》也提出了让学生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的汉字的要求,所以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当重视对学生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帮助学生从小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能够写出规范、标准的汉字。另外,教师在日常教学的时候,还要传授学生规范书写汉字的技巧和方法,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汉字的写法,通过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来充分调动学生对汉字的兴趣,感受汉字的魅力。基于此,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生汉字书写的规范性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对相关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一、小学生汉字写字的现状
汉字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扬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电子网络教育和信息产品在不断普及,手写字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日益下降,所发挥的作用也日益弱小,越来越多的人对手写字抱有不重视的态度。另外,在学科教学的时候,许多教师往往习惯性地认为培养学生的书写习惯应该是语文教师的工作,其他教师只需要关心学生的作业是否正确,不需要对学生的书写做出任何的要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形成。与此同时,许多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通常也只关注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关心孩子作业的完成情况,却忽视对学生书写规范性的训练,没有积极配合教师的教育工作,导致学生在家中对书写较为懈怠。
二、小学生养成规范书写汉字习惯的重要性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基因。每个国家的义务阶段教育,都高度重视对自己民族文化的教育,所以在小学阶段我们就要重视对学生的汉字教育,使学生从小就能很好地体会到汉字的魅力,意识到汉字对于中国文化的重要性,并养成良好的汉字书写习惯。良好的写字习惯、规范的汉字书写,在陶冶学生情操,提高美学修养,培养对汉语的热爱上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不仅需要关注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还要重视孩子综合素质的提升,把教育的目光更多地放在对孩子兴趣爱好与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上。因此,教师与家长要形成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为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汉字书写态度,意识到书写规范、端正的重要性。
三、培养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措施
1.激发书写兴趣,感受汉字魅力
首先,要想让学生们养成规范写字的习惯,教师就需要重视对学生汉字书写兴趣的培养,使学生在书写的过程中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体会到汉字书写的快乐,从而愿意主动进行汉字书写。因此,在汉字教学中,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其熟练地掌握汉字的写法,在写字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为学生创设一种趣味盎然的教学气氛,为学生的汉字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调动他们对汉字学习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讲汉字小故事、听汉字歌谣等方式对学生的汉字写法进行规范性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使其能够写得更加规范、工整,全面提高他们的语言文化素养。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灵活运用,来积极开展汉字教学示范活动,以提升学生汉字书写水平和规范书写能力,让学生正确、有效地学习汉字,从根本上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掌握汉字书写的技巧和方法,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汉字的认识,感受汉字的魅力,从而积极参与到汉字书写中。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对于学生来说,没有什么比兴趣更能促使他们进行学习,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重视对学生兴趣的调动,驱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汉字的书写中。例如,在“汉字练习”活动课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练“天、地、上、下”等,教师可以用自己的手机,将每一位同学的书法和书写姿势都拍下来,然后播放,让同学们挑选出最漂亮的书法、最端正的姿势,这样一来,就能为学生养成规范书写汉字的习惯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学生主动朝着好的方向学习,让学生们的书写变得更加规范、标准和工整。此外,教师在批改完每日的作业后,还可以从中挑选出最优秀的作品向全班展示,让学生对规范字的标准形成明确的认识,并意识到规范书写汉字的重要性,逐渐养成写规范字的习惯。每个星期教师可以组织全班进行一次书法比赛,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去准备,之后再挑选出优秀的作品,把他们的书法作品放到教室展览板块中,让其他学生在课余时间去观看和学习,从而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2.端正写字姿势,掌握握笔方法
正确的写字和握笔姿势,不仅是学生写好字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写字姿势握笔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让学生规范书写。在学生开始写字之前,教师要告诉学生如何削铅笔以及作业本的正确摆放方法,同时,在学生写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写字姿势进行指导,让学生端正身体,挺直后背,做到两肩齐平,胸部挺起,同时,身体需要微微向前,端正头部,不要倾斜,双脚要平放在地面上,不能跷二郎腿,双臂自然撑开,左手按纸,右手握笔。另外,学生握笔方法的正确与否,也对学生日后写字的美观程度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身体正处于发育的状态,手指力量并不强,骨骼较为柔软,所以在刚开始练习写字的时候,许多学生都存在握笔方式不正确的问题,而不正确的握笔姿势,又会导致学生写字姿势的不正确。错误的握笔方式以及不良的写字姿势,不仅不利于学生写好字,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并对学生的视力造成影响,导致学生出现近视。由此可见,在写字教学中,对学生写字方法的指导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例如,在“钢笔字练习课”教学的时候,练习“飞”时,需要为学生做好示范,明确握笔的要求:手要离笔尖一寸。紧接着,对每一位学生的握笔姿势进行观察和指导,对于那些握笔姿势有误或者有不良书写习惯的学生,教师在进行批评的同时,还要手把手对学生的姿势进行改正,耐心纠正学生错误的书写方式,使学生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
3.训练观察能力,欣赏字体结构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训练,有效引导学生对汉字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汉字的结构,了解汉字的笔画顺序,帮助学生养成观察汉字的好习惯,从而为规范书写汉字打下扎实的基础。例如“示”字,首先,在汉字的观察上,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在看汉字时,观察汉字的整体结构,了解这个汉字的结构方式。紧接着,需要对汉字的其他部位进行细致观察,看一看汉字主要由哪些部件或者笔画构成,并且让学生自己辨别这些部位或笔画是否因为组合的关系而出现了变形。再如“籍”字比较复杂,需要让学生了解该字的结构,同时还需要注意字的笔画之间的衔接,部首的衔接要紧密,这样才不会使该字写得过于庞大。最后,还要对汉字各个部位在整体上所占的比例进行分析,观察主要笔画在田字格所处的位置,体会汉字结构的笔画布局,从而为后续的书写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样一来,学生通过全方位地观察汉字,对汉字的笔画、部件和整体结构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进而在脑海中构建出汉字正确的视觉形象,从而写出规范、工整的汉字。
此外,在写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挑选学生的写字本进行投影,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分析这位同学字写得好不好,并说出相应的理由。这样一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就会对这位同学的字从整体结构到部件、笔画上进行全面观察,从而进一步加深对字的理解。与此同时,学生在评价其他学生字的时候,也会不自觉地对自己所写的字进行反思。最后,在评价完学生所写字后,教师还要再让学生们写一遍,让学生们结合自己刚才的评价,在一笔一画书写字的过程中,对自己的书写加以改进,从而有效提高书写水平。在这种自我评价、评价他人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观察、分析和鉴赏能力都能够得到提升。
4.注重言传身教,做好榜样示范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需要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活动抱有光荣的责任感,明白自己的教育行为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汉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个人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而教师的正确示范则能让学生对汉字书写方法形成更直观的认识,只有教师自身具备良好的书法基础,才能对学生的书写进行有效指导,才能帮助学生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同时,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会不自觉地对教师的行为举止进行观察与模仿,所以教师需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自己要具备扎实的书写功底,并且为学生做出良好的示范,充分扮演引导者和榜样的角色。如果教师本人字迹潦草,写得一手狂草,那么学生在观看板书与教师评语的时候,也会不自觉地向教师进行学习,进而造成极为不良的后果。因此,教师在板书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自己的书写习惯,尤其是在教学小学低年级段的学生时,一定要做到书写整齐、美观,不可出现连笔现象,所写字体主要以楷书为主,让学生能够清楚地观察到教师所写的每一个字体。可以说,学生就是教师的镜子,如果教师自己在做示范的时候,字迹就写得比较潦草,那么学生也会模仿教师潦草的字体,从而写得乱七八糟。因此,教师在板书的时候,一定要发挥好自己的榜样和示范作用,做到书写要一笔一画地写,让学生能够看出教师写字的先后顺序,从而使得学生了解字的正确笔顺。
此外,教师在批改作业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写字情况,及时与其进行谈话,并督促学生端正写字的态度,矫正错误的书写姿势,把字写得更好。如果学生存在书写不规范等问题,教师应该在作业中及时指出,并让学生了解他们的错误,及时纠正。同时,教师自身在练习册上写的字要笔直、端正和漂亮,做好正面的表率作用。总之,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书写就是他们的“活字帖”,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一种无形的影响。
5.优化评价模式,善用激励语言
成功的喜悦是激发学生们想要更好学习的重要驱动力。在写字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好评价在鼓励和引导学生上的作用,通过对学生做出正确、全面、积极的评价,来让学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进步与变化,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感受到成功带来的喜悦,树立写好汉字的信心。首先,教师需要重视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往往都是由教师进行评价,却忽略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环节。因此,教师可以强化学生自评与互评环节,让学生之间在互相点评的过程中,实现共同进步。
在互评结束后,教师需要将修改后的作业以投影的形式呈现出来,将典型错误和优秀作品都呈现在大屏幕上,针对学生写字中的普遍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指导和点评,并让学生欣赏写得好的作品,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鼓励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向写得好的学生看齐,从而使学生形成规范书写的习惯。另外,教师还要重视评价语言的精炼。在对学生的写字表现进行评价的时候,尽可能做到评价语言温和、巧妙,以激励性语言为主要内容,要能够客观地将学生的优点与缺点都指出来,使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积极改进。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从内心深处渴望获得教师的赞赏与认同,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多用一些正面、鼓励性的评语,提高学生书写的信心,激发他们的热情。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当重视对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规范学生的写字行为。在小学阶段,加强学生汉字书写的规范性,在提升学生文字书写水平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当然,一个好的书写习惯离不开日复一日的坚持,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仅需要教师每天对学生进行监督和指导,还需要家长积极配合。只要我们对学生的汉字书写保持严格的态度,加强对学生规范书写汉字习惯的培养,就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使其熟练地掌握规范汉字的写法,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范延霞《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学周刊》2022年第4期。
[2] 沙林《浅谈规范和培养小学生汉字的书写能力及其重要性》,《美丽中国》2021年第3期。
[3] 涂朝琴《小学生汉字规范书写能力培养刍谈》,《读与写》2021年第9期。
[4] 韦应忠《论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中学生作文指导》2021年第36期。
[5] 冯娟娟《论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周刊》2022年第13期。
[6] 李雪《试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爱情婚姻家庭:教育科研》2021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