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预测策略”教学现状及对策探讨

作者: 何乃柏

摘 要:本文旨在探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预测策略”教学现状及对策。首先介绍了“预测策略”的内涵和价值,接着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预测策略”教学的现状,包括学生的兴趣缺乏、预测能力提升不明显等问题。最后,提出了适应新《课标》要求的小学语文阅读“预测策略”教学策略,包括激发学生兴趣、引导观察、提供多样文本、引导讨论、注重实践运用和评价反馈激励等。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可以提高学生的预测能力和阅读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 预测策略 现状 对策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13.002

小学语文阅读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环节。而在阅读过程中运用“预测策略”能够帮助学生提前预期文章的主题和内容,使其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然而,目前小学语文阅读中的“预测策略”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

一、“预测策略”内涵及价值

“预测策略”是指在阅读过程中根据文本的线索和背景知识,通过推理和猜测,预测接下来的内容或发展趋势。具体来说,是根据文章的标题、插图、段落开头等线索来推测文章的内容,从而提前形成对文章主题和内容的预期。它需要学生在阅读时进行主动思考和预测,通过对文本的理解和推测,提前构建自己的认知框架和预期,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文本。

“预测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首先,它可以帮助学生提前激发兴趣和好奇心。当学生开始进行预测时,他们开始关注和思考即将揭示的信息,这种主动性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主动探索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其次,预测策略能够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文本。通过预测,学生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构建起针对文本的推测和假设,有助于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更有目的地搜索、选择和组织信息,从而建立起对文本的整体理解。此外,预测策略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流畅性和阅读速度。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理解和推测,能够更好地抓住重点信息,减少对无关内容的关注,从而提升阅读的效率和速度。最重要的是,预测策略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它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推理和推断,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判断和归纳能力。同时,它也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促进他们在阅读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二、小学语文阅读“预测策略”教学现状

在实际教学中,小学语文阅读“预测策略”的教学现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在学生方面,在学习阅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缺乏主动预测的习惯和能力。他们可能更倾向于直接从课文中寻找答案,而忽视了预测的重要性。其次,对于预测策略的理解和应用也存在困难。学生可能无法准确理解预测的含义,或者不知道如何运用预测策略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文章,从而限制了其阅读能力的发展。

在教师方面,教师对于预测策略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掌握不足是一个问题。一些教师可能意识到了预测策略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也会提及预测的概念,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却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无法引导学生正确地运用预测策略来提高阅读能力。另外,教师在教学中也往往缺乏对学生预测能力的引导和培养。在阅读课堂中,教师可能更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文章的表层信息,而忽视了对学生的预测能力进行培养,无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预测文章的发展方向和后面可能的内容。

三、新《课标》指导下的小学语文阅读“预测策略”教学策略

1.激发学生兴趣,培养预测意识

在新《课标》指导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培养预测意识的第一步。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如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趣味性的故事、游戏化的学习活动等。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与沟通,了解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喜好,为学生选择合适的教材和文本,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主动性。

以《精卫填海》为例,教师可以先通过讲解精卫填海的故事情节,在学生心中勾起阅读的兴趣。然后,通过观察插图和标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预测这个故事可能会描述什么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标题和插图,猜测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等信息。教师还可以前置一些关键词,让学生自己猜测故事的发展方向和结局。通过这样的预测活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培养他们对故事的预测意识。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培养预测意识,可以帮助学生主动参与阅读过程,提高他们的阅读主动性和阅读能力。同时,这也为后续的阅读理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教师的引导和指导是非常关键的,他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提问、启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预测能力。

在讲述《精卫填海》故事时,教师可以提问:“你们认为为什么会有一个精卫变成了鸟,要填海报仇呢?”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标题和故事插图,预测可能是因为精卫变成鸟才能更方便地往返于大山与大海间,并飞到海面上投石填海,报复夺走自己生命的大海。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在阅读故事时会更加关注精卫的变鸟和填海的理由,从而提前形成对故事发展的预期,进一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激发学生兴趣和培养预测意识对于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和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形成对文章内容的预期,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

2.引导学生观察,提高预测能力

新《课标》指导下小学语文阅读“预测策略”教学策略之一是引导学生观察,提高他们的预测能力。通过观察文本的线索和信息,学生可以理解文本背后的意义,进而进行合理的推测和预测。

首先,在理论层面上,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预测的概念和作用,指导他们如何通过观察文本中的标题、插图、段落开头和结尾等线索来获取信息。例如,在《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标题“狼牙山五壮士”,以及插图中的人物形象和服装,让学生根据这些线索预测故事的主要内容和背景。其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活动来锻炼学生的观察和预测能力。例如,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与文章相关的图片或小片段,让学生观察并预测与之相关的内容。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图片中的人物、环境和动作等,尝试猜测故事的情节发展和结局。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自己选择一幅图片,并编写一个简短的故事梗概,通过观察和预测来构建自己的故事情节。

以《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为例,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文章的标题和插图,预测这是一篇关于英雄事迹的故事。根据插图中的人物形象和背景,学生可以猜测故事发生在战争年代,主人公可能是一群勇敢和忠诚的战士。通过这样的观察和预测,学生可以提前了解故事的大致情节,为阅读做好准备。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提高预测能力的教学策略,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推断的能力,增强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同时,这种策略也能够增加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参与度,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3.提供多样文本,拓宽预测视野

在新《课标》指导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有效增强学生的预测能力,教师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其中,提供多样的文本来拓宽学生的预测视野是非常关键的一步。通过让学生接触不同类型、题材和风格的文本,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从而更好地进行预测。首先,提供的文本应该涵盖各种不同的文学体裁,包括小说、散文、诗歌、说明文等。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文体的特点,学习各种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这有助于他们在预测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文本结构和内容,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其次,提供的文本应该涵盖各种不同的题材,包括寓言、童话、历史、科普等。通过阅读不同题材的文本,学生可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文化。这有助于他们在预测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文本背景和主题,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意图。

举个例子,在一堂关于动植物的课程中,教师可以选择课外阅读素材,比如《鸟语花香》这篇文章作为教学材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标题、描写词语以及配图等来预测文章的内容。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预测,提出一些问题,例如:“文章会介绍哪些鸟类?”“会谈到哪些与花有关的事情?”接着,教师播放一段视频片段,展示多种鸟类和花的美丽画面,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进一步引导他们进行预测。接下来,教师可以分发与课文相关的图书、杂志、图片等资料,以提供更多关于鸟类和花卉的信息。学生可以阅读这些材料,并根据自己的预测来生成更多的问题和猜测。例如,《鸟语花香》可能涉及不同种类的鸟的习性、与花卉共生的现象,等等。学生还可以通过观察插图或视频中的动植物特征,预测它们在文章中的呈现方式。通过以上的教学过程,学生不仅能够接触到丰富多样的文本资源,还可以利用预测策略来理解和探索文章内容。这样的教学策略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广泛阅读和预测的能力,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并激发他们对语文阅读的兴趣。

4.引导讨论交流,促进合作学习

在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讨论交流是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和提升预测能力的有效方法。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共同思考问题,分享观点,相互启发和提高。教师可以借助小组讨论、对话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根据文本线索进行预测,并通过讨论与交流来共同探讨。

以《宇宙生命之谜》为例,教师可以先通过插图和标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如:“你们对于宇宙中是否存在生命有什么看法?”或者“你们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怎样产生的?”引导学生先进行个人的预测。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并在讨论中逐渐形成对文本内容的预测。在小组讨论中,教师可以设立明确的任务,引导学生提出更具体的问题,如:“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寻找外星生物呢?”或者“如果我们在其他星球上发现了生命,这对人类会带来怎样的影响?”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观点和意见,拓宽他们的思维视野,同时也增强了合作学习和交流的能力。通过引导讨论交流,学生在预测过程中可以互相启发和补充,从而提升了预测能力。同时,合作学习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增加了对多样观点的尊重和理解。教师需要创设适当的环境和氛围,鼓励学生参与到讨论中,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引导。通过合作学习和交流,学生可以相互借鉴和启发,在思考和预测中逐渐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

5.注重实践运用,巩固预测技巧

在新《课标》指导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实践运用是巩固预测技巧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充满趣味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参与,从而加深对预测策略的理解和掌握。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选取一篇具有故事情节的课文,让学生运用预测策略进行阅读,并记录下预测的理由和依据。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可以互相交流自己的预测结果和思考过程,从而互相启发、共同进步。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预测技巧,还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另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阅读实践活动,例如让学生根据课文的标题、插图、结构等线索进行预测,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交流。这些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评价和反馈,及时发现学生在实践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给予指导和帮助,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预测技巧,提高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6.评价反馈激励,提升阅读水平

在新《课标》指导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评价反馈是提升学生阅读水平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旨在通过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为他们提供明确的反馈和建议,以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阅读技能和理解能力。评价反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认识到自己在阅读中的不足之处,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鼓励他们更加努力地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首先,评价要具有针对性。在实施“预测策略”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的预测结果和表现。因此,教师在评价时要注意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具有针对性的评价。例如,对于那些能够准确预测文章内容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他们高度评价,并鼓励他们继续保持这种状态;对于那些预测结果不太准确的学生,教师可以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并鼓励他们不要灰心丧气,继续努力。其次,评价要具有激励性。在实施“预测策略”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更要看到学生的长处和优点。因此,教师在评价时要注意使用激励性的语言,肯定学生的进步和成绩,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最后,评价要具有指导性。在实施“预测策略”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预测结果是否准确,更要关注学生在预测过程中的思考方式和思维方法。因此,教师在评价时要注意给予学生具有指导性的建议和意见,帮助他们改进自己的思考方式和思维方法,提高他们的预测准确率。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中的“预测策略”教学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预测意识,并提供多样文本和引导讨论来拓宽预测视野,注重实践运用来巩固预测技巧,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预测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娴《小学语文阅读预测策略的教学核心思路分析》,《课程教育研究》2021年第42期。

[2] 梁姗《小学语文阅读预测策略的教学核心思路分析》,《文渊(小学版)》2019年第2期。

[3] 沈志秀《小学语文阅读预测策略的教学探究》,《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