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开展策略研究
作者: 付秀年摘 要:随着教育体系不断完善,高中教育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创新。目前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新《课标》也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转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具备前瞻性的教学思维以及教学思想,实现群文教学模式的应用,使得学生的学习障碍能够得到有效弱化,在此基础上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基于此,本文针对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开展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群文阅读 高中语文 教学模式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13.009
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开展中,语文教师需要意识到教学模式变革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应实现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应用,使其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还可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有效提升了教学效率,同时课堂教学整体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在此期间也体现出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科学性与实用性。由此可见,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加大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使其能够在新《课标》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工作,促进学生学习动力的提升,并将群文阅读在教学中的作用凸显出来,以此来提高教学整体水平,同时还可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确保学生语文成绩得到有效提升。
一、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丰富阅读视野,积累阅读经验
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会在课堂中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解答。若要更好地提高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教师可在教学中落实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了解到更多阅读内容,在此基础上实现学生阅读质量的明显提升,同时还可帮助学生明确解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时间是短暂且宝贵的,教师需要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快地提高学生的阅读量,推动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优化。高中语文教师在新《课标》指导下开展语文教学时,需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变革,应推动传统教学模式朝着技巧性的方向发展,群文教学阅读模式刚好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通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为学生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同时还可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高中学生在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中学习,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阅读到更多的内容。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推动语文阅读朝着“快餐化”的方向发展,使得学生能够快速适应高中快节奏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语文知识。此外,高中语文教师借助群文阅读教学的契机,还能够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阅读经验,这样学生在后续学习过程中若遇到类似的阅读理解时,能够尽快发现文章中所表达的精神内核,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效率,同时还可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
(二)加强学生沟通,提升阅读兴趣
在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阅读较多的文章,在群文阅读过程中能够将学生的群体效应体现出来,并将群体在学习上的教学优势发挥出来,转变学生传统单一的学习模式,推动学生实现多维学习。还可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竞争力,确保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积极性可以得到明显改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实现合作,为学生成长提供新的契机,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合作的方式开展学习能够将复杂的知识扁平化,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整体效率,同时还可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人性化特点体现出来。多数高中阶段的学生还保留有童年的天真,在此情况下教师更须注重学生团体学习模式的落实,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群文阅读法时,需要让学生在小组中参与合作学习,学生一开始可能较为拘束,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逐渐放开自我,能够共同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效率也有所提升,小组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互相激励,还可提高小组内学生整体的学习状态,确保学生都可精神饱满地参与到群文阅读学习中,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开展策略
(一)分析教材体系,增强阅读主题的合理性
结合实际情况来看,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始实现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阅读主题进行合理制定。阅读主题不仅需要契合课程中教学目标,还需保证阅读主题能够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匹配,同时还要考虑高中阶段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阅读喜好,在此基础上对群文阅读主题进行合理制定,确保阅读主题能够对学生具备吸引力,提高学生参与群文阅读中的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达到“看到主题就想要读书”的效果。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中,需要对课程教材中的内容有系统的认知,在教学期间可以打乱教材内容中原有的编排,按照阅读主题将教材内容分为不同模板,在此情况下根据主题对教材中的内容开展阶段性的阅读活动。
群文阅读教学主题制定时可从以下三点出发:首先,需针对同一主题下不同文本的内容、形式等进行科学选择,并通过针对文内内容展开深入分析的方式进一步明确群文阅读活动的开展主题,以此来提高学生参与群文阅读的兴趣。其次,教师还可结合文本所涉及的知识内容科学开展阅读主题的制定活动,从而帮助学生有效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并全面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如,教师可将“思维导图”作为阅读教学中的主题,使得学生在阅读期间能够提高个人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最后,在阅读主题的选择方面,教师还可将文章作者作为阅读主题的主要选择依据,例如在落实《故都的秋》这一课的群文阅读教学活动时,教师便可针对文本内容的写作对象展开深入分析,并借此明确群文阅读主题。根据文章中体现“秋天”的要素设计“探究秋韵”为群文阅读主题,引导学生对关于秋天的文章进行整合,如《秋颂》《秋天·秋天》等都是描绘秋天的文章。学生针对不同文章进行阅读时能够发现文章中不同的“秋韵”,提高学生对秋天的认知,同时还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整合课堂内外资源,确保阅读内容的多元化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需重点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为进一步凸显群文阅读教学价值,教师不能将阅读教学范围局限于教材内容以及课内阅读,还需引导学生参与课外阅读活动,使得学生的阅读量可以得到明显提升,以此来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优化。通过整合阅读模式还可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方法,使得学生的阅读效率以及阅读质量都可得到明显提升,以此来实现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需要对课内外阅读资源进行整合,尽可能展现阅读内容的多元化,教师通过开展整本书阅读、相关主题阅读等阅读活动,进一步提升阅读材料的多样性及阅读内容的丰富性,并借此全面满足学生阅读学习的需求。借助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合理应用,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阅读质量,还可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出来,以此来提高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确保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体会到阅读中的成就感以及趣味。
目前高中语文教师可以从四个维度对群文阅读内容进行编排,以此来实现课内外资源的有效整合。
1.在教材知识内容的基础上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
结合实际情况来看,高中语文教材中涉及十分丰富的阅读知识内容,这使得教师可通过合理设置导读课的方式切实提升学生阅读兴趣。例如,在以《红楼梦》《家》等文学作品为基础开展导读课时,教师便可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文章内容转化为视频资料等形式,从而推动学生整本书阅读兴趣的提升。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借助电子书等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整本书阅读活动的积极性,进而实现群文阅读教学目标。
2.将课内教材中的单篇文章作为切入点,根据文章内容引入相关内容,开展群文阅读
高中语文教师在明确阅读主题后,可根据主题内容对教材中的其他文章进行筛选,并结合主题针对课外阅读资源进行科学选择,从而通过提升学生群文阅读资源丰富性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例如,在落实《声声慢》这一课的阅读教学活动时,便可组织学生通过对作者生平事迹展开深入分析的方式,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深度,进而确保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真正了解并掌握作者的创作风格,同时还可根据所阅读的内容对其他词作进行鉴赏,以此来提高学生诗词鉴赏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提升。
3.将教材中的内容作为切入点,制定阅读主题,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活动
教师可以将高考考题作为群文阅读主题,为学生寻找相关文本进行阅读。通过这种阅读模式,能够让学生了解到文章内容与高考考题之间的关联,并帮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正确认识自身与高考的多种联系,从而达到提升学生阅读学习兴趣的效果。例如,在落实《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的阅读教学活动时,教师便可结合高考重点题目展开主题阅读活动,并针对与本主题相关的文本内容进行科学选择。严歌苓的《审丑》与莫泊桑的《两个朋友》都可以作为素材,让学生阅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作者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手法,了解到对不同性格以及不同类型的人尅采用不同的刻画手法,同时还需要对作者所刻画的人物形象进行鉴赏。
4.将某一事件、新闻作为主题的切入点,找出与之相关的其他文章进行阅读
将某一事件、新闻作为主题的切入点,找出与之相关的其他文章进行阅读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从多角度了解事件和新闻。在阅读过程中还可让学生展开讨论,在此基础上提高阅读活动与新闻时事的关联度,同时还可提高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关注度,以此来推动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三)逐步推进阅读进程,强化阅读过程的层次感
结合实际情况来看,高中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加大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应用。教师需要在明确群文阅读主题、文本以及设定形式的基础上,对现有的教学环节进行优化,尽可能推动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并借此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提升学生自主阅读活动的开展效率与质量,从而使得学生能够获得更加良好的阅读体验感,为综合素养培养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需要从以下三个角度出发,推动群文阅读进程的有序开展,以此来提高群文阅读教学活动开展效率,同时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整体水平还可得到明显优化。
首先,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其应正确认识到静态阅读活动所具有的价值。在落实群文阅读活动时,教师严格落实阅读情境的创建工作,从而确保学生能够在良好阅读环境下静下心来,集中注意力,并认真参与到阅读中,最终促使学生能够融入阅读过程。学生在阅读期间可以通过自身感悟对不同文本中的内容以及风格的差异进行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对文本中所包含的语文知识以及阅读要点进行总结,这样学生在提高自身阅读能力的同时,语文知识水平也会有明显改善。阅读前,教师还可提出与文本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激发出自己的现象力,进而促使学生能够在针对不同类型文本内容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切实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
在落实历史文学、外国文学等主题下的群文阅读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对自我学习需求和学习状态进行分析的同时,深入思考文本内容,从而使得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同时还可提高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其次,高中语文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期间设计阅读主题时,应做好开放性思考类题目的设计工作,并借此为学生预留更为充足的思考空间,激发学生解答问题的兴趣。开放性问题不是通过“对、错、是、不是”等特定的话语进行解答的,而是需要学生对问题思考后进行解答,并通过口头或书面语言的形式对答案进行概括,在解答过程中,学生还需将自己的观点体现出来,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最后,高中语文教师在实施群文阅读教学期间,若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就可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在阅读活动中,教师需预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对阅读收获进行记录。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就可对作品之间的共同点与不同点进行分析探讨。在此过程中,教师就可引导学生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将阅读感想进行记录,使其能够为后续的阅读以及分析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中,若要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水平,可以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群文教学模式的应用。现阶段,群文教学已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满足新《课标》中的教学要求,提高学生对阅读活动的兴趣,同时还可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以此来提高高中生的语文综合水平。
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促使对高中语文教材内容进行全面分析,进而提高群文阅读主题的合理性,同时还可以实现课内外资源的有效整合,以此来提高阅读内容的多元化。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还需注重阅读进程的有效推进,以此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确保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安建仁《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开展策略探讨》,《学周刊》2023年第28期。
[2] 王西燕《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开展路径》,《语文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2期。
[3] 薛彩玲《在核心素养视野下开展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对策》,《新课程》2021年第12期。
(本文系临夏州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立项课题《农村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开展群文阅读策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立项号:LX[2022]GH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