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视域下语文微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作者: 陈小军

摘 要:教育信息化视域下,语文微课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它结合了现代技术和语文学科教学内容,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灵活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本文从多角度阐述了教育信息化视域下语文微课教学的实践策略,希望以此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信息化 初中语文 微课教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13.023

在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语文微课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引起了广泛关注。语文微课教学通过融合现代技术和语文学科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了更为良好的学习体验。通过对语文微课教学的探索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的优势、提升语文教学的效果,并为未来的教育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在课堂导入阶段引入微课

1.利用微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课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在课堂导入阶段,微课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导入阶段对于初中语文课堂的开展至关重要,它是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开始。传统的导入方式可能显得单调乏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微课以其短小精悍的特点、生动有趣的方式,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良好辅助工具。在导入阶段的微课设计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选择有趣的故事、情境或实例来吸引学生的关注。

例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精心制作一个与课文情节相关的视频,通过绚丽的画面、有趣的配音,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比如为学生播放真实的济南冬天的视频,并结合济南冬天的多种场景,以此让学生对课文产生好奇心。除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外,微课还能培养学习的积极性。在导入阶段的微课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思考性的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例如,在教学《古代诗歌四首》时,可以通过微课展示以下问题:“在《观沧海》一诗中作者写了哪些实景和虚景?这些景物的特点是什么?”之后通过思考和讨论,学生不仅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还能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综上所述,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导入阶段的应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效提高了学习的效果。它通过生动有趣的图文展示和情境模拟,吸引学生的关注;通过思考性的问题和任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因此,教师们应当充分利用微课这一工具,在课堂导入阶段创造丰富多样、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推动他们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2.运用微课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思维能力

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还可以通过微课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思维能力。首先,在导入阶段使用微课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微课通常以短小的形式呈现知识,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关键信息。这种形式能让学生及时获取重要知识信息,方便他们进行后续的自主思考、分析和归纳环节,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策略和思维能力。例如,在微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纳等操作,让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其次,在导入阶段使用微课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微课中,教师可以精心设计知识点的组织结构和逻辑关系,梳理出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针对性地学习。

以《紫藤萝瀑布》一课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呈现文章脉络比如第一部分(1—6 段):看花(花瀑—花穗—花朵),第二部分(7—9 段):忆花(赏花的感受—忆花的劫难—花的生机),第三部分(10—11 段):悟花——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加集中精力、高效学习。

综上所述,导入阶段的微课教学对于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微课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设计微课时,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合理选择内容和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思维能力。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发展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素养。

二、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微课的具体策略

1.利用微课进行知识点讲解

知识点的讲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对语文知识点的深入解释和示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学习效果。而微课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工具,为初中语文知识点讲解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

首先,微课可以通过录制视频的形式,对语文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解释和示范。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确定知识点,选择要讲解的语文知识点,例如诗歌的韵脚、写景的描写等。之后制作微课视频,在制作微课视频时,可以结合幻灯片、动画、文字等多种形式,生动地展示知识点的要点和规则。微课还可以通过互动问答的形式,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巩固。如在微课中,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涉及知识点的要点和应用。之后通过微课平台的互动功能,学生可以针对问题进行回答和讨论。教师再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和解释,纠正错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以《背影》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在微课中布置几个问题,如:“文章是以什么方式开头,有什么好处?”“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背影’在文中出现过几次?每次‘背影’各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哪一次‘背影’写得最具体、最感人?”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去积极思考,学习知识点并掌握知识点。知识点的讲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微课的运用则为知识点呈现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视频示范和互动问答等策略,微课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阶段中灵活运用微课资源,深化对知识点的讲解,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提高语文素养。

2.利用微课进行学习任务导向

学习任务导向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指导策略,它通过有目的地设计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微课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资源,为学习任务导向提供了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支持。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准备一系列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微课片段。

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确定一个具体的学习任务,如写一篇文章、从课文中总结中心思想等。之后,再根据学习任务的要求,选择一些与之相关的微课片段,如写作技巧教学、提炼中心思想的教学视频等。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观看微课片段,思考和总结与学习任务相关的内容,并完成实际的学习任务。

以写作课《语言简明》为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写作语言简明的基本要求,以及简明是语言表达的方法。基于此,教师就可以设计相应的写作任务。先运用微课进行任务导入,如在微课中播放如下的场景:北宋文豪欧阳修写《醉翁亭记》是初稿时,开头曾详细写了滁州四面的不少山,可最终定稿时,只留下“环滁皆山也”五个字。在任务导入完毕后,教师可再利用微课为学生播放一些精简语言的技巧,让学生结合微课视频进行写作实践。此外,微课还可以通过学习任务的反馈和评价,加强学习任务导向的效果。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可以通过微课平台的互动功能,提交所完成的作品。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进一步完善学习成果。学生也可以互相评价和交流彼此的学习成果,共同分享不同的思考和见解,促进合作学习和知识交流。

总之,学习任务导向是初中语文分组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策略,而微课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资源,则为学习任务导向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通过微课学习任务的设计和学习任务的反馈与评价,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思考和实践,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利用微课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1.利用微课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微课来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阅读能力对于初中生的语文学习来说具有重要意义。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通过阅读,学生不仅可以获取知识,还可以培养思维能力、提高表达能力,这些都是使初中生终身受益的核心能力。因此,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广泛且具有许多优势。微课通常以短小精悍的视频形式呈现,结合了视听、图文等多种教学资源,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微课还能够提供精准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和策略。此外,微课还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个性化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帮助学生在不同的阅读难度上取得更好提升。

在应用微课进行阅读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阅读水平的微课资源。微课内容应当生动有趣,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相结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其次,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学生观看微课视频之前,教师可以先营造合适的阅读环境,避免干扰因素,以便学生专注地进行学习。同时,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和策略,引导学生在观看视频后进行课后概括、思考或练习。最后,及时的反馈和复习也十分重要,学生在观看完微课视频后,可以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对于理解不清的部分进行解答。并在适当的时间进行复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掌握。

以《苏州园林》为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梳理文章结构,理清文章说明的顺序;学习课文中对多种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教师可以先利用微课为学生播放一段有关苏州园林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中苏州园林的景象,对园林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且通过视频激发学生对于苏州园林的好奇心。之后给予学生一定时间进行阅读,再以微课的形式传授学生一些阅读技巧,如预测、推理、归纳、细节抓取等,让学生运用这些技巧明晰苏州园林的特点,并总结出苏州园林的大体特征。

综上所述,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是一种有力的辅助工具,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微课,学生可以获得更广泛且精准的阅读资源,同时也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为了有效利用微课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微课资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并进行及时的反馈和复习。

2.利用微课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初中生来说,培养良好的写作能力既有助于表达思想,又能够提高语言组织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随着微课这种新兴教学方式的兴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微课来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势。通过观看写作微课视频,学生可以了解各种写作技巧和策略,同时还可以观看优秀的范文示范,提高写作能力。微课还可以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和实践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写作知识。

首先,教师应该选择合适的微课资源。微课内容应当涵盖写作的基本知识、技巧和示范,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写作需求选择合适的微课资源。其次,鼓励学生多进行写作实践。观看微课视频后,学生可以进行相关的写作实践,例如写作练习、写作任务或是写作比赛等,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最后,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写作、与学生的互动交流等方式,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改进自己的写作。

以写作课《表达要得体》为例,教师可以寻找相关的微课资源比如感谢信、邀请书、倡议书等文体。之后利用微课向学生介绍写作的目的、读者对象的特点、应用场合的不同等多个不同要素,针对不同因素学生所使用的文字也截然不同。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课为学生播放一个个有关“表达得体”的情境视频,比如《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最苦与最乐》两个实例。在《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中》,作者尊称叶圣陶为“先生”,这是对知识分子和有一定身份的成年男子的尊称,表达得体。学生在观看完相关的微课视频后,可以进行写作实践,如写一封感谢信,信中的语句要表达得体。

综上所述,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是一种有效的辅助工具,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微课,学生能够获取丰富的写作资源,学习和运用相应的写作技巧和策略。为了有效利用微课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微课资源,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和写作练习,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相信通过微课的运用,学生的写作能力将得到有效提升,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语文微课教学是一种具有很大潜力的教学模式。通过结合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可以实现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灵活性强的学习方式;能有效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互动机会。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教师应进一步探索和推广语文微课教学,加强微课教学平台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语文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 张辛乐《合作学习构建初中语文微课教学研究文》,《科学咨询》2020年第52期。

[2] 刘霞《初中语文微课教学探究》,《读与写》2020年第21期。

[3] 董连续《浅谈初中语文微课教学》,《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6年第13期。

[4] 潘芳芳《初中语文微课教学的实践探索》,《新课程研究》2019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