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策略研究

作者: 陈小雄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创新,创新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因此,如何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的创新,已经成为当前语文教师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主要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实践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 创新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13.030

对高中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实践研究,可以为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理论支持,同时,也有助于推动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做出贡献。本文主要从创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利用、教师角色定位等四方面,分析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创新效果。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的重要性

高中语文课堂创新教学通过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单一枯燥的语文教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学作品通过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次,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高中语文课堂创新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联想、想象等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深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分析文学作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互动活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最后,高中语文课堂创新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开展课外阅读等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例如,教师可以推荐优秀文学作品,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等,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升他们的自学能力。

除此之外,高中语文课堂创新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例如,教师可以组织文化交流、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增强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深入了解人性的复杂性、多样性,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素质。

二、阻碍高中语文课堂创新的因素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中语文教学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然而,当前高中语文课堂创新教学存在许多阻碍因素,阻碍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首先,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教师只注重知识的单向传递,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参与。这种保守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导致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缺乏创造性和想象力。其次,高中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但课时量往往不足,这导致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难以传递足够的知识,进而影响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全面理解和掌握。再加上教材内容往往过于陈旧,缺乏创新性和时代感,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缺乏学习的动力和热情。最后,教师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体,然而许多教师缺乏创新教学能力,这严重阻碍了高中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实施。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兴趣。

三、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的策略

1.创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理念

高中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场所。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需求,因此需要创新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并且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定和教学形式的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语文素养。其次,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考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学作品、提出问题、拓展思路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考能力。例如,例如教师在讲解鲁迅的《祝福》时,可以利用文学作品中的留白、悬念等元素,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和思考,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祥林嫂嫁给贺老六之后,大家对她的称呼依旧未变;文章中多处体现了当时背景下夫权、政权、族权、神权对妇女的压迫,体现的文字有哪些;文章以祥林嫂丧夫开始,有什么好处呢?学生通过对上述几个问题的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同时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和挑战传统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

再者,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将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融入语文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历史背景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事件等元素联系起来,让学生从多个角度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教师还可以将美术、音乐等艺术形式与文学作品相融合,让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最后,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注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欣赏经典文学作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特点和文化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和价值观念。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朗诵比赛、戏剧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在表演过程中深入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

2.创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需求。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语文水平,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方法,它可以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例如在教学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时,由于学生未处在当时年代,无法理解和感受当时环境下反动军阀的残暴卑劣及走狗文人的无耻,因此对于刘和珍所经历的事情没有办法感同身受,也无法明白鲁迅为何要写这篇文章。这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或视频给学生播放当时的视频,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等多个方面感受到刘和珍当时所处的环境,理解到刘和珍在那个时代之下仍然能够坚持反抗黑暗、追求真理的伟大品质。对鲁迅更加感到钦佩。

其次,情境教学是指通过模拟真实情境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角色扮演等方式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文学作品的情节和场景设计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深入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感表达和思想内涵,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教学效果。

再者,游戏化教学是指将游戏元素引入教学中,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文学作品的内容和特点设计游戏,如文字接龙、诗词朗诵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深入理解和掌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语言特点,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最后,个性化学习是一种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风格、兴趣爱好和认知特点等因素进行教学的策略。个性化学习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设计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方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通过小组讨论法提高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通过互动式教学增强师生的交流和互动。或者是跨学科整合、翻转课堂、电子书包、虚拟现实等。这些教学模式具有信息化、互动性、个性化和自主性等特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

3.创新高中语文教学资源利用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要,教师需要创新高中语文教学资源利用方式。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等先进教学资源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和工具,利用技术手段创新高中语文教学资源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多媒体、在线工具等技术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查找并整合优质的教学资源,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文学作品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使用在线工具进行作文批改、朗读训练等,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其次,教师要结合本地资源开展教学,本地资源是指学校及周边地区的图书馆、博物馆、科学馆等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图书馆的读书活动,让学生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来提高阅读能力和审美水平;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科学馆等场所,让学生了解历史文化、科技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再者,实用技能是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必备的技能,如生活技能、职业技能、交流技能等。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课本内容培养学生的这些技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例如,通过课本剧的表演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通过文学作品的赏析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认知;通过小组讨论和项目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

最后,课本剧是一种将文学作品改编成剧本并表演出来的教学方式。通过课本剧的表演,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语言特点。例如,进行《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经典名著导读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主编写剧本、选定角色、排练表演等,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另外,社会实践是创新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参加社区服务、公益活动、实习等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的文化活动、志愿者服务等公益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感受语文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可以安排学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或观察,让学生了解社会运作和企业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4.创新高中语文教师角色定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教育界对高中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和适应教育的发展,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首先,高中语文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把握教学的方向,合理安排教学计划、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表观点,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热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设置、小组讨论演讲、辩论、角色扮演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体验,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

其次,高中语文教师作为指导者,需要指导学生进行语文学科的学习、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个性化需求,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例如,针对一些在阅读理解方面存在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掌握阅读技巧、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针对一些在写作方面存在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指导他们的写作方法,提高其写作水平。

再者,高中语文教师作为评价者,需要对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学质量进行评估。教师需要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笔试、口试、课堂表现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程度。同时,教师还需要对自身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也要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最后,高中语文教师作为研究者,需要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参与并主持课题研究。教师需要关注语文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趋势,积极参与到教育科研工作中。同时,教师还需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经验,开展行动研究、个案研究等实证研究,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支撑。

总之,高中语文课堂创新教学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通过创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理念、创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创新高中语文教学资源利用、创新高中语文教师角色定位等方面的实践研究,可以有效地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杜军《对提高高中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实践研究》,《新课程》 2017年第12期。

[2] 胡叶《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应用实践研究》,《语文课内外》2020年第3期。

[3] 徐青梅《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语文课堂古诗文教学的实践研究》,《文渊(高中版)》2020年第9期。

[4] 赵培《优化语文课堂  实现创新教学——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试题与研究》2021年第16期。

[5] 杜娟《关于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实践研究》,《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2020年第12期。

[6] 程菊《创新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关于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语文课内外》2019年第8期。

(陈小雄,1975年生,男,汉族,云南曲靖沾益区人,大学本科,高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