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模式构建策略研究

作者: 高洁

摘 要:初中历史教育在培养学生历史素养和批判性思维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引入大单元教学模式,探讨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效。具体而言,本文分析了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应用优势,并提出了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探讨了构建策略,如明确大单元教学主题、整合课程资源、创新应用教学方法和注重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价,希望为教育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 大单元教学模式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13.039

初中历史教育在培养学生历史素养和批判性思维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着诸如教学内容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这制约了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能动性。

一、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应用优势

1.便于学生学习理解知识点之间的脉络关系

设置大单元教学主题在初中历史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为了追求教学的组织性,更是为了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批判性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和概念的关联。历史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包括各种事件、人物和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联和相互作用,通过设置大单元教学主题,教师能够将相关事件和概念整合到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例如,将一系列历史事件归为一个主题,如“世界大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事件如何相互关联,以及它们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可以促进知识的连贯性和深度理解,大单元教学主题的设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连贯性,学生不再孤立地学习零散的历史知识,而是将这些知识有机地连接在一起,这种连贯性有助于学生建立更深入的理解,他们能够看到历史事件和概念的演变过程,以及它们如何塑造了世界的现状。大单元教学主题的构建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和讨论的机会,通过深入研究一个主题,学生可以开始提出问题、挑战现有观点,并展开有深度的讨论,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便于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

近代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变革,这些历史事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以中国近代化探索为大单元教学主题,学生可以通过具体案例深入研究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脉络,探讨其中的挑战与启示。首先,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是清朝末期的重要改革尝试。分析这些改革举措对中国经济与政治的影响,并思考其对中国近代化道路的启示。其次,辛亥革命代表着中国民主化尝试的一个重要阶段。探讨这场革命对中国政治格局的重塑,以及民主化尝试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与局限。进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带来了中国社会结构和文化观念的深刻变革。研究这一时期中国社会转型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并探索这种思想解放对中国未来走向的意义。最后,研究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与和平发展理念。通过评估新中国国际地位的确立与和平发展理念对外交政策的影响,探讨中国近代化探索对国际关系格局的积极作用与挑战。通过深入研究这些案例,学生将更全面地了解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同时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提供针对性的教育支持,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批判思维和自我反思。

二、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

1.合理规划教学流程,保证教学顺利推进

合理规划教学流程是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不仅仅是为了确保教学过程的有序进行,更是为了提供一个有针对性和高效率的学习环境,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历史知识。通过合理规划教学流程,教师可以确保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渐进性,意味着学生将在每个学习阶段逐渐深入了解历史主题,而不是被过度复杂或抽象的概念所困扰,渐进性的学习体验有助于学生建立坚实的知识基础,逐步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

确保知识的连贯性。合理规划的教学流程有助于确保历史知识的连贯性,学生能够看到历史事件和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它们如何在一个大单元主题下相互关联,这有助于建立全面的历史理解,而不仅仅是零散的知识片段。

学习目标的明确性。教学流程的规划也有助于明确学习目标,教师可以在每个阶段明确目标,让学生清楚自己在学习中的方向和目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他们更专注和投入。

个性化学习支持。合理规划的教学流程使教师更好地识别和支持有特殊需求的学生,通过观察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表现,教师可以提供额外的辅导、个性化的教育支持或挑战性的任务,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能够更好地掌握教学进度,确保课程按计划进行,避免浪费时间或过于仓促地授课。这有助于充分利用教学时间,使学生更充分地受益。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实践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实践,是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一项重要原则,强调学生不再只是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而是教育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者和思考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意味着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导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能够选择感兴趣的主题,提出问题,并探索自己的研究兴趣,学生更乐意投入学习过程,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动力。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他们不仅仅是被动接受信息,还要批判性地思考、提出疑问,并积极参与到知识的建构过程中,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这些技能在历史学习和日常生活中都具有重要价值。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鼓励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可以共同探讨复杂的历史问题,分享观点和见解,共同解决挑战,不仅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还有助于拓展他们的思维和理解,使他们从多个角度看待历史事件。自主参与学习实践不仅仅是为了当前的教育过程,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建立起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自我管理和自我指导。

3.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围绕课程教学主题进行探讨分析

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围绕课程教学主题进行探讨分析,对于初中历史教学的成功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此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建立积极的学习社群,鼓励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以深化历史学科的理解和思考。教学中的互动交流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关于学生的深层次学习,通过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分享观点和听取他人的意见,学生将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概念和主题,有助于他们建立持久的知识结构,而不仅仅是临时记忆。互动交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质疑观点和进行辩论,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全面、深入地分析历史事件和主题,学生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还能够主动思考、质疑和探究。

互动交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学生更愿意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声音和观点受到重视,积极的学习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更愿意投入到学习中。通过与同学和教师的互动交流,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的观点和见解,有助于他们开阔视野,了解不同的历史观点和文化背景。这种多元化的观点能够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历史事件,并培养跨文化的敏感性。互动交流不仅仅有助于历史学科的学习,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交和沟通技能,学生学会倾听、表达自己的观点、尊重他人的意见,这些都是在日常生活和将来的工作中非常重要的技能。

三、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1.明确大单元教学主题

明确大单元教学主题是构建初中历史教学模式的关键步骤。例如对“三次科技革命”这一单元主题,教师可以明确定义其核心主题,如工业革命、科技革命和信息革命,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工业、科技、信息革命对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学生在了解学习方向后能更集中精力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此外,教师可通过组织相关历史事件、概念和材料,构建一个有机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次科技革命之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此外,明确的教学主题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学生意识到所学内容与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息息相关。教师还可以将科技革命与其他学科如科学、经济、社会学等结合,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科技革命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与科技的交织发展,提高他们的历史意识和科技素养。

2.整合课程资源

在教学模式构建过程中,整合课程资源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以“三次科技革命”单元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整合相关课程资源,包括历史文献、多媒体资料、互联网资源以及相关教学工具。教师可以利用历史文献,介绍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和智能革命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使学生深入了解每次科技革命的演变历程。同时,通过多媒体资料和互联网资源,教师可以展示科技革命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深刻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相关教学工具,如互动课件和教学软件,让学生参与到科技革命的模拟实验和案例分析中,深度感受科技革命对日常生活的改变。同样地,在“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整合课程资源,利用图片、视频、文献等多种形式讲述战争的历史背景、起因、经过和影响,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战争对世界格局和人类命运的深远影响。通过整合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教师能够提升教学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认知。

3.创新应用教学方法

在授课过程中,创新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以“三次科技革命”单元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采用项目式学习方法,让学生围绕各次科技革命展开独立研究与探索,从而深入理解其影响。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入讨论式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科技革命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启示。同时,利用实地考察与互动体验,安排学生参观科技博物馆或科技企业,亲身感受科技的历史演变和未来趋势。另外,在“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和模拟演练,让学生扮演不同国家的代表,模拟战争时的政治博弈和军事冲突,深刻理解战争背后的政治、经济和人文因素。同时,开展历史文化展示和讲解活动,让学生通过展览和演讲展示自己对二战历史的理解和感悟,促进同学之间的知识交流和思想碰撞。通过创新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注重大单元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价

注重大单元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价是初中历史教育的重要一环,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定期评估大单元教学模式的效果,对于不断改进教学策略和提高教育质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效果评价可以帮助教育者了解学生是否达到了教育目标,通过考查学生在大单元学习结束时的知识水平、技能和理解程度,可以更全面地评估教学模式的效果,可以发现学生的强项和需改进的方面。通过评估大单元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教学策略的优缺点,分析哪些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哪些需要调整或改进,可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育的质量。

效果评价鼓励教育者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审视教育模式的效果,教师可以提出关键问题,如“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成果”“哪些教学策略成功了”“哪些需要改进”,等等。

反思教学可以不断改进教学,使其更符合学生的需求和教育目标。定期的效果评价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发现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确保教学过程能够不断改进和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历史教育。效果评价还可以促进教育研究和创新,通过收集数据和分析结果,教育者可以为教育领域的研究和改进提供有力的证据,可推动教育的不断创新和进步。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这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更是启发思考、鼓励质疑的教育使命。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应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概念之间的关联,促进知识的连贯性和深度理解,帮助教师更容易观察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和反馈。大单元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包括合理规划教学流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构成了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基石,确保了教育过程的顺畅和学习的深入。大单元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包括明确大单元教学主题、整合课程资源、创新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及注重大单元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价,可以为教师提供了实际可行的方法,帮助他们不断改进教育实践,提供更高质量的历史教育。初中历史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通过构建大单元教学模式,可以使更多学生在历史领域获得深刻的认知和多元化的思维。

参考文献:

[1] 黎英、张龙珠《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中的大任务设计及其实践思考——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单元为例》,《福建教育》2023年第33期。

[2] 赵启鹏《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策略分析》,《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年第8期。

[3] 令狐克娅《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策略》,《中学课程辅导》2023年第22期。

[4] 钟勇强《初中历史大单元“主题”教学的应用策略探究》,《考试周刊》2023年第26期。

[5] 李玮《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天津师范大学2023年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