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润心,智慧育人

作者: 主父振振

摘 要:班主任在课堂外是学生成长的伴随者和引导者,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探讨小学班主任在德育方面的关键作用,以及一系列有效的教育策略,如合理安排班会时间、借助传统节日、提高学生组织建设和自我约束能力、设立监督岗位。这些策略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其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从而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德育 家校合作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13.055

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班主任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通过科学的教育策略,班主任能够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德育,润其心智,培养其良好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本文旨在探讨小学班主任如何有效地进行德育,以提高素质教育水平提升。

一、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的意义

1.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质

班主任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到了榜样和引导者的作用,通过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道德楷模,帮助学生养成积极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引导学生识别善恶,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班主任的引领下,学生能够理解道德规范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同情心和责任感。班主任不仅仅传授道德知识,更是通过实际行动和言辞,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和社会服务,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善行的喜悦和道德决策的重要性。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质有助于学生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感、具有社会良好道德标准的公民,这不仅有益于学生自身的成长,也有助于建设一个更加和谐和道德风尚的社会,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不仅仅是课堂教育的延伸,更是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情操的公民的根本。

2.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班主任不仅是学科知识的传授者,更要引导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个体。通过德育,班主任能够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智力、情感和社会技能,帮助学生在各个方面实现均衡发展。班主任在德育中,要关注学生的品德培养,也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通过各种教育策略,如组织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加文化艺术和体育活动,以及提供心理健康支持,班主任能够满足学生多元化的成长需求,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全面发展的学生在未来将更具竞争力,学生不仅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还具有坚韧的品格和社会责任感。班主任在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是培养未来社会有用之才的关键一环。通过全面的德育,班主任能够培养出能力更加均衡和多才多艺的学生,为学生的未来成功和做出贡献打下坚实的基础。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学生的成长阶段,班主任可以通过德育,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激发学生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的意愿。德育不仅仅是传授道德知识,更是引导学生理解社会问题,关注弱势群体,以及认识到自身的行为和选择对社会和他人产生的影响。班主任可以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项目,或讨论伦理和社会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社会责任感的学生更有可能成为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公民,学生关心社会问题,愿意为改善社会做出贡献。这种精神不仅有助于学生个体的成长,还对社会的进步产生积极影响。因此,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不仅有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还能够塑造未来社会的积极参与者,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的策略

1.合理安排班会,发挥主题的作用

通过定期召开班会,选择具有教育价值的主题,如友谊、勇气、诚实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相关道德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班主任在班会中可以运用故事、互动和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内化道德准则,从而塑造更全面的人格。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时,班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班会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是培养学生道德情感、塑造性格、培养价值观的绝佳机会。为了更好地发挥班会的作用,班主任需要合理安排班会的时间,并以特定的主题为基础,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某一道德或品质,从而培养积极的道德观。

以“抗日英雄故事”作为班会主题为例,这个主题不仅有历史深度,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如何面对困难和逆境,培养坚强的意志力和高尚的品质。班主任可以通过讲述抗日英雄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例如,可以讲述勇敢抗敌的英雄故事,学生的故事充满感人的细节和高尚的精神。通过这些故事,学生可以深刻地理解什么是爱国情怀、什么是勇敢和坚韧,以及为什么这些品质在生活中如此重要。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互动,以促进学生思考抗日英雄的品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举例来说,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是否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表现出勇敢、坚韧和爱国情怀,是否可以通过学习英雄的精神来提高自己的品德素养。

此外,班主任可以邀请一些有相关经验的人士,如退伍军人或者家庭中的长辈,来分享故事和见闻。这样的亲身经历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英雄精神,并将之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班会中,还可以组织学生制定一些小目标,与英雄精神相关,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品质。例如,学生勇敢地面对学业挑战,坚忍不拔地坚持下去,或者参与志愿活动来为社会贡献。最后,安排学生自己说一说抗日英雄故事对自己的影响,以及自己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英雄精神。这种自我反思和分享将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班会中的教育内容,并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在这个主题班会的基础上,班主任还可以结合其他教育策略,如榜样教育、校外实践等,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道德教育,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将更容易理解和内化道德价值观,培养积极的品质和行为。总之,通过选择有深刻内涵的主题如“抗日英雄故事”,结合具体的例子、讲述精彩的故事、互动讨论、亲身经历分享、设定小目标和自我反思等方法,班主任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成为积极向上的人。

2.利用中国的传统节日,培养学生的感恩精神

小学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时,利用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一种极具教育价值的策略,可以培养学生的感恩精神。中国的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这些节日,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珍惜文化传统,同时培养感恩之心。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意义。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春节这个特殊时刻来进行德育。班主任可以讲解春节的来历和传统庆祝方式,包括家庭团聚、贴春联、放鞭炮、拜年等活动。通过这些介绍,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然后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春节背后所蕴含的感恩精神。春节是一个家庭团聚的时刻,学生可以反思家庭在生活中的作用,感恩父母、祖父母,以及亲情的珍贵。同时春节民俗也体现了对祖先的尊敬和纪念,学生可以学习尊重长辈、传承家族传统的观念。在教育中,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春节相关的活动。学生可以一起写春联,了解春联寓意的文化内涵,同时学会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还可以组织学生制作传统食物,如饺子,这不仅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还能引导学生珍惜传统美食和明白食物的来之不易。

春节也是一个表达感恩之情的好时机。班主任可以鼓励学生写感恩信给父母或教师,表达学生的感激之情,这种行为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还有助于提高表达能力和文字写作能力。另外,可以举办春节联欢会,学生们可以表演传统的歌舞或者戏曲,以此庆祝节日,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才艺,还能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总之,通过采用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来进行德育,班主任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珍惜中国文化传统,培养感恩之心。这种策略不仅有助于学生的道德成长,还能够激发学生对文化遗产的热爱,培养学生对家庭、教师和社会的感恩之情,帮助学生成为更有责任感和感恩心的个体。通过这种教育,学生将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文化身份,提高道德素养,从而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3.加强组织建设,加强学生的自我约束

通过帮助学生建立组织和自我管理能力,班主任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纪律性,以及自我约束的品质。一种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学生参与学生会或班级委员会来提高学生的组织建设和自我约束能力。以一个小学四年级的班级学生会为例。班主任可以在学年伊始鼓励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班级学生会选举。在选举过程中,班主任可以促使候选人提出自己的竞选承诺,包括改善班级文化、提高学习成绩、促进团队协作等。这激发了学生对于承诺和责任的意识。不仅如此,选举过程也是学生锻炼组织能力和公平竞争精神的好机会。选出学生会干部后,班主任可以组织干部会议,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制定议程、主持会议、记录会议内容等,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组织和领导技能。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不仅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还能培养协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会也可以承担一些重要的社区服务项目。例如,学生可以组织义卖筹集善款,或者参与志愿者活动,如为社区老年人提供陪伴和服务。这种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社会责任,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责任感。此外,班主任还可以利用学生会,引导学生解决内部纪律问题。例如,如果有学生出现迟到或作业不完成的问题,学生会可以制定相应的规则和奖惩制度,以加强自我约束和纪律性。这不仅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还促使学生充分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可以自行制定每日值日生制度,确保每个学生轮流负责班级的卫生和秩序。如果一个学生未能按时履行值日生的职责,学生会可以自行决定相应的纪律处罚,如写检讨书或承担额外的责任。这激发学生对于自我约束和责任感的自觉。班主任应鼓励学生分享经验,包括遇到的挑战和取得的成就。这可以通过组织学生会会员的经验分享会或定期的班会来实现。学生可以分享在学生会中学到的领导技能、团队协作、责任感等方面的经验,这不仅有助于激发其他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强化学生的自我约束和领导能力。通过以上策略,小学班主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组织建设和自我约束的能力,这将有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和未来的学习、职业中更好地管理自己,培养出色的领导品质和自律性,以及强烈的责任感,有助于塑造积极向上的人格。

4.设立监督岗位,发挥班干部的作用

设立监督岗位,发挥班干部的作用是小学班主任德育中的重要策略。通过选举班干部,如班长、学习委员,班主任可以激发学生的领导才能和责任感,让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和德育。这种参与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团队协作和领导技能,同时提高班级的纪律性和管理效率。设立监督岗位通常是通过选举方式产生班级干部,如班长、学习委员、卫生委员等,学生在班级中担任特定职责,包括监督、协助管理和组织各类活动。通过这一机制,班主任可以激发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和德育。

以班长为例,班主任可以在学年初组织选举,让同学们自愿报名竞选班长职务。在竞选中,候选人需要向班级同学展示学生的领导才能、责任感和承诺。选举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很好的德育,学生需要通过说服力和道德品质来赢得同学的支持。选举出班长后,班主任可以与班长一起制定班级纪律和规章制度,如值日表、上课纪律、卫生等,班长负责监督这些规定的执行。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因为学生自己制定了规则,自己就要遵守。在日常管理中,班主任可以要求班长定期开班会,与其他班干部一起讨论班级的问题,收集同学的建议和意见。这可以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技能,同时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会影响整个班级的进步。

另外,班主任可以让班长负责协助弱势同学。例如,如果有学生遇到学习困难,班长可以主动提供帮助或协调其他同学提供辅导。这有助于培养班长的同情心和关心他人的品质,同时传递了班级中互相帮助和团结的价值观。在班级中,学习委员的主要职责是监督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帮助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例如发现班级里有几位同学经常缺席或者未完成作业,他主动与这些同学谈话,了解学生的困难,然后向班主任反馈情况。班主任与其他教师协作,找到了合适的解决办法,帮助这些同学赶上学习进度。这个过程中,学习委员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组织和沟通能力,还培养了关心他人的品质。总之,通过设立监督岗位,如班长和学习委员,班主任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领导能力、责任感和同情心等品质。这有助于提高班级的纪律性和协作性,同时增强学生的自律性和团队意识,树立积极的道德观。这一策略不仅有助于班级管理,还可以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的社会参与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合理的班主任德育策略能够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促进学生的德行和心智的健康发展。因此,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合作,为班主任提供支持,以确保学生得到全面的德育培养,为未来的社会贡献有力量。班主任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品德的引路人。通过合理的教育策略,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培养积极的品质,同时激发学生的领导才能和责任感。学校和家庭的合作是至关重要的,共同为学生提供稳固的道德教育基础,以塑造出更加有品格和使命感的下一代,为社会的繁荣和进步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田冲《新时代立德树人背景下高职院校德育现状与目标新定位探究》,《智库时代》2019年第24期。

[2] 陈云《让优秀者更优秀,平凡者不平凡——如何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华夏教师》2019年第8期。

[3] 郑阿玉《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班级管理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中学教学参考》2021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