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沟通艺术,促进家校协作

作者: 王忠青

摘 要:在小学教育阶段,班主任除了要管理好班级之外,还应当切实做好家校合作的沟通工作。家庭和教育作为重要的成长场所,对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在这一背景下,家校协作模式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青睐。而在实践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当切实做好家校合作的沟通工作,全方位地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的具体情况,与家长配合,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策略。鉴于此,本文主要就提高小学班主任家校沟通能力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小学阶段家校沟通的必要性,分析了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沟通艺术 家校合作 小学班主任 沟通能力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14.049

在教育现代化发展中,素质教育已成为核心。教师应当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发展,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形成优秀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小学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础阶段,在这一教育阶段,班主任与学生相处时间最久,作为最了解学生的教师群体,除了要做好日常教学活动之外,还应与学生家长进行全面沟通,构建完整的家校协作模式,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的成长构建优质的环境。而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好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的工作。这对于教师沟通能力有着一定要求。针对当前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存在的问题,教师要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提高自身沟通能力,全面促进家校协作。

一、小学阶段家校沟通的作用

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环境,家校之间的有效沟通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与家长的沟通,班主任可以了解到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需求,从而更好地制定教育计划和教学方案,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其全面发展。

2.形成良好的家校合作氛围

家校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平时的教学中,班主任与家长及时的沟通,能让家长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学校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表现,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家庭辅导和支持。同时,学校也能够向家长传递学校的教育理念、管理方针等信息,增加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形成家校合作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另外,在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中,学校能够向家长传递学校的办学目标、教育理念、教学质量等信息,及时回应家长的关切和疑虑,增加家长对学校的认同感和信任度。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与班主任的沟通了解学校的工作情况、教师的专业水平等,从而更好地评估学校的教育质量,建立起对学校的信任。

3.解决学生问题和困扰

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扰,而家长和学校都可以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针对这一方面,在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中,家长可以向班主任了解学生在学校中的表现、遇到的问题等,班主任则可以向家长传达学校对学生的观察和评估,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为学生排忧解难。因此,做好家校合作、提升班主任沟通能力十分重要,这决定着学生的学习与身心健康发展。

二、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存在的问题

虽然班主任和家长之间有不少沟通渠道,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

1.沟通效率低下

由于班主任工作繁忙,要负责多个班级的教育工作,因此很难与每个家长都有充足的沟通时间。有些家长可能需要反复联系才能得到及时回应,而这样的情况可能会影响家校之间的信任度。

2.沟通方式单一

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方式比较单一,以面对面、电话等传统方式为主,缺乏更加便利、高效的沟通方式。而现代科技手段如微信、QQ等则被广泛应用,班主任可以考虑通过这些平台与家长进行更加便捷的沟通。另外,在沟通的方式上,还存在“不够灵活”的问题,班主任往往采用统一的沟通策略,而忽略了不同家长的个性化需求。由于不同家庭的教育观念、文化背景等都不相同,所以,在对学生的期望、自身的诉求等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班主任应该考虑到这些因素,不断拓展沟通内容,结合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了解家长的教育需求,有针对性地与家长进行沟通。

3.沟通内容不够透明

在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中,时常出现沟通内不透明的问题,有些家长可能对学生的教育进程了解不够明确,缺乏足够的情况反馈。而教师也无法针对某一学生的具体情况与家长进行全方位的交流。在这一情况下,这可能导致部分家长对学校的教育质量产生怀疑,甚至会引发家长不满情绪。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积极性和意愿,难以保障小学班主任沟通工作的顺利开展,不利于学生学习和成长。

三、提升小学班主任家校沟通能力的策略

1.注重日常学习,提高沟通管理能力

班主任要以身作则,除做好日常语文教学工作之外,还应当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知识,以及与沟通方面有关的知识,以此提升自身沟通管理能力。一方面,班主任要不断学习与沟通有关的技巧,如有效倾听、表达清晰、口语表达等方面,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以更有效地与学生和家长沟通。例如参加沟通技巧培训课程,或向学校领导和同事请教经验和建议。与此同时,班主任在平时的语文课上,还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亲和力、感染力,从而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沟通能力的逐步发展。

另一方面,班主任要不断增强自身的心理素质,保持积极心态和情绪稳定,以更好地面对工作压力和挑战。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班主任要协调自身工作时间,可以选择健身、阅读、旅游等方式缓解工作中的压力和疲劳,以此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于一些不听话的学生,班主任也应当保持良好心态,解决问题时不要着急,冷静分析,找到问题所在,再进行针对性地解决,并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做事以及学习。同时,对于一些较大的问题,班主任要及时反馈给家长,与家长共同讨论,找到解决的办法。另外,班主任应该加强与同事的协作,互相支持和帮助,并共同探讨教育教学问题。例如定期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研讨会议,与教师们一同分享经验和教学资源,在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同时,增强自身沟通能力,为后期家校合作的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2.注重沟通技巧,提升沟通质量

首先,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时,应该始终保持倾听和理解的态度。这是确保班主任与家长之间和谐沟通的重要因素。在沟通过程中,班主任应该全神贯注地专注于家长的发言,针对家长所提出的观点、阐述的内容,进行全方位分析,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给予家长足够的时间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关切。通过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可以提升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意愿,能准确、及时地反馈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后期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与此同时,在相互沟通中,班主任可以通过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传达对家长的关注和理解,例如微笑、点头等,让家长感受到班主任的认可和尊重。另外,为全面减少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时出现的“理解不当”的问题,在相互沟通的过程中,班主任要从基础上做好,在家长表达完毕后,对其发言进行重述和澄清,以确保自己准确理解了家长的意思。

其次,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时,要注重广大家长群体的参与感,所以班主任要与家长进行沟通互动,并及时鼓励和认可。举例来说,某为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得十分不错,成绩名列前茅。除学生自身的努力学习以及教师的悉心教导之外,家长的家庭教育功不可没。因此,在与家长沟通时,班主任可以适当赞扬家长在孩子教育方面的努力和成就,表达对家长付出的认可和感谢。在此基础上,与家长就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展开讨论,了解家长在教育方面的需求,以及学生存在的一些不足,而后,班主任便可基于家长具体的建议和指导,以帮助家长更好地应对教育中的难点与困难。

最后,为了保证家校合作的质量,共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时,可以通过鼓励家长采取积极行动,例如参加学校活动、与其他家长交流等方式,转变家长教育观念,提高家长在家校合作中的参与度和认可度,以促进家校合作全面落实。

3.创新沟通方式,实现高效沟通

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应运而生,在家校合作中,班主任也可应用多样化的信息技术拓展沟通渠道,创新多种多样的沟通方式,从而实现高效沟通,确保家校合作的顺利实施。需要注意的是,传统的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方式虽然有着一定不足,但仍然有可圈可点之处,因此,在创新沟通方式方面,班主任要全方位分析,构建“传统与现代化”沟通渠道,满足不同家长、不同场景、不同情况下的良好沟通。

比如“家长会”“家访”等传统的沟通方式,在当前教育背景下仍然适用。小学班主任可以结合时间安排以及教育要求,定期组织家长会,与家长面对面交流,介绍班级工作和学生表现,解答家长关注的问题。同时,班主任还可以定期进行家访,了解班级学生的家庭背景、关注家长的需求和担忧,并与家长密切配合。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班主任与家长的密切沟通。又如借助互联网,打造校园网站以及家校沟通平台。班主任可利用学校网站或在线平台发布班级动态,包括学校活动安排、班级会议时间、家长会信息等。家长可以随时查看这些信息,了解班级的最新情况。同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班主任还可以将语文作业以线上的形式发布到学习平台,家长可以登录学习平台了解每天的作业内容和具体要求,并帮助孩子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作业。在这之后,班主任可以在平台上及时查看和批改学生的作业,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表现和进步。家长也能根据孩子的作业情况进行针对性分析,将自身的教育诉求告诉班主任,班主任可采取针对性的办法解决,以此提升两者之间的沟通质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另外,由于家长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如工作性质、教育理念、闲暇时间等,班主任在进行家校沟通时,一定要密切关注每一位家长的需求。因此,班主任便可以通过“在线家长会议”的方式进行家校沟通。具体来说,班主任利用学校平台进行在线家长会议,如通过视频会议、语音聊天的形式与家长进行实时交流。在每一次会议中,都可录屏。班主任可将录屏内容上传至学习平台,家长可直接从平台上下载播放,并对于不同的板块进行实时留言,从而使每一位家长都能了解到每一次会议的具体内容。通过这种方式,方便家长参与讨论和提问,加强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另外,在沟通中,班主任还应发挥互联网的娱乐化优势,与家长进行友好互动,以此增强沟通效果,促进家校合作。比如班主任可以在学校网站上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尤其是一些绘画、手工制作、作文等,并借助微信小程序、短信链接的方式将这些内容推送给家长,这样,家长不仅可以欣赏孩子的成果,还可以通过评论和点赞来鼓励和支持孩子的努力。

4.开展亲子活动,促进家校合作发展

在提高班主任沟通能力方面,可以通过开展亲子活动的方式,加强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沟通能力,促进家校合作发展。小学语文班主任在打造亲子活动时,可以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将教材中的德育元素挖掘出来,以此设计多样性的亲子活动,全面发挥语文学科育人价值,实现家校合作深度沟通。

比如在学习《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时,教师可以根据这一教学内容,组织家长参与春游活动,让家长与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共同出去游玩,感受大自然,放松身心,为家长与班主任的沟通做好铺垫。通过亲子活动的实践,能让家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同时也增加了家长与学校的联系,使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在春游活动中,班主任需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比如,为家长提供活动细节和注意事项,提前向家长宣传活动内容,并派人负责春游目的地、客车等的准备工作等。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活动中的不顺利。在春游的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亲子互动环节,如让家长与学生一同写生,近距离感受大自然,以此活跃活动氛围,增加家长对学生的关注和支持。

同时,班主任还可以设计一些竞技类游戏活动,如“绑腿挑战”,由家长和学生共同配合,也可以由家长为一组、学生为一组,互相比拼。以此提高亲子活动的质量,让家长和学生乐在其中。在这一环节后,教师便可以设置“茶话会”环节,班主任可以介绍学生的写生作品和日常学习的学习成绩,与家长交流互动。家长也可以分享平时的教育经验、孩子在家里的表现等,双方共同探讨教育教学问题,以此促进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发展。通过这样的方式,班主任可以更好地了解家长和学生的需求和反馈,促进家校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综上所述,在小学教育阶段,班主任应当全面做好家校合作的交流沟通工作。对于班主任而言,在平时的生活中,要不断学习与交流沟通有关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沟通管理能力;在与家长沟通时,应当掌握沟通技巧,并不断创新沟通方式,以此实现双向沟通,提高沟通质量。另外,为了拉近亲子间的距离,促进家校合作发展,教师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亲子活动,以此实现家校共育的美好局面。

参考文献:

[1] 张晓蓉《巧用沟通艺术  促进家校协作——小学班主任提升家校沟通能力的策略研究》,《华夏教师》2023年第20期。

[2] 王继兴《浅析提升小学班主任家校沟通能力的策略》,《互动软件》2020年第4期。

[3] 陆莲花《基于家校合育理念的班主任培训策略》,《小学教学研究》2023年第9期。

(王忠青,1994年生,女,汉族,山东烟台人,大学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