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作者: 赵秀阁

摘 要:在高中语文教育工作中,作文教学属于非常重要的部分,受到了高度关注。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因为高考的影响和其他因素的限制,导致语文教育更重视理论教学,或者是直接背诵范文,并没有开展实用性和创新性的教学,学生的综合能力受到了影响。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师需要有效解决相关问题,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本文针对相关内容进行了综合性讨论与分析,首先阐述了提高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实用性与创新性的意义,其次列举了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优势,探讨了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提高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实用性和创新性的策略。希望经过本文对有关内容的探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能够得到有效优化。

关键词:高中语文 作文教学 实用性 创新性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24.016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育工作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更加关注,笔者希望利用多元化的教育体系,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在这一情况下,教师就需要打造出合理的教育体系,使学生能够获得学习能力的提高。当前,作文教学已经成为语文教育中的重点,教师需要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还可以使其掌握写作技巧。为了有效优化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教师要设计出更加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保证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因此,在这一背景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就成为当前的讨论重点。

一、提高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实用性与创新性的意义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落实,高中阶段的教育模式也出现了极大的变化,高中教师不能只关注知识教学,还要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语文高考题目的结构与类型出现了极大的变化,难度也在不断调整。在高中语文教育工作中,写作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传统的考试模式下,教师主要使用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写作能力的考核,但是当前的考核形式已经不限制于简单的几个方面,而是出现了全新的发展,例如新材料作文、任务驱动作文等。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实际要求,如果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育模式,没有对教学进行创新,也会导致教育工作无法发挥出实际效果。因此,教师需要提高对写作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的重视,在原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创新,进行合理加工,借此使教学方法与内容能够得到优化。

二、提高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实用性与创新性的优势

在语文作文教育工作之中,教师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关注度非常高,希望学生能够表达自身的感受,通过课堂教学和写作训练,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高。其次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语文作文教育工作中,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为学生提供写作技能培训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再次是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作文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能力,还要求学生提高对于各种文学作品的理解,借助对文学作品的解析,使学生能够吸收优秀作品的写作经验,以此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在作文教育工作之中,教师要有效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其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完成创作,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交流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动力。

三、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实用性、创新性不足

在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师需要合理优化自身的教育模式,适应未来的发展要求。当前的语文教师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并不关注新课改的要求,导致语文教育质量并不是非常高,学生在学习中的效果并不是非常好。教师在开展教育工作中会形成教学习惯,而一些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教育要求,这主要是因为语文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过于陈旧,虽然能够使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但是也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对于学生的未来成长不能起到促进效果,导致语文教育的整体质量受到影响。而在当前的背景下,教育界对于素质教育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教师在开展语文作文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进行教育方式的创新,依然使用传统教学方法,就会对学生的未来成长产生一定程度的限制。

2.学生作文学习兴趣较低

在高中教育工作中,语文学科非常重要,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能够产生极大的影响,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学生的学习内容非常复杂,古代诗词、现代文都属于这一范围,而作文写作同样是重点内容。教师对高中阶段的写作会提出较高的要求,如果学生的质量不佳,则无法获得满意的分数。在作文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容易使学生产生负面思想,对于学生的成长会产生一定程度的限制。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就需要积极进行写作创新。教师借助这一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能力,但是却会忽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造成学生的整体成长水平受限。此外,部分语文教师在作文课程规划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是非常高。此外,还有一些语文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更愿意使用传统教学方法,对于课程设计的关注度并不是非常高,没有对课程进行优化创新,导致高中语文教育的整体水平受到了限制。

3.两极分化严重

当前,学生的平均写作水平并不是非常高,而且出现了思维固化的情况,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学习已经形成了具有自身风格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方法。而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育工作之中,教师的教育方法并没有针对有关内容进行探索,导致学生依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思路进行教学。而在这样的写作模式下,学生的写作内容就会失去意义,过于追求优美而没有实际内涵。在这一情况下,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就会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情况。在高中语文考试中,作文的分数占比最高,如果学生在学习之中,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思路,仅仅是像完成任务一样进行学习,就会导致自身的写作整体水平并不是非常高。学生在语文学习时无法投入其中,就容易陷入固定的思维模式,学习效果会受到影响,无法发挥出更好的作用。在语文教育工作中,学生并没有进行深入思考,也会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受到限制。

4.语文写作素材过于单一

在高中教育工作中,对于学生来讲,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学习。学生通过在高考中获得优秀的成绩,能够为自身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而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作文就是必须要关注的一部分。学生本身对于学习非常重视,会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之中,例如阅读理解、选择题等。但是学生在写作方面投入的时间相对较少,而且教师对于写作教学的重视程度也并不是非常高,导致学生在写作教学中缺少素材,在创作时也会出现不知道怎样下笔的情况,最终导致东拼西凑的问题。例如,在阅读鉴赏方面的写作教学中,教师主要是让学生依据文章内容进行写作,但是并没有取得较好的效果,而且还会占据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无法为学生提供真正具有价值的写作技巧。此外,还有一些学生在作文教学中不愿意花时间进行阅读,教师也不愿意进行讲解,往往会直接略过。例如,在讲解到一些引人震撼的故事时,教师就会让学生写自己难忘的人和事,这类写作题材非常常见,而学生也很难进行创新性创作,如果长期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也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导致学生的成长受限。

四、提升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的策略

1.创造高质量作文教学情景

教师要想进一步优化语文教育工作的整体质量,就需要打造出合适的教学情景,以此促进学生发展。情景教学法在语文教育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保证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水平。教师利用情景教学法,不仅能够使学生在情景中进行深入思考,还能够有效优化情节内容设计,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例如,教师在开展语言教育工作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与作文相关的视频或者是动画,结合优美的音乐,使学生能够积极融入语文学习之中,打造出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一方法不仅可以优化学生的写作思维,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在讲解与家乡有关的散文时,就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思乡的情景,借此使学生回忆自己在故乡经历过的比较特殊的故事,让学生先讲故事,再创作。利用这一方式,教师不仅能够使学生打开心扉,而且还可以优化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对于学生的未来成长也具有促进作用。

2.发挥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高中语文教育工作中,要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能够写出质量更高、创新性更强的文章,就需要进行写作思维创新。借助这一方式,教师能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创新思维对于学生的未来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师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积极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在语文教育工作中,教师会为学生提供不同的资料,让学生在这一基础上,进行阅读与分析,形成不同的感悟,并基于此进行写作。如果学生拥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则会拥有广阔的写作视角。因此,语文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不能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要让学生从多元化的角度分析问题,形成良好的写作能力。而要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得到有效优化,教师就需要让学生拓展思路,从多个角度出发,面对不同的问题,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教师还要让学生形成观察能力,基于外界环境进行深入分析,打造出良好的教育体系,帮助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文字描述一些想象中的事物,以此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在讲解《雨巷》这一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分析“丁香般的姑娘”的含义,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能够加深对其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差异教育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家庭社会与学校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在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上都会存在明显差别,学生在学习不同知识时会出现极大的变化。而在这一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就需要进行差异化教学,如利用讲解引导或者是提问的方式,使学生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优化学生的思维水平。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好,教师则要锻炼学生的探索能力,而部分学生的写作水平相对较差,教师则需要提高其基础能力,使学生能够提高写作素养。借助差异化的教学模式,教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水平,帮助其在这一基础上,优化学生的创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设计新型语文作文教学内容

在语文教育工作之中,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往往会将作文题目作为教学中的主体,导致作文教学的整体水平不是非常好,对于学生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限制。要想改变这一问题,教师则需要在作文教育工作之中融入一些更加优质的内容,借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将一些国内外的优质视频作为写作主题分享给学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提升知识理解能力,帮助其实现创新发展,使学生可以将自身理解到的内容融入写作之中,借此优化教育效果。在这一教育模式下,教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且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教师在作文教育工作中,还可以从学生的特长与爱好的角度出发,让其选择自身想要表达的内容进行创作。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就需要基于写作教学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研读,在阅读之后进行总结与分析,帮助学生累积更多的素材,借此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例如,在讲解四大名著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介绍自己更喜欢哪一名著,然后讲解其中的选段,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加深对于四大名著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其寻找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积累丰富的素材。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育工作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未来发展之间,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教师需要打造完善的教育体系,以此优化学生的综合素养。语文教师需要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教育体系,保证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学习水平。因此,教师需要有效优化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目标,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针对性的教育策略,以此优化教育水平。教师需要创建合理的作文教育情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制定差异化教学策略,优化作文教学内容,开展先说后写的模式,以此提升语文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 吴红娟《关注多彩世界丰富写作素材——浅谈高中语文作文素材的积累与应用策略》,《考试周刊》2022年第12期。

[2] 陈世东《基于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作文教学——必修教材高一年级作文设计例谈》,《中文自修》2022年第21期。

[3] 张玮《三境三度始作文——统编版教材高中语文情境作文教学初探》,《语文新读写》2021年第18期。

[4] 王学华《整体把握,突出重点,全面提高作文能力——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写作教学的实施路径》,《中学语文》2021年第32期。

[5] 高冬、张天明《积累素材,提升质量——高中语文作文指导教学素材的积累方法探索》,《作文》2022年第Z4期。

[6] 姚卫军《新时代背景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运用教材素材的策略研究》,《求知导刊》2022年第17期。

[7] 秦思敏《新课程理念下提高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考试周刊》2022年第30期。

[8] 赵长河《语用化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2022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