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绘本阅读在小学语文写话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孙铜铜摘 要:在现代教育的创新发展中,绘本阅读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正在小学语文写话教学中展现其独特的魅力。绘本阅读的教学价值不仅局限于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更因为它构建了一个充满想象和探索元素的新世界。绘本中的每一个故事,每一幅插画,都像是一扇窗,引领学生们窥视不同的世界,体验多彩的人生,从而在阅读的乐趣中提升写作能力。本文探讨绘本阅读在小学语文写话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分析其对学生写作技巧提升的积极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和建议,以期为语文教学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关键词:绘本阅读 小学语文 写话教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24.024
绘本这一特殊的文学形式,已经逐渐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辅助工具。它借助图文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学习空间,不仅为写话教学注入了新鲜活力,也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搭建了桥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由信息的单向传递者转变为引导者和启发者,能够帮助学生在绘本的世界中自由航行,从中发现语言的魅力,并鼓励他们以独特的视角和语言去描述自己的世界。
一、什么是绘本阅读
绘本阅读是一种融合文学与视觉艺术的特殊阅读形式。它以图画书的身份在儿童文学领域占据着一席之地,融视觉艺术与文字叙事于一体,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立体的故事世界。在绘本中,图像与文字不是简单的相互附属关系,而是相互呼应、相得益彰,共同构筑故事框架,传递情感与信息。文字在叙述故事的同时留下众多的想象空间,而图画则以其独特的视觉语言去填补和扩展这些空间,引领读者进入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阅读维度。在小学语文写话教学中,绘本阅读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在于其潜在的教育潜力——它能够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通过绘本中的每一个场景、每一句话、每一次情节转换,学生能够学习如何在写话中有效运用描述性语言,将抽象思维具象化在纸面上,以及如何通过绘本中的故事理解更复杂的情感和人际关系。
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接收信息的人,而是主动探索与创造的参与者。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创造一个环境让学生在绘本的世界中自由探索,用自己的话语重塑故事,以及分享和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全面提升,他们在学习如何写作的同时,也在学习如何思考、如何观察、如何感知世界。
因此,小学语文写话教学应深入挖掘绘本阅读的教育价值,并将其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让绘本成为写话教学的有力工具。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绘本阅读的重要性将不断上升,它将成为连接学生内心世界与语文学科知识的重要桥梁,为他们打开学习的大门。
二、绘本阅读的不足
尽管绘本阅读在小学语文写话教学中展现了诸多优势,然而在运用过程中也存在不可忽视的局限性。这些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绘本阅读在语文教育中的效能,导致其教学潜力未能充分发挥。
首先,绘本在内容与形式上的多样性虽然是其魅力所在,但同时也带来了选择与适配的难题。不同绘本的主题、难度及其呈现的艺术风格需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大纲要求相匹配,这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判断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其次,绘本阅读在激发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方面的效果,受学生个体差异的影响较大。对于一些想象力本就丰富的学生,绘本阅读可谓如虎添翼;然而,对于那些想象力不是很强或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如何引导他们有效阅读成为教学中的一大难题。
此外,绘本阅读在教学时间分配上也面临挑战。绘本的阅读与讨论需占据一定的课堂时间,这可能会挤压其他语文教学内容的时间,尤其是在应试教育体系下,如何平衡教学内容与教学效率成为教师需要考量的问题。
最后,绘本的引入可能会产生额外的费用。优质绘本的价格不菲,对于经费有限的学校或家庭而言,这是一个不小的经济压力。
在提出这些不足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这些问题并非不可克服。对于绘本选择的问题,学校可以通过教师培训、专家咨询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判断能力;对于学生个体差异的挑战,则可以通过分层教学、个性化指导等教学策略予以应对。在时间分配上,教师可以通过灵活的课堂管理和教学设计,确保绘本阅读与其他教学内容相得益彰而非相互排斥。至于经济负担问题,则可以通过社会捐助、政府支持等方式予以缓解。因此,在将绘本阅读应用在小学语文写话教学中的同时,我们也应全面审视并积极应对其带来的挑战,以实现绘本阅读在语文教育中的最大价值。在未来的研究与实践中,我们应进一步深化对绘本阅读局限性的认识,并探索更为高效的解决策略,为小学生提供一个更为丰富的语文学习环境。
三、绘本阅读在小学语文写话教学中的应用
1.根据绘本内容,引出写话主题
绘本阅读在小学语文写话教学中的应用,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供了有效途径。教师根据绘本内容引出写话主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和表达。
首先,绘本作为一种融合了图画和文字的文学形式,具有独特的吸引力。绘本通常以精美的插图、富有情感的文字呈现,使学生更容易被内容吸引,产生共鸣。例如,在《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中,作者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具有童趣的语言,展示了雪地上各种动物踩出的趣味脚印,将雪地比作一幅画布。这个故事情节和图画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写话主题的引出提供丰富的素材。
其次,绘本故事往往蕴含深刻的主题和价值观。通过阅读绘本,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情感,例如友情、勇敢、责任等。教师可以根据绘本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主题,并提出相关的写话主题。例如,教师根据《雪地里的小画家》可以引出主题:“我的雪地冒险”或“画出自己的足迹”,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这些主题的理解和感悟。例如,《探险家的冒险》描述了一个年轻的探险家,在未知的森林中寻找宝藏的经历。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完这本绘本后,提出问题:“如果你是一位探险家,你会选择前往哪里探险?你期待发现什么宝藏?”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并展开创作,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教师通过绘本阅读引出写话主题,能够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绘本作为一个多元化的文学形式,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故事情节,为写话主题的选择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潜力,为语文教育带来新的可能性。
2.借助绘本故事,提高写话水平
绘本作为一种结合图像和文字的艺术形式,丰富的情境与直观的图画,对提高学生的写话水平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绘本中的故事情节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绘本中的语言表达也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模仿的范例。通过绘本阅读,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如何使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还能在此过程中,培养他们对于文学之美的感知能力。
以《春天什么时候来》为例,通过这本绘本,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中的诗意表达和画面感,如熊妈妈在描述春天时,所展现出的细腻情感和美好景象。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尝试模仿书中的句式结构,进行仿写练习,学会如何在写话中运用富有节奏感和画面感的语言。教师可以利用故事的开放结局,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引导他们思考并续写故事的后续发展。
通过绘本阅读与写话教学的结合,学生在接受写作技巧指导的同时,其情感体验和审美鉴赏能力也得到了培养。这种教学方法通过文字和图像的双重刺激,有效促进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全面发展,展示了绘本阅读在小学语文写话教学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在未来的写话教学中,绘本阅读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辅助工具,帮助学生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仿写绘本内容,积累写作素材
绘本的故事性和图像性特点,为小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环境和想象空间,不仅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更提供了宝贵的写作素材。通过对绘本内容的仿写,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运用生动的描述、合理的结构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在模仿中积累写作素材,提升写作能力。仿写绘本内容不仅是对原文的复制,更是对阅读理解的深化和创作思维的培养,它要求学生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这个过程对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意义重大。
在《文具的家》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深入挖掘绘本中的语言资源和故事内涵,将绘本阅读与写话教学相结合。首先,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理解故事中出现的关键词汇,如“检查”“仔细”,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深入思考故事所传递出的生活智慧。接着,教师鼓励学生在课本中标记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语和句子,并记录在摘抄本中,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阅读《整理房间,我可以》等绘本,在教师的鼓励下进行仿写练习,在其中添加自己的理解,这样的活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最后,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精心点评,并在班级中分享优秀作品,这种正向反馈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自信。
4.填补绘本留白,激发学生想象
绘本中的“留白”指的是故事中那些故意未详细描述或未画出的部分。在写话教学中,这些留白成为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力工具。学生通过填补这些留白,不仅能够提升写作技巧,还能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
以《坐井观天》的课堂教学为例,教师先引导学生理解青蛙与小鸟不同视角下的世界观,并思考它们对话中的深层含义。随后,教师通过介绍绘本《一半?一半!》,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的视角可以带来不同的世界观,让学生认识到在学习中不能局限于单一的思考模式。在此基础上,学生被邀请对《坐井观天》中的故事情节进行续写,想象青蛙离开井后的丰富经历,这一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话能力,更是充分调动了他们的想象力。在续写过程中,学生将深入探索故事可能的发展方向,创造出全新的故事情节,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也让学生在理解、思考和创造的过程中收获了成长和乐趣。
5.组织亲子阅读,拓展阅读空间
绘本阅读在小学语文写话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还能有效提高其写作能力。亲子阅读作为这一教学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价值在于建立一个共读的环境,通过亲子互动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参与为孩子提供了更加宽松的阅读氛围,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表达的能力。亲子阅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阅读活动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延伸到家庭和社会的广阔空间中。
在具体实施中,家长和孩子可以共同阅读《寒号鸟》这一绘本,体现亲子阅读在写话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家长通过引导孩子观察绘本中的图画,激发孩子围绕图画展开故事创作的热情。家长的角色转变为学习的伙伴,他们不仅为学生提供支持和鼓励,更是通过互动和讨论,促使孩子在阅读和写作中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见解。教师则在这一亲子阅读活动中扮演着旁观者和指导者的角色,通过家长的反馈来调整教学策略,以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此外,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也为教师提供了关于学生在家庭中学习情况的重要信息,这有助于教师更精准地定位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在写话教学中更有效地利用绘本素材,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由此可见,亲子阅读在写话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体验。通过这种方式,绘本阅读活动不再是单向知识传递,而是成为亲子互动、情感交流和思维启迪的平台,对于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更加注重亲子阅读在写话教学中的应用,以此充分释放绘本阅读的教育潜能。
四、结论及建议
综上所述,绘本阅读在小学语文写话教学中的运用,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边界。绘本以其独有的图文交织的叙事方式,赋予了语文教学新的生命力。学生在绘本的引领下,不但形成了读写技巧,更通过图像与文字的互动,激发了想象力与创造力,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素材和更广阔的视角。
教师在教学中应深度融合绘本阅读与写话教学。首先,教师应精选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契合的绘本,使学生能在学习中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设计互动性强的阅读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文字背后的意义。再次,教师应作为引导者,不断提供反馈,助力学生在写作实践中自我完善。最后,教师应注重评价机制的构建,既要关注学生的写作技能,也要关注其思维品质的形成。
总之,绘本阅读在小学语文写话教学中的应用是一个多维度、互动性强的复合型教学策略,它要求教师具备高度的创新意识和灵活运用绘本资源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在乐趣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绘本阅读将成为写话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助力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古春燕《绘本阅读在小学语文写话教学中的运用》,《成功密码(综合版)》2021年第1期。
[2] 郭金凤《绘本阅读在小学语文写话教学中的运用》,《学周刊》2022年第18期。
[3] 朱秀美、陈颖钦《绘本阅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写话教学中的运用》,《少男少女》2021年第18期。
[4] 李素琼《简析绘本阅读在小学语文低段写话教学中的运用》,《文学少年》2021年第20期。
(孙铜铜,1988年生,女,大学本科,二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