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媒体支持下的小学语文非正式学习探究

作者: 张赟姗

摘 要:非正式学习可以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取更加丰富的知识,即使获取的知识与系统性教学之间的联系较小,却可以有效开阔学生的视野。小学语文学习中通过非正式学习,可以不断丰富知识累积,提升语文素养。本文主要研究小学阶段语文课程如何通过非正式学习,利用电视媒体等方式,不断优化学习效率和质量,提升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电视媒体 小学语文 非正式学习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03.021

电视媒体作为我国较为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之一,在我们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学生也可以通过电视媒体观看各类科普节目,通过电视媒体获取不同的知识。虽然非正式学习并没有传统教学效率高,却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接触到大量丰富的知识。系统性的教学虽然效率较好,但是长期接触同一类型的知识,可能影响学生学习兴趣。

一、什么是非正式学习

非正式学习是在传统教学模式概念下提出的,非正式学习不会受到传统教学时间与空间的约束,通过社交活动等都可以获得一定的知识,虽然整体效率低于传统教学模式,但是因为获取渠道丰富,类型丰富,所以知识结构复杂,知识所包含的范围较广。学生通过电视媒体获取知识,也属于非正式学习,因为没有通过教师进行知识讲解,而是学生自发地通过其他渠道获取知识。相较于教师教学,学生从电视媒体上获取知识,能够结合自身感兴趣的方向与内容,获取针对性更高的知识,而且学生在通过电视媒体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具有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二、电视媒体对小学生学习的影响

1.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对外界有强烈好奇心的时期。让学生通过电视媒体获取知识,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好奇心保持在较高水准。电视节目本身有许多类型,例如科普类、纪录片类等。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就能让学生从电视节目中获取许多知识,而且电视节目的制作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加之趣味性的讲解,就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将注意力转移到知识的学习上。

2.引导学生获取不同结构的知识

传统的语文教学有着固定的结构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往往被限制在某一范围内,但是电视媒体的教学却可以从不同角度出发。语文课程的学习内容本身较为复杂,但是教师必须以引导学生积极向上为主,所以在部分内容教学时必须进行科学的删减,因此限制了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电视媒体的教学却可以将整个事件从多个角度进行展现,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构,而且有助于学生不断累积语文素材,在写作时能够运用,对作文进行润色与升华。

3.快速训练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因为受到传统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的影响,部分小学语文教学仍然是教师作为主导者,学生的能力无法得到科学训练,但是非正式的学习本身要求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从电视媒体中获取知识,能够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快速训练。在电视节目播出时,学生需要通过看和听进行分析,因为部分节目在讲解过程中具有一定深度,所以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得到一定训练,而且电视节目本身感染力较强,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故事中的道理。而且部分制作水平较高的电视节目,能够对学生有积极的影响,通过节目中的语言能够提高学生的情感共鸣,并且让学生通过欣赏节目对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提升。

三、如何通过电视媒体优化小学语文非正式学习

1.教师需要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

虽然非正式学习不需要教师进行教学,但也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通过安排相应的学习任务,进一步提高学生在非正式学习中获取知识的效率。因为电视媒体中包含了大量的知识,整体内容复杂,学生如果仅通过自身进行学习,可能无法有效获取较为完整的知识,所以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在某一时期学习相应的内容,利用电视媒体提高阶段性学习的效率。

以一年级课文《我叫“神舟号”》为例,本篇课文讲述的是神舟号的一则小故事,也是学生第一次了解我国飞船的相关知识。故事内容对神舟号并没有过多描述,但学生可以从课文中获知神舟号飞往太空,目的是做飞行实验。教师可以结合课文教学,引导学生通过电视媒体观看我国航天事业的相关节目,让学生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情况。因为一年级学生本身能力较弱,所以教师可以安排简单的任务,例如让学生通过电视节目了解我国刚刚发射的飞船叫什么名字,或了解前往太空的飞行员都有谁。通过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展开学习,既不会因为难度过大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让学生通过节目提高对我国航天事业的了解。

2.有效加强学生的自制力

虽然电视媒体作为非正式学习方式之一,能够让学生获取许多知识,但是因为小学阶段学生没有良好的自制力,在通过电视媒体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分心去看自己喜欢的娱乐节目,并不能对知识获取能力的训练起到实质性帮助。因此,在非正式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家长必须发挥一定的引导作用,既对学生进行监督,也对学生进行引导,在满足学生娱乐心理的同时,确保学生通过非正式学习获取一定的知识。

小学语文课文本身具有一定趣味性,包含了许多拟人化的文章,结合这些文章,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通过电视媒体进行非正式学习时,即使观看娱乐性节目,也能从中获取一定知识。例如《狐狸和乌鸦》,本篇文章将狐狸与乌鸦进行拟人化,体现了狐狸的狡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观看娱乐性节目时,对节目中出现的拟人化动物进行仔细观察,让学生通过观察节目总结不同动物的特性。甚至可以让学生在课堂进行分享,通过自己的语言,将电视节目的内容进行表达,让学生在分享的过程中,对自身的口语能力进行积极训练,并有效扩展学生通过非正式学习的方式学习不同性质的知识。

电视媒体支持下的非正式学习如果缺乏成年人的监管,很有可能无法发挥有效的教育作用。要知道小学生的思想还不成熟,自制力不够强,对外界事物还未形成良好的认知。而电视媒体有比较强的开放性,传播的内容也是非常复杂的。小学生通过电视媒体进行非正式学习活动,学习效果很难保证。非正式学习要求学习者有很强的主动性,兴趣是学习的主要动机,而这也意味着借助电视媒体的非正式学习监管难度大,家长和教师难以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从实际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家长都忙于事业和家务,陪孩子一起看电视的机会很少,陪孩子娱乐的机会也非常难得。也就是说,小学生很多时候都是自己看电视,非正式学习所能获得的成效也不够明显。

对此,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该加强对小学生的引导,使得学生在借助电视媒体进行学习时,能有效辨别电视节目中的一些负面信息,提升辨别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学生要在家长的带领下观看电视节目,并合理安排看电视的时间。家长与孩子一起看孩子喜欢看的电视节目,并且要保证这些电视节目是符合儿童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的。完成电视节目的观看后,一起探讨节目的深层思想,使得儿童能够理解电视节目的深层含义,这也实现了非正式学习的教育目标。

其次,家长与儿童一起观看电视节目,要看适合小孩子看的节目,可以看动画片,但需要特别注意动画图像会损害儿童的视力,长时间观看,儿童容易出现近视和干眼的眼睛疾病,所以要与孩子约定看电视的时间,这是非常重要的。假期时,白天可以看半小时电视,晚上也能看半小时电视。随着儿童渐渐长大,看动画片的次数就要慢慢减少,而是应该多看一些科教类的电视节目。就电视的内容而言,教师可以给孩子和家长一些意见,要有选择地看电视节目,也要对儿童有教育意义的电视节目,比如“平安365”“今日说法”,等等。“今日说法”的内容非常有感染力,能有效丰富儿童的思想,也能为儿童的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周末和寒暑假,学生在家的时间比较多,这时家长要阻止学生看一些成年人的电视剧、电影,作为学生家长,不能随心所欲,而是应该做学生的好榜样。

3.积极提升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非正式学习本身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才能保证在观看电视节目时能够进行积极学习,为避免学生在观看过程中逐渐失去兴趣,教师与家长要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安排课后任务或是进行对话交流,保证学生对积极的电视节目产生良好的探索兴趣。同时,教师与家长应当对电视媒体进行一定的筛选,避免部分过于成熟或不利于小学阶段学生成长的内容,从而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

通过电视媒体进行非正式学习最大的帮助是能够锻炼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因为在电视节目欣赏过程中存在一定文字性的内容,文字性内容本身需要学生自行阅读,而且部分节目对故事讲解的深度控制在阅读能力较好的人群,能够在观看节目时迅速理解故事内容,但对于阅读能力较差的小学生而言,还需要通过一定思考才能够准确把握讲述的内容。因此,教师可以结合电视媒体,有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关于写作的训练,可以通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素材库,学习对文章润色的方式,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

汉语是中国人的母语,电视媒体中的汉语非常丰富,而且非常直观形象,也蕴含丰富的情感。电视媒体支持下的小学语文非正式学习需要有教师的参与,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实现开发儿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教育目标。翻阅小学的语文课本可以发现,当中一些文章与现实生活中的事件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也有的课文内容与重大的历史事件密切相关。小学语文课文内容丰富,有自然科学、人物故事。学生要想充分理解课文的内容,就要有比较强的想象力。电视媒体在反映客观事物方面有一定优势,所展现的形象惟妙惟肖,能有效将晦涩难懂的语言转化为生动有趣的真实画面。真正实现了将静态文字转化为动态图像的目标,也能有效化抽象为具体。在非正式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内容更加丰富,也容易理解,能有效激发儿童的想象力。语文这门学科有很强的艺术性,电视媒体中的语言也有比较强的艺术性,并有效将画面与语言进行整合,这对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是有利的。非正式学习需要儿童接触电视媒体,这也是一种语文实践活动,学生在此期间要听、看和思考,使得学生的理解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4.结合节目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语文本身是一门语言类课程,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身表达能力的训练也非常重要。教师需要有效结合电视媒体的作用,对学生的表达能力进行积极引导,让学生在非正式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表达技巧,并树立充足的自信心,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将内心所思所想进行充分表达。对学生表达的引导,可以从谈话与模仿两个角度出发,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以及学生自己进行角色模仿,都能够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以二年级语文课程《欢乐的泼水节》为例,泼水节是我国傣族的传统节日,教师可以在完成教学后安排学生在课后通过电视节目了解有关我国傣族泼水节的相关知识,甚至可以横向扩展,了解其他民族的传统节日与风俗习惯,然后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交流,或是让学生进行分享,对自己通过电视媒体了解到的民族节日进行描述,让学生掌握我国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同时,对自己的表达能力进行训练,并提高民族团结意识。

比如《向往的生活》《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这些综艺节目有较强的娱乐性,同时也有丰富的教育内涵,常常将某一民族的传统文化作为节目的主题,能丰富儿童的情感,也能放松儿童的紧张情绪。这些电视节目通过语言去传播内容,是节目制作者们的创造性成果。通过观看这些电视节目,儿童的发散思维、想象能力、情感思想都能得到有效锻炼和升华。在观看电视节目的过程中,小学生的多种感官都参与其中,情绪也会有明显的波动,思维也变得更加活跃。电视媒体支持下的非正式学习活动,能提升儿童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为了优化儿童的非正式学习效果,可采用任务驱动的教育策略。为学生布置作业,在假期观看指定的电视节目,并写下观后感,或者是布置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在观看完节目后回答。教师设置的问题应该比较简单,但却有着深刻的意义。比如某一期节目讨论的话题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讨论这个话题。让学生回答参与讨论的嘉宾的观点都是什么,锻炼儿童的总结能力,也教会儿童正确观看电视节目的方法,而不是只为看节目而看节目。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看节目,能让儿童在观看节目期间有自己的思考,并且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某种思想。

综上,如果能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让学生通过非正式学习获取知识,将能够使学生从非正式学习中获取大量有助于自身发展的知识。所以如何让学生将优秀的电视节目作为非正式学习获取知识的渠道,是目前教师教学过程中主要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黄超萍《新媒体环境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学习共同体效能提升策略研究》,《考试周刊》2020年第51期。

[2] 晋建花《融媒体环境下小学语文自主探究策略的实践研究》,《学周刊》2020年第7期。

[3] 包新红《小学语文教师非正式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度探究》,《新课程》2021年第20期。

[4] 肖文鑫《电视媒体支持下小学语文非正式学习的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