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小学班主任专业化现状及促进发展的对策研究
作者: 权巧玲摘 要:在农村地区,班主任是小学班级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学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由班主任全权负责,班主任专业化水平对教育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对农村小学班主任专业化现状及促进发展的对策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广大班主任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农村小学 班主任 专业化 现状 对策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03.035
受到人力、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小学班主任在专业化成长道路上受到非常多的阻碍和制约,不利于小学生教育和班级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因此,教育部门、学校和班主任应该积极思考对策,通过实践来积极反思,总结经验,改善农村小学班主任专业化现状,促进农村小学教育的整体进步。
一、农村小学班主任专业化现状
1.缺乏提升热情
班主任每天既要完成所教科目的教学任务,又要处理班级的日常事务。作为班主任教师,在生活上更要给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在学习上也不能怠慢,有时感到身心疲惫,进而失去深入钻研的热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专业化成长。
2.缺乏改进意识
我国农村小学班主任专业理论水准较低,部分水准较高的班主任接收过专业化的入职培训,对学生教育和管理比较热爱,而更大一部分班主任对于专业化的问题还是不太注重,甚至有部分班主任认为班主任工作非常简单,完全可以依靠管理和教育常识开展,缺乏教育管理的改进意识。
同时,由于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匮乏,部分班主任在教育管理中仍然采用落后、陈旧、低效的理念、方法和策略,长期得不到改进和更新,不可避免地让部分班主任形成思想上的惰性,仅仅关注教育形式上的更新,并未深入教育内容进行改进,深深影响着其专业化的成长。
3.教学资源制约
与县城和城市相比,农村小学在教育设备、资源、资金方面具有较大差距,农村小学教育起步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班主任专业化成长。即使小学班主任具有提升自身专业性的意识,也苦于客观环境、资源、条件的限制,无法完全伸展拳脚。
二、促进农村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化的策略
1.提高福利待遇
针对农村小学班主任专业化成长和提升时间上的不足,小学应该充分利用农村地区丰富的资源,为班主任提供环境良好的宿舍,从根本上节约大量的交通出行时间,方便教师全身心投入专业化成长中,提升班主任的专业化素养,帮助学校打造理论储备完善、专业能力强、精力充沛的班主任队伍,促进农村小学班主任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针对班主任改进意识的缺乏问题,政府应该适当增加农村小学班主任的薪资待遇,设置相应的专项资金,吸引更多高素质的青年教师前往农村小学任教,为农村小学注入新鲜活力,在学校班主任群体中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各大高校也应该开设相应的农村任职通道,适当增强班主任岗前培训,对专业知识储备较高的大学生进行专业化的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培训,同时实施定向就业政策,引导大学生提前适应农村地区工作氛围。学校还可以开设相应的快速任职通道,如对于某些表现优秀的青年教师提供免考核任职的机会,吸引高素质青年教师从事农村教育工作,促进农村小学班主任优秀队伍的有效构建。具有深厚管理和教育知识储备的青年教师可以向农村班主任群体科普、传播相关专业技能和知识,而经验丰富的本地班主任则可以分享多年的任职经验,二者共同进步、相互督促、全面发展,有效推动农村小学班主任专业化的发展。
2.加强专业培训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农村学校仅关注小学班主任入职之前的培训和考核,忽略了班主任实际工作的跟进和提升,导致部分班主任在接管班级之后缺乏正规的学生教育和班级管理工作培训,不利于班主任专业化成长。基于这种情况,大部分班主任仅仅依靠实践经验的反思和积累来促进自身专业化成长。可是,这样的专业化过程是非常漫长而盲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小学基础教育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小学班主任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无法完全满足现代教育发展需求。为了有效改善这种情况,教育部、小学、班主任三方应该共同努力,发挥合力作用,强化班主任专业性培训,更好地开展班主任的各项工作。
第一,应该加强教育部门和小学学校之间的交流联系。由相关教育部门牵头,定期举办班主任专业化培训活动,培训内容应该涉及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内容。经过专业的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工作培训之后,班主任的理论知识能够得到很大程度的巩固、拓展和提高。除此之外,农村小学之间也应该构建互动沟通的桥梁,组织全体班主任开展教研主题研讨会,邀请各校优秀班主任进行经验分享,带领班主任就学生教育和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发挥优秀班主任的合力,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促进各地小学班主任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第二,小学学校应该制定科学、严谨、合理的班主任管理规章制度。与其他普通科任教师不同,小学班主任肩负着学科教育和班级管理的双重任务,工作相对繁忙复杂。因此,农村小学在选拔班主任之前,应该对教师综合素质和水准提出严格要求。为此,学校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考察:第一,班主任候选教师应该具有政治觉悟高、思想境界高、自律性强、积极奉献、爱岗敬业等优良品质。第二,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专业基础,确保班主任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第三,学校应该充分尊重教师个人的选择和意愿,不能强行任命教师任职班主任这一岗位。
针对班主任岗后培训,学校应该改进班主任队伍的管理观念,组织班主任到县城、城市小学学校进行学习和考察,让其接触到先进的、全新的、实用的教育和管理理念,有助于班主任开阔教育视野。另外,学校应该定期举办年级、校级班主任分享交流会,让学有所成的、外出交流的班主任进行经验分享,将其先进性理论知识有效传播至整个学校,促进班主任整体工作成效的提升。学校也可以通过要求班主任书写相关工作文案,为班主任定期分析、整合和总结提供契机,促进班主任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管理工作的有效结合,有助于提升班主任的实践能力。对于某些资金严重匮乏、地区位置偏远的小学校,可以采用远程教育的形式对班主任进行专业化培训。远程教育是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线上教育,不受时间、场所、空间的限制,能够为班主任在空余时间进行继续学习提供方便。网络上有众多专业教育资源,农村小学可以组织和引导全体班主任观看相关教育视频,鼓励班主任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教育和管理,促进班主任专业化成长。远程教育尤其适用于某些缺乏资金、位置偏远的小学校,其所需投入的资金成本较低,仅仅需要一台能够连接网络的手机、平板电脑,并不需要专门派班主任外出学习培训,班主任可以在家中、学校、办公室完成专业性成长和提升。
第三,实现教育管理观念的转变,促进专业化成长。作为小学班集体的领导者,班主任更应该懂得学海无涯的道理,树立终身学习的正确观念,积极主动寻求能够促进专业化成长的有效策略,促进学生教育、班级管理的有效建设。如面对小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的状况,这一类情况属于班主任日常工作中经常碰见的,属于学生教育工作的顽固瓶颈。经过多次尝试,班主任可以发现常规教育方法并不能达到很好的交流沟通效果,不能将学习的热情有效传达至学生的内心深处,学生不爱学习的思想和行为并没有得到改变,班主任迫切需要改进教育观念,从改善自身学习态度方面做起,采用言传身教的方式,以创设思想教育情境这种学生感兴趣的方法,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在潜移默化中传授学生积极、阳光、向上的学习观念,达到促进班主任、学生专业化共同进步的效果。
3.组织交流学习
小学学校应组织班主任相互交流和学习。一些小学班主任非常有上进心,而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匮乏,这是制约教师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学校应对这一问题引起重视,能真正解决班主任的烦恼。学校要积极组织班主任进入城市小学考察学习,这样农村小学的班主任才能接触到新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同时也能接触到一些新的班主任专业知识。从而有效丰富专业能力和知识资源,提高农村小学班主任的专业素质。完成学习后,班主任进行演讲活动,有效传播学习的知识和个人的感悟、经验总结。在此基础上,全学校的班主任都能接触到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促进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质量的提高。
农村小学会发生学生打架的问题,而班主任在处理类似事件时会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班主任会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起到有效管教学生的作用。而学生对这种处理方式已经司空见惯,内心并没有太大的感触。这就需要班主任采取更好的办法来解决,班主任应当承担起对学生的管理责任,在与学生沟通和交流时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学生对可能造成的后果没有清晰的认识,教师就应将其中的不利影响分析给学生听,当学生在内心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才能有效化解双方的矛盾。
小学班主任的工作比较繁忙,但是也能找到一定规律,为此就需要班主任不断进行探索,积极学习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班级管理理念。将学到的理论知识有效应用于班级管理实践中,善于调动自身智慧,善于进行综合治理。教师积极参加一些专业性的培训活动,在工作中要有耐心、有责任心,班主任认可自身的工作,工作幸福感才会有所提升。班主任要积极转变角色,不能做“保姆型”教师,而是应该做“朋友型”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注意关心和关爱落后生,不站在学生的对立面,面对落后生要进行个别教育,也可以进行集中教育和帮助。班主任要重视自身的提升,按要求写工作计划,并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按要求填写班主任工作手册,保证规范和字迹工整。积极学习班级管理经验,并将学习内容记录下来,为实际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做好班主任的工作总结,并及时上交给学校领导者。
4.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农村小学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就是做好班级管理,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需完善选拔制度,建立健全问责机制,完善对教师的评价体系。就选拔机制而言,要对教师的综合情况有充分的考虑,同时注意考察教师日常工作的质量,以及教师本身的权威性,确保担当班主任的教师工作效率高,在管理班级时规范且科学。就班主任问责机制而言,主要是面向班主任的行事作风,这会直接影响到班级管理的质量。科学的问责机制,能规范班主任的日常管理行为,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合法合规,能最大限度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纠纷。就班主任评价体系而言,能实现对教师的有效评估,肯定优秀教师在工作上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对班主任的评价应公平、公正且透明,从而起到激发班主任工作热情的作用。反过来,评价机制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参考,帮助班主任查缺补漏,并在日后的工作中有效改进。
班队建设和班级管理是班主任每学期工作的重点,班主任需采取周班长的管理制度,目的是建立自主化管理的班级,从而有效建立完善的班级组织。在学生的自行组织下,召开班委会,班主任则需要做好记录。管理班容班貌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应达到的标准是布局合理、整齐划一。安排学生做好黑板报,要有充实的内容,也要有很强的教育性。班级内的桌凳都要摆放整齐,班级内卫生要干净,墙壁上不能有蜘蛛网、灰尘。班级内的公示栏、宣传栏以及公约类的内容,都要保证整齐,不能有学生乱涂乱画。对于班级内的人为损坏行为,班主任有管理的责任。对于班级内出现的一些偶然事件,有的可能是班主任明显失职导致的,因此班主任对这一类事件也要引起关注。每一学期都要召开家长会,家长的到会人数需保证在二分之一以上,家长会期间,班主任要做好记录。学校内的升旗仪式,每一名同学都要到场,班主任有组织责任,进行有效的管理组织,使得全班同学能快、静、齐地参加升旗仪式。不仅要保证参加人数,还要保证纪律。学校加强对班主任的管理,使班主任能够对自身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都非常清楚,平时做好记录,加强经验总结,能认真对待自身工作,有耐心,有责任心。另外,学校也要加强对班主任的激励,有效缓解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和不满情绪,对班主任的辛勤劳动表示肯定。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班主任是班集体的主要领导者,是学生的人生导师,班主任不仅肩负着学科知识传授的任务,而且需要进行班级管理工作。为了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班主任需要具有不畏困难、不惧疾苦的奋斗精神,积极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准,寻找改进农村小学班主任专业化现状的有效措施,推动班主任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 宁巧燕《做专业化班主任 当幸福的引路人》,《名师在线》2020年第13期。
[2] 郭士洲《农村小学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策略研究》,《家长》2020年第12期。
[3] 曹学瑞《农村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路径研究》,《考试周刊》2021年第38期。
[4] 容江华《农村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路径研究》,《家长》2019年第3期。
(本文为甘肃省白银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规划课题《农村小学班主任专业化现状及促进发展的对策研究》的成果,课题批号:BY〔2020〕G1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