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化课程平台在高职病理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作者: 王桂秋 刘雪萍 林晓晖[摘 要]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病理学教学面临诸多挑战,信息化课程平台建设为高职病理学教学方法改革提供新机遇。通过对信息化教学的内涵与价值、高职病理学教学的特点与挑战进行分析,阐述信息化课程平台在高职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提出了信息化课程平台在高职病理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策略。总结研究结论,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强调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关 键 词] 信息化课程平台;微课教学;互动平台教学;高职病理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5)02-0097-04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病理学作为临床、检验、护理等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其教学现状面临诸多挑战。目前,高职病理学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教材内容与临床实际结合不紧密、理论教学与实验操作时间比例不当、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考核方式简单等[1],这些问题严重影响教学质量,难以满足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需要。
信息化课程平台建设为高职病理学教学方法改革提供了新的机遇。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利用在线课程平台、多媒体教学资源等信息化手段,可以突破病理学教学中的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超星学习通在线课程平台,教师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随时随地进行教学,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进行自主学习[2]。平台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反馈学生的薄弱点,为教师调整教学方法提供依据。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索信息化课程平台建设对高职病理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应用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信息化课程平台建设为高职病理学教学带来诸多优势。(1)丰富教学资源。通过在线课程平台,教师可以上传各种多媒体教学资料,如病理图片、视频、动画,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病理学知识。在讲解病理变化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动画视频,直观展示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时间安排,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教师也可以通过平台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3)实现个性化教学。通过大数据分析,教师可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薄弱环节,为学生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重点关注,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辅导,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
二、理论基础
(一)信息化教学的内涵与价值
信息化教学是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应用现代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在教育领域,信息化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突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育公平。
1.信息化教学提升教育质量
在高职信息化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将抽象的知识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的课件和教学视频,能够将抽象内容直观地展示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在高职病理学教学中引入CPC的实践探索也表明,信息化教学能够提高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通过在线课程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教师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
2.信息化教学满足学生需求
高职学生具有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学习自主性不强、实践能力要求高等特点。信息化教学资源丰富多样,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在病理学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课程平台观看病理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料,还可以参加小组讨论、在线测试等活动,提高学习效果。信息化教学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时间安排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二)高职病理学教学的特点与挑战
1.病理学教学的复杂性
病理学作为一门医学基础课程,具有高度的复杂性。病理学涉及的知识面广泛,涵盖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等多个基础学科的知识,同时又与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等临床学科紧密相关,这就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在学习“肿瘤”章节时,学生需要了解肿瘤的发生机制,这涉及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知识,还需要掌握肿瘤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这又与临床学科密切相关,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教学面临的挑战
传统教学模式下,高职病理学教学面临诸多困境。传统的病理学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教师在讲台上讲解,学生在下面被动地听讲,这种教学方式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讲解炎症章节时,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讲解炎症的概念、病因、病理变化等内容,学生很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学习效果不佳。而病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病理切片分析等方式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传统教学模式下,实践教学往往被忽视,学生缺乏实践操作的机会,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
三、信息化课程平台在高职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微课教学的应用
1.微课的优势体现
微课在高职病理学教学中具有显著优势。微课打破时空局限,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移动设备观看微课视频,进行学习[3]。学生在课间休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碎片化时间,可以拿出手机观看微课视频,进行预习或复习。这种灵活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2.微课应用案例分析
在讲解“心血管系统疾病”这一病理知识点时,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先讲解正常的心脏剖析知识,再介绍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等内容,整个过程枯燥无味,不利于学生获取知识信息[4]。而采用微课教学,教师可以将这些知识点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获得更加直观的学习感受。实践证明,微课在高职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互动平台教学的应用
在高职病理学教学中,互动平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师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便捷的渠道,极大地丰富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学效果。
1.互动平台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互动平台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一方面,互动平台具有即时性和便捷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在教学平台上与教师和同学交流,提出自己的疑惑,及时得到解答。当学生在课后复习中遇到不理解的病理知识点时,可以立即在教学平台提问,教师和同学会迅速回复,这种及时的反馈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另一方面,互动平台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通过互动平台,教师可以组织各种有趣的学习活动,如病例讨论、知识竞赛等。以知识竞赛为例,教师在互动平台发布病理知识问题,学生抢答,答对者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的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据统计,使用互动平台进行教学后,学生的参与度提高了30%以上。
2.互动平台的教学实践
互动平台在病理学教学中有很多具体的应用。教师可以将病例变化的Flash动画视频或者音频发送到互动平台,引导学生下载观看,在反复学习中习得和巩固知识[5]。在学习消化系统疾病的病理变化时,教师可以发送一段关于胃溃疡的动画视频,展示胃溃疡的形成过程和病理特点。学生观看后,可以在互动平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理解,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在学习泌尿系统疾病时,教师布置一份关于肾小球肾炎的病例分析作业,学生在互动平台分享自己的分析结果,互相讨论,共同提高[6]。同时,教学平台也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提供了机会,并且学生的学习足迹都会被统计,方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信息化课程平台在高职病理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策略
(一)教师团队建设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其信息化教学能力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培养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至关重要。
1.提升教师信息化能力
为了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学校可以采取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如组织教师参加信息化教学培训、邀请专家开展讲座、分享信息化教学的最新理念和方法等。据统计,参加过专业信息化教学培训的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手段的比例提高了40%以上。同时,学校还鼓励教师自主学习,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平台,如在线课程、教学论坛等。此外,开展校内外信息化教学交流活动也是提升教师信息化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通过参加研讨会、观摩教学等方式,学习其他教师的先进经验,拓宽自己的教学思路[7]。
2.鼓励教师创新教学
学校应激励教师利用信息化平台创新教学方法。一方面,设立教学创新奖励机制,对在信息化教学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对于成功开发出优质微课、创新互动教学模式的教师给予物质奖励和荣誉称号,以激发教师的创新热情;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探索适合高职病理学教学的信息化教学方法。教师可以结合病理学的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利用信息化课程平台开展项目式教学、案例教学等[8]。教师可以在超星学习通平台发布一个病理案例,让学生分组进行分析和讨论,通过查阅资料、在线交流等完成项目任务,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资源优化
信息化课程平台的教学资源优化对于高职病理学教学方法改革至关重要。通过丰富教学资源内容和整合教学资源形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1.丰富教学资源内容
增加临床病例分析等相关内容是丰富教学资源的重要途径。临床病例分析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病理学知识在临床实践中的意义。可以收集真实的临床病例,包括病例的症状、体征、检查结果、诊断过程和治疗方案等,并将这些病例整理成教学资源上传到信息化课程平台[9]。学生可以通过分析这些病例,提高自己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整合教学资源形式
将多种教学资源有机整合,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可将微课、互动平台、多媒体课件、在线测试等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10]。例如,在讲解某个病理知识点时,可以先让学生观看微课视频进行预习,然后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再利用互动平台进行讨论和答疑,最后通过在线测试进行巩固和评估,还可将不同类型的教学资源进行分类整合,方便学生查找和使用。将病理图片、动画、视频等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多媒体资源库;将病例分析、练习题、考试真题等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学习资源库。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快速找到所需的教学资源,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