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影视素材在地理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实践

作者: 黄旭日

摘要:地理核心素养和思政价值的协同育人是地理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的有效抓手。以影片《长津湖》为例,通过对长津湖局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的研读,在了解志愿军战士穿插线路等情境的同时掌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学习的全过程,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历史影视素材;课程思政;党史学习;长津湖;立德树人

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思政课程。高中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1];高中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2]。两门学科的核心素养有着诸多融合之处,如“地理实践力”是从地理学科出发,强调通过实践促进学生将所学的学科知识应用在实际问题上。而“公众参与”是从政治学科出发,强调公民应在政治生活和社会公共事务中主动参与和贡献。两种素养均体现了学科知识的社会化应用,因此,地理课程融入思政素养,可实现地理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统一,使地理课程和思政课程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共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一、思政影视素材的应用案例呈现

课堂教学的素材来源多样,但最能引起学生共鸣的素材应当来自生活实践。大多红色影视本身就包含了家国情怀、公共参与和法制意识等思政素养,因此合理地引用红色影视素材,一方面能贴近学生的既有认知,更好地把握课程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将红色影视所蕴含的思政思想融入课程教学,真正落实课程思政。

(一)引用影视素材,构建情境化的学习目标

教学活动应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且始终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关于“地形图的判读”教学目标的设定可以充分融合长津湖战役的历史情况:

知识与技能:

(1)学会阅读和使用等高线地形图,并会估算长津湖周边美军驻地的海拔高度和驻地间相对高度,提升区域认知素养。

(2)能通过长津湖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等山体的不同部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志愿军及美军行军线路的研究,判读两条线路经过的地形部位,线路的落差,并分析线路选择所需要考虑的因素,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

(2)通过对比志愿军的行军线路和美军行军线路,判断志愿军在选择线路时重点考虑的因素,了解线路选择与实际情境的相关性,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冰雕连”事迹,感悟志愿军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懂得和平的来之不易,深知富国和强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大基石。

(二)运用影视素材创设课程情境导入课程

“地形图的判读”的情境创设可以因地制宜地选择本地学生比较熟知的山地,而在平原地区的学生对山地的认知不够强烈,对山地的体验薄弱,地形图的学习难以跟学生产生共鸣。而影片《长津湖》中有一个片段,可以作为整节课的情境导入(见表1)。

历史影视素材在地理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实践0

本案例的影视片段导入,迅速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注入了家国情怀等思政元素,通过思维引导将关注点集中到地图中去,以长津湖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贯穿整堂课的学习。

(三)运用影视素材创设问题情境落实重难点

为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课程思政应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知识应用层面,思政素材的应用一方面能将问题立体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另一方面能让学生在读题时感悟各类素材的思政价值,做到润物无声式的家国情怀的教育(见表2)。

历史影视素材在地理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实践1

二、思政影视素材应用的拓展延伸

课堂不是学科学习的终点,而是学科素养提升的起点。本节以《长津湖》素材为情境的课堂教学引发了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研究的浓厚兴趣,这些“军事迷”们提出了各种问题,如“志愿军指战员如何根据等高线地形图选择伏击撤退美军的地点,确保战士的视线能观察敌军动向”(即通视问题)。当他们兴致越来越高时,提出影视中更多关于地理元素的问题,如:日本东京第一大厦美军司令部桌面上放了三只时钟,分别对应了三个地区的时间(见图1),分别是:东京,显示时间10:35;华盛顿,显示时间9:35;平壤,显示时间10:35。

历史影视素材在地理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实践2

东京大约位于139°E,华盛顿大约位于77°W,平壤大约位于125°E,根据区时的划分规则可以判断东京和平壤都使用东九区的区时,因此东京和平壤的时间是相同的,而华盛顿使用的西五区的区时。这一闪而过的片段在地理思维的加持下引发了系列思考。

第一个疑问:华盛顿与东京、平壤相差14个时区,他们之间的时间差应当是14个小时,而时钟为什么只相差1个小时?

解释:时钟盘面是12小时制,因此按照24小时制,时钟实际表达的东京、华盛顿、平壤的实际时间可能分别是10:35、21:35、10:35,也有可能分别是22:35、9:35、22:35。结合影片场景中昏暗的光线和亮着的台灯可以推断东京应当位于夜半球,因此时钟表达的东京、华盛顿、平壤的实际时间应当分别是22:35、9:35、22:35。因此华盛顿与东京、平壤的时间差为13个小时。

但是第二个问题立刻产生了:两地之间相差14个时区,为什么时间只相差13个小时?

解释:结合美国的历史,为节约能源,使人早起早睡,减少照明量,美国从1918年就开始建议各州实行夏令时。根据钟表的时间差可以判断华盛顿的时钟表示的是夏令时时间。

问题三:华盛顿实行了夏令时,那为什么东京和平壤不实行夏令时?

解释:日本曾在美军占领期间的1948年至1952年间使用夏令时,而影视片段中的时间发生在1950年,因此东京应当使用的也是夏令时。因此,此片段展示的三个地区的时间确实存在一定的争议,拍摄时可能未考虑当时日本处于被美国占领时期,所以未能体现东京的夏令时。

经过这场争论,学生懂得地理知识实践应用的同时,也了解了日本在被美军占领期间按照美国习惯使用夏令时这一历史事件,认识到政治独立的重要性,提升了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并培养了他们的家国情怀。

通过影视素材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和对历史情境的发掘,学生习得了更多党史故事,了解了更多的党史人物,学科知识和思政素养的提升从课堂延展到课后。影视素材本就是学生乐于谈论的话题,课堂上对影视素材的应用也引导学生从学科角度去思考和评价影视素材。通过对影视素材的发掘,提升学生的批判思维等思维能力,也进一步促进提升影视剧的专业性和严谨性,让思政素材从教材走向生活,从而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1.

课题项目:苏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 年度课题“叶圣陶‘学科共育’思想指导下党史学习融入学科教学的实践研究”(2021/Y/02/024/09)

编辑/赵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