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背景下,家园共育线上新模式的开展

作者: 钟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此,家庭和幼儿园必须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才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然而,自2020年开始,由于新冠疫情全面爆发,幼儿长时间因疫情停学或居家隔离,开学后,为保证师幼的健康安全,家长皆不能入园,不少家长为此产生焦虑情绪,出现了家园合作沟通不畅的局面。如今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我园尝试借助线上方式开展家园共育,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在园情况及园所的教学规划,并为家长的科学育儿提供支持。

一、与时俱进——全力保障幼儿在园的健康安全

疫情防控背景下,幼儿在园的健康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我园不仅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认真落实好相关文件中提出的安全问题,更积极地与时俱进,充分调研并选择适合的安全监控平台,借助科学的力量,使家长能够实时了解到幼儿的在园情况。幼儿入园、离园刷卡后,家长的手机也会及时收到相关信息。相对完善的跟踪功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长不能入园的焦虑情绪。我园各部门教师还会定期通过安全监控平台,将幼儿食谱、健康体检、缴费通知、每日活动等公告直接发送到家长手机,便于家长了解与查阅。

二、百花齐放——密切关注幼儿、家长的需求

1.设立微信公众号、校园网站,开拓家园共育途径

我们设立了幼儿园的微信公众号、校园网站,积极宣传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发展历程、教育方针,及时推送园所招生通知、假日时间安排及重大活动的图文消息,定时发布科学育儿的教养方法等,帮助家长全方位、立体化地了解园所文化,促使家长与幼儿园的教育实现“同频共振”。

2.开通微信群、QQ群,提高家园合作效率

我园要求各班教师均要建立班级微信群、QQ群,并及时面向所有家长发送照片、通知,分享幼儿在园的游戏学习情况。每一位家长不仅能了解到自己孩子的活动情况,也可以及时地与教师留言互动,使教师第一时间了解家长的想法,实现良好的家园互动。在我园以往的日常工作中,大多是采用线下纸质方式,设置家长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研,既浪费纸张,后期的统计工作也费时费力。因疫情的到来,我们将这一调研转为线上,家长扫描二维码便可在线上填写调查问卷。线上平台的统计功能,还可以及时分析出家长的满意程度,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

3.运用手机、电话,拉近家园情感距离

如今,手机是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通信工具。出现紧急情况时,教师都会通过电话第一时间与家长取得联系,方便又快捷。此外,教师还会定期通过电话与家长沟通,进行线上家访,交流幼儿在园的状态,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对家长在育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对一的在线指导。

三、同心合力——携手共促幼儿全面发展

家长进课堂是有效利用家长资源,让幼儿更全面地了解社会的一种方式。现在的“90后”家长个人素质高,职业种类多,其中不乏有从事警察、医生、消防员等专业性较强的工作的家长。我园通过邀请家长录制视频的方式,请他们在线上参与到幼儿园的活动中,以帮助幼儿了解职业特点,拓展社会经验。

1.家长空中课堂

在疫情爆发之前,我们每学期都会邀请家长走进幼儿园,走进课堂,开展与自身领域相关的活动,深入浅出地与幼儿进行沟通交流,丰富幼儿的经验。但是因为疫情防控的需要,现在家长不能来到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现场,所以我们开辟了“家长空中课堂”,邀请有相关专业的家长,或开通直播,在线上直接与幼儿对话,或录制好相应的活动视频和幼儿一起探究交流。如,幼儿来园后,他们对新冠病毒的爆发既害怕又好奇。于是,我们邀请了中二班曾经驰援武汉的黄宸稷爸爸,在线向全园幼儿进行相关教育活动。通过“家长空中课堂”,黄宸稷爸爸不仅向幼儿介绍了针对新冠病毒的预防措施,还展示了他在武汉医护中心工作的小视频。视频中医护人员繁琐劳累的工作,深深震撼了每一位幼儿和家长,激发了幼儿对身边医护人员的感激和敬佩之情。这样的线上家长空中课堂,既保证了幼儿的健康安全,又拓展了他们的经验认知。

2.家庭育儿视频

受疫情影响,不少家长为避免人群聚集,自觉减少了幼儿在户外与他人交往、活动的时间,使得幼儿居家时间变长。于是,我们针对实际情况,组织教师从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出发,结合园本课程,开发出一套适合室内进行的亲子体育游戏微视频,每天在线推出。家长可以根据游戏内容,选择合适的器材,和幼儿共同游戏,不仅能增进亲子感情,还能帮助幼儿增强体质。此外,我们还在线上开展了“亲子阅读打卡”“我是小帮手”等活动,鼓励大家分享居家活动视频,共同学习交流。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今天,我们既要严格落实相关规定,把控园所人员进出,保证幼儿的生命安全,也要积极拓展思路,找寻新的、适宜的家园共育方式,通过多种途径助力幼儿健康成长。

上一篇: 唱响田园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