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ChatGPT+教育”研究热点综述

作者: 于慧梅

国内“ChatGPT+教育”研究热点综述0

摘  要:

为深入分析如何将ChatGPT技术有效纳入教育,本研究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数据来源,通过分析文献下载量和引用量,总结ChatGPT介入教育新趋势、ChatGPT介入教育新问题、ChatGPT介入教育新思路三个研究热点。首先,ChatGPT在不同教育阶段介入程度不同:在高等教育领域,ChatGPT不仅更新高等教育传授知识的内容和方法,更赋能高等教育提升人才思辨水平;在职业教育领域,ChatGPT在职业教育的内容、方法、资源、评价、管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其次,ChatGPT在不同学科领域发挥作用不同: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ChatGPT不仅能提升思想道德教育效度,还能拓展思想道德教育广度;ChatGPT技术推动国际中文教育转型,同时对中国外语教育的教育政策和教学实践产生积极影响。最后,ChatGPT介入教育过程中产生了技术、教育异化、伦理、意识形态、法律与知识产权等诸多风险与挑战。为有效应对ChatGPT技术在教育领域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学者们提出以下对策:改良智能技术,加快人机协同育人;回归教育本真,促进教育向善;激发科技伦理主动性,提升人工智能使用素养;坚定思想政治定力,自主研发智能工具;强化政策导向,协调ChatGPT技术应用和社会责任的关系;等等。

关键词:

ChatGPT;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语言教育;医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24)06-0031-11

DOI:10.15958/j.cnki.jywhlt.2024.06.004

收稿日期:  2024-03-28

基金项目:

贵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校级专项课题“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背景下中国科技期刊提升之路 ”(GDZX2023015)。

作者简介:

于慧梅,女,辽宁大连人,博士,贵州大学学报编辑部副编审。

2022年11月30日,OpenAI 推出了聊天机器人程序ChatGPT,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也引起学界和业界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深入探究。ChatGPT对众多领域是颠覆还是赋能?相关讨论层出不穷,一时众说纷纭。2017年7月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提出: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构建包含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体系[1]。2017年8月,科技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教育领域积极探索在线课堂、虚拟课堂、虚拟仿真实训、虚拟教研室、新型教材、教学资源建设、智慧校园等场景[2]。 ChatGPT作为新一代高水平人工智能的代表,研究如何将其有效纳入我国教育应用场景是对上述顶层设计的积极响应。

教育界专家学者密切关注人工智能时代下教育发展新趋势,相关研究主要讨论了ChatGPT在不同学科、不同使用主体应用中的积极影响[3-7]、风险[8-12]及应对措施[13-17]。本文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整理了相关主题论文,基于发文量、下载量、引用量分析“ChatGPT”和“教育”热点研究的影响要素,基于发文分类对研究热点进行综述。

教育文化论坛  2024年第6期Jiao Yu Wen  Hua  Lun Tan

·教育数字化·

于慧梅:国内“ChatGPT+教育”研究热点综述

·教育数字化·

一、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2023年1月至11月基于“ChatGPT”和“教育”所发表的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国知网数据检索功能,设置“篇名”为“ChatGPT”+“教育”检索文献,获取研究文献数据。

(二)研究方法

在文献检索方面,选择期刊论文,设置篇名检索条件,不设置检索时间,共检索到论文352篇。排除访谈类文献、笔谈类文献和外文文献,最终获得文献146篇。在文献编码和分析方面,一级编码表示文献排序,二级编码表示文献分类,最终按照文献的分类分析总结研究热点。

二、ChatGPT和教育主题发文情况分析

(一)发文下载量和引用情况分析

2023年1月至11月“ChatGPT”和“教育”相关研究的每月发文量、总下载量、被引论文数量及总被引次数统计如表1所示。

首先,就发文量而言,2023年1月至11月共计发表ChatGPT和教育主题论文146篇。其中,2023年6月发文最多,为28篇,占总发文量的19.18%;其次为2023年3月,发文23篇,占总发文量的15.75%;最少为2023年1月和11月,均为2篇,各占总发文量的1.37%;剩余的月份中,除了2月和4月,其他月份发文量较为均衡。

其次,就总下载量而言,发表的146篇论文总下载量达到340 387次。其中,下载量排名前三的月份依次为3月、4月、6月,下载次数分别为131 557次、43 567次、41 615次,分别占总下载量的38.65%、12.80%、12.23%。3月份发表论文下载量最高,一方面是由于发表论文数量多,另一方面是由于发表论文的时间相对较早,占据时间优势。

再次,就被引论文数量而言,高下载量通常伴随着高被引率。4月份发表论文10篇,被引论文10篇,被引论文占本月发表论文的100.00%;3月份发表论文23篇,被引论文20篇,被引论文占本月发表论文的86.96%。其他月份中,除了8月、9月、10月、11月被引论文数量较少外,剩余月份的被引论文数量占本月发表论文数量的比例均在50.00%及以上。8月、9月、10月、11月被引论文数量较少,一方面是由于论文的引用需要时间积累;另一方面从11月发文量减少方面分析,也可能是该主题的热度正在下降。

最后,就总被引量而言,2023年1月至11月发表论文总被引频次为821次。其中,3月发表论文被引次数最多,为447次,占总被引次数的54.45%;其次是2月发表论文,被引142次,占总被引次数的17.30%。

综上分析,热点话题论文的受关注程度与其下载量、引用次数息息相关,而下载量和引用次数受时间因素影响很大,因此,抢占发表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二)发文分类分析

通过通读研究样本,将研究样本按照研究内容、研究方向作归类统计分析,统计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在2023年1月至11月发表的论文中,按照主题来看,以“机遇挑战”和“风险策略”两个主题为主,发文量分别为60篇和14篇,分别占总发文量的41.10%和9.59%;下载量分别为183 289次和46 776次,各占总下载量的53.85%和13.74%;被引次数分别为475次和171次,各占总被引次数的57.86%和20.83%。按照教育分类来看,思想政治教育[18]、语言教育[19]、医学教育[20]、数字化教育[21]几个主题的论文分别为11篇、9篇、8篇、7篇,此外还涉及心理健康教育[22]、未来社区教育[23]、融媒体美术编辑教育[24]、新闻教育[25]等。

三、热点主题

(一)机遇与优势:ChatGPT介入教育新趋势

1.不同教育领域ChatGPT介入程度不同

高等教育以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为目标,在传授专门领域前沿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受教育者的价值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职业教育则侧重于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ChatGPT技术的诞生无疑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提供了新的机遇和优势。

(1)高等教育

传授知识和培养思维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两个基本培养目标。ChatGPT技术的应用,一方面可以更新高等教育传授知识的内容与方法,另一方面ChatGPT技术赋能提升高等教育人才思辨水平。第一,就传授知识的内容而言,ChatGPT技术可以丰富知识内容,促进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深度融合[26,27]。第二,就传授知识的方式而言,ChatGPT技术可以改变知识的传授方式,辅助高校教师及时了解学术前沿,结合新技术以更易于理解的方式传授知识[28],从方式方法上促进高等教育的科研创新。第三,就培养人才的标准而言,ChatGPT技术影响人才培养标准,使高校育人目标更注重对思维的塑造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包括批判性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等[29];同时,ChatGPT技术对思想教育和价值观教育方面提出更高要求[30]。ChatGPT技术引领教育回归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本质,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为目标,并将之纳入人才培养评价体系[31]。

教师和学生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ChatGPT技术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面均发挥着重要辅助作用。在提升教师教学效果方面,ChatGPT技术可以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教材选择,同时根据教师提问或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解答范例或解决方案[32];教师可以利用ChatGPT技术生成针对性作业,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提升教学效率[33] ,与不同国家的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丰富教学资源,开阔视野[32]。

ChatGPT技术在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方面也表现出积极的一面。例如,ChatGPT技术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还可以通过模拟对话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困惑,这种交互式学习可以改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兴趣[34]。在引导学生参与和主动探索方面,ChatGPT技术可以成为学生的创新助手和学习伙伴,与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对话和交流。通过提问、回答与讨论的互动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35];ChatGPT技术可以提供相关领域的知识、研究方法和案例,帮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实践,开辟学生创新探索的空间[36]。

(2)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国家教育的两驾马车,并驾齐驱,缺一不可[37]。关于ChatGPT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虽然ChatGPT为职业教育教师和学生的认知、思维模式等方面带来的影响仍难以评估,但其对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变革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改善虚拟教学环境、优化职业教育辅助机制、完善职业教育评估体系、构建科学智能管理模式方面[37]。

在职业教育内容方面,ChatGPT技术为职业教学获取更广泛的专业知识和前沿技术,培养数字化时代学生重要的核心素养[38]。在职业教育方法方面,ChatGPT技术可以帮助职业院校学生实现对话式学习和个性化自适应学习[39];综合运用行动导向法、五星教学法等构建学生职业能力,逐步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正确利用ChatGPT技术辅助学习[38]。在职业教育资源方面,ChatGPT技术能使职业教育领域不同类型教育资源得到有效融合,这些教育资源包括传统教育资源、现代教育资源和互联网教育资源[40];利用ChatGPT技术辅助编写课程大纲,优化课程内容,保持课程内容专业性与时代技术同步,构建职业教学资源库,形成与时俱进的数据库[38];利用ChatGPT技术生成丰富的教学材料,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满足学生不同层次和兴趣的学习要求,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41]。在职业教育评价方面,应该注重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不断探索新的领域,使职业教育评价由单一的知识掌握程度和技能熟练程度向多元能力和素养转变[40];减少简单的专业知识考核,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与职业场景相结合,形成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评价体系[38]。在职业教育管理方面,ChatGPT技术可以帮助师生完成诸如配音、撰写文稿、自动出题、自动阅卷等常规性工作,减轻教师教学管理和学生日常学习的负担,提升教师教学管理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效率[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