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化背景下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探析
作者: 张建敏摘 要: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增强国家情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树立国际视野,坚定文化自信。教师根据教学实践,通过培养英语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使其精通传统文化;拓宽多种教学方法,深挖整合教材,在课堂中实施融入;丰富教科书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拓展教学资源,延伸课堂教学来探讨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实施策略,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并能用英汉双语表达中国传统习俗及礼仪,传播优秀中华文化,提升英语综合技能。
关键词:初中英语;信息化背景;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4)05-0024-04
中华的卓越传统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独特优势,它是我们在全球文化激流中稳固根基的基石。英语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全球通用语言,不仅扮演着国际交流媒介的角色,还是思想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在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中,应当超越语言本身的范畴,充分引入文化内涵的探讨与理解。
初中阶段是学生的学习关键时期,对他们的未来成长和发展方向起着决定性作用。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学科,对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效应。因此,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融入中学英语教学中,具有深远且重要的意义。此举不仅能够丰富英语教学内容,还能帮助学生在掌握语言技能的同时,深入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在现行的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教材的每一册中都编排了一定比例的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这些内容涉及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名胜古迹、中国传统节日、艺术和饮食等方面。但是在当前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以及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
基于上述情况,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教学的策略研究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教师要了解和精通中华传统文化,然后在课前和课堂中抓住契机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最后要拓展学习资源,积极延伸课堂教学。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融入初中英语教学的进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选择能够引发学生兴趣的教学内容。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适宜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鼓励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英语教学活动中来。此举旨在强化学生对英语知识技能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掌握,同时将学习与学生的个人发展和日常行为紧密相连。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培养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增强其民族文化自信。
我们通过探索与实践,摸索到了一些信息化背景下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具体如下。
一、培养英语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使其精通传统文化
一般来说,一位能够有效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师应当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素养。首先,他们应具有扎实的中华传统文化基础知识;其次,他们应坚定地秉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时代精神;最后,他们应当具备学习和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的能力。对于英语教师而言,也同样需要具备这三个方面的素养。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他们才能以客观、科学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历史与现实,在英语教学中逐步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比重。英语教师应当结合英语教科书中的教学内容,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巧妙地渗透和融合到日常英语教学之中,从而提升英语教学中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质量。
为此,教师要扩充知识储备,为自己“充电”。教师的“充电”途径有多种,观看一些有关经典文化的综艺节目,如《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等。也可以阅读一些相关的优秀书籍,如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京味作家刘一达先生的《中国人的老礼儿》等。为突出英语特色,还可以学习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用英语介绍中国》之文化篇,进一步学习如何用英语正确地表达中国传统节日节气习俗等。总之,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其传统文化素养,以便于更好地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
二、拓宽多种教学方法,深挖整合教材,在课堂中实施融入
为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并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拓展教学方法,丰富课堂表现形式,不错过每一个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机会。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九年级(全一册)的教材中有六个单元与中国文化相关。虽然每个单元所涉及中国文化内容的篇幅比重不是很多,但是这些内容可以直接作为教师渗透中国文化的材料。例如,九年级Unit 2中呈现了The Spring Festival(春节),The Lantern Festival(元宵节),The Mid-Autumn Festival(中秋节),The Dragon Boat Festival(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我们用希沃白板在教学中设置了一个砸金蛋的游戏,每一个金蛋里都有一个传统节日的介绍,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到传统节日的来历和习俗,最后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让学生用英语介绍这些传统节日。通过实施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学生能够接触到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内容,并在英文交流与互动中深化理解。同时,学生能够在实际应用中提升他们的语言技能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丰富教科书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拓展教学资源,延伸课堂教学
(一)顺应时间节点,进行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和礼仪的学习
我们选定了几个影响比较大的中国传统节日进行具体的安排和学习。在每个传统节日到来时,我们会提前对这个节日进行相应的学习,为这个节日确定一个主题,有的以听说课形式进行;有的以阅读课形式进行;有的以写作课形式进行。还会举行相应的活动,如录制学生用英语介绍这个节日的短视频,在微信视频号、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发布。如过春节时以“团圆、喜庆 ”为主题,让学生用英语介绍春节的特色食品。元宵节以“赏灯、猜谜、传统习俗”等为主题进行英语活动,制作英文版的元宵节手抄报,介绍元宵节的起源、传统习俗和食物等,展示学生对元宵节的理解和英语表达;开展猜灯谜活动,用英文出题并让学生用英文回答,考查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清明节以“缅怀先人、珍惜当下”为主题组织英语角活动,让学生用英语交流清明节的习俗和故事,促进跨文化交流。端午节以“知中华文化,品传统韵味”为主题,引导学生动手制作端午香囊、包粽子,让学生走上街头,进行端午研学活动,纪念屈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为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我们还举行了“中国传统节日手抄报活动”,把学生精心制作的手抄报进行初步海选之后,在网络上进行投票,最后成立专门的评委组,根据网络投票和专家打分,评选出内容丰富、设计美观的手抄报在校园展示,并在学校视频号和抖音号上发布,受到了一致好评,加深了广大师生对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和礼仪的进一步认识,不仅有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
(二)依据自然节令,学习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传统习俗与礼仪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不仅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还反映了中国社会历史、风俗习惯、信仰观念等方面的内容。通过二十四节气的民俗活动,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因此在许多重要节气到来之时,我们会组织一些相应的活动,让学生学会用汉语和英语来介绍其中的习俗与礼仪。常用策略有如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阅读与该节气有关的英文资料,例如英语文章、绘本等,以加深对节气文化的理解,并提高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
2.口语交流:在课堂上组织一些口语交流活动,让学生用英语讨论这个节气的传统习俗与礼仪,例如开展小组讨论、进行角色扮演等。
3.写作练习:给出关键词,让学生写一些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英文小作文,例如描述自己在某个节气的经历或者讲述自己对某个节气的感受等。
4.制作英文小视频:让学生制作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小视频来介绍某个节气的传统习俗与礼仪,或者用英文表达自己对某个节气的感受等,同时把视频在公众号和抖音号上发布。
(三)依托经典传统作品,学习中国传统礼仪
《弟子规》 融汇了古代圣贤对青少年的训诫,主要列举了在家、外出、待人、接物、处世、求学时应有的礼仪规范, 被誉为“开蒙养正最上乘”的读物,对于青少年学习中国传统礼仪非常有帮助。我们从湖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覃军翻译的《弟子规》中节选了一些与中国传统礼仪相关的语篇内容,让学生进行双语学习,学会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采取的策略如下:每周抽出一个课时集中学习两篇《弟子规》的小片段,和语文教师商量好学习内容,进行跨学科教学,便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运用。让学生轮流在英语课前带领全班学生一起进行双语诵读,并找表现优秀的学生录制一些相应的视频,上传到学校公众号、抖音号等平台上, 宣传和传播优秀中国文化。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更深刻地了解了中国的传统礼仪,学会如何做人做事,如何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将传统文化与英语课堂的融合视为初中教学的一种创新探索,是在充分考虑时代背景、学生素养和学科教育理念的基础上进行的完美整合。这一实践旨在培养适应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坚守这一教育理念,不断寻求和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这种融合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有力推动,还是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英语教师,我们肩负着传承文化、培养人才的重任,应当积极探寻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中华文化。因此,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确保传统文化与英语课堂的深度融合,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从而实现教育的长远目标和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陶芳铭.初中英语教科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分析[N].天津: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2020-03-23.
[3]杨小辉.中学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J].文教资料,2018,(11).
[4]覃 军.英文弟子规三词韵译[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6.
[5]21世纪报社编著.《用英语介绍中国》之文化篇[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22.
[6]王 敏.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及策略[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5,(12):102.
[7]王 燕.中学英语教学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问题与对策[J].上海教育科研,2017,(8):59~63.
[8]何德玲.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魅力中国,2020,(35):122.
[9]葛明杰.论初中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J].才智,2020,(14):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