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作业设计 助推核心素养

作者: 田伟红

摘   要:个性化的作业设计,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所长。学生在兴趣点发力,融合知识与生活,兼顾知识与素养,不仅是课堂的补充,更是学习和成长中不必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巧用个性化作业设计,可以助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使用时政评析,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使用主题展报,涵养学生的道德修养;组织模拟法庭,强化学生的法治观念;巧用绘画书法,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借助生活实践,增强学生的责任担当。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个性化作业;核心素养;时政评析;实践性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4)05-0042-03

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申,作业不仅可以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还可以助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尤其是个性化的作业设计,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所长,学生在兴趣点发力,融合知识与生活,兼顾知识与素养,不仅仅是课堂的补充,更是学习和成长中不必可少的组成部分。每个学生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课堂是支撑他们成长的根,常规作业是促进他们发展的枝干,个性化作业就是托举他们绽放的叶子,不仅为花开提供了滋养,更为花色提供了衬托。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习中,教师巧用个性化作业设计,能助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时政评析,提升学生政治认同

在九年级,教师可布置时政点评的个性化作业,让学生轮流选取近期的时政热点,并且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些时政热点加以分析。有的学生选取我国发展中取得的成就,用党的正确领导、改革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等知识点进行分析。有的学生会选取我国的法治进程、典型的法治案例,用厉行法治、习近平法治思想等知识点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学生能充分感受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油然而生,从而更加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深化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如,学生选取的时政资料:2023年7月以来,我国进入主汛期,华北、黄淮、东北等地出现极端降雨,引发严重洪涝和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全力投入抢险救援、群众安置、灾后重建等工作,解放军、武警官兵、消防指战员连续奋战在抢险一线,广大群众互帮互助、共渡难关。

学生看到党中央救灾,能体会到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而更加热爱中国共产党。再从基层党组织全力抢险救援中体会到党和国家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权的保障,从而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了制度自信。最后从广大群众互帮互助、共渡难关中体会我国人民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并弘扬,从而增强其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

二、主题展报,涵养学生道德修养

在七年级,教师选取传统节日、宣传日、纪念日等时间节点布置主题手抄报作业,让学生创作文字作品来抒发自己的情怀。如,春节时教师布置了“感悟春节魅力,传承春节习俗”的手抄报作业,学生不仅记录了自己在春节期间的活动轨迹,还在生活中传承着、感受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更在习俗中感悟了中华文化中长幼有序、和谐团圆的传统美德。烈士纪念日教师布置了“缅怀英烈事迹,弘扬英烈精神”为主题的手抄报,通过一个个英烈故事,一段段学习感悟,学生感受到英烈拳拳的爱国心、深深的报国情。此类活动对学生自觉践行爱国奉献、宽厚正直、自强自律的道德准则起到了引导作用。

学生在缅怀英烈的手抄报中叙述了陈延年和陈乔年的故事:陈延年在上海被捕后,敌人用尽酷刑,将他折磨得体无完肤,但陈延年宁死也不背叛党组织。陈延年牺牲后不久,陈乔年在上海秘密恢复被破坏的党组织,重新聚集革命力量。后来陈乔年也不幸被捕,在狱中,他将生死置之度外,托人转告党组织,请求不要再为营救他费心和花钱。在被押往刑场前他对狱友们说:“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

在这样的英烈事迹中,学生可以感受到革命先辈宁死不屈的精神,无私无畏的美德和大义凛然的气概。在这样的故事熏陶中,学生能从英烈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中汲取力量,继承先烈的遗志和美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力拼搏、努力进取的远大目标。

三、模拟法庭,强化学生法治观念

在八年级,教师组织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准备模拟法庭案例,因为这项作业比较复杂,单个小组难以完成,小组合作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学生自愿确立合作小组后,让他们选取真实的民事和刑事案件进行模拟审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选取案例,设置分工,编写辩词和审判书。要完成这些任务,学生需要了解社会生活、学习法律知识,模拟法治实践,在各个流程中体会法律对我们行为的约束,对我们权利的保障,对社会秩序的维护,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法律信仰,使遵法学法守法成为自己的追求,养成守法用法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小组通过选取下面的案例进行模拟:2021年4月,河务部门发现黄河某河段滩区可能存在违法采砂情况,遂将线索移送至公安机关,经侦查,公安机关将该案移送至郑州铁路运输检察院起诉。郑州铁路运输法院审理查明,2021年,张某某等五人在未取得黄河河道采砂许可证的情况下,于禁采区黄河河道滩地内擅自开采砂土出售,依法判处五人有期徒刑三年零四个月到七个月零十五天不等的刑罚,并处罚金。

在这个模拟庭审中,学生不仅看到了破坏黄河的犯罪分子的可恨,体会到了我国法律的尊严,更增强了其自觉遵纪守法的意识以及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信念。这样的个性化作业不仅是一种法治宣传,还是一种法治实践,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了违法的后果,深切地认识到了法不可违,让守法成为学生的行为自觉。

四、绘画书法,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美学深刻影响着人的精神世界,对于中学生而言,美学是他们健康地融入社会生活之前的内在需求。美感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领悟与升华。文字蕴含的智慧之美,书法洋溢的灵动之美,绘画彰显的形神之美,都是学生对生活的体会,更是学生自尊自信的基础,对美的热爱有利于学生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在不同的节日中,让学生通过书法或者绘画来完成对习俗的传承,表达对节日的庆祝,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更有利于学生了解生活、学会生活,从而培养健全的人格。

五、生活实践,增强学生责任担当

教师利用元宵节、植树节、劳动节、学雷锋月等时间节点,给不同年级的学生布置实践性作业,如,包元宵、煮元宵、做家务、陪敬老院老人聊天、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打扫社区公共卫生等实践作业。看着家人吃到自己制作的元宵而绽放的笑脸,看到敬老院的老人因为自己的陪伴而留下的幸福眼泪,看到社区的楼道因为自己的勤劳打扫而变得整洁,学生的价值感、责任感会油然而生,进而会提升他们的担当精神和参与能力。

实践性不仅是新课标为教学活动确立的“刚性”标准,也是我们个性化作业应该遵循的原则。作为教学的必要补充,作业也要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实现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配合,用实践性的个性化作业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依法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教师还组织了建言献策活动作业,学校为每个年级配备主任信箱,让学生利用年级主任信箱,踊跃提出自己关于班级建设和年级管理的建议。在这种民主实践中,不仅优化了教学管理,也提升了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将来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更让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敢担当,能担当。

总之,每一项个性化作业都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中发挥着它的价值,不仅让学生拓展了知识,开阔了视野,还提升了能力,涵养了情怀,学生的核心素养在一次次的作业完成中慢慢得以提升。未来社会的进步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初中阶段是学生提升各种能力形成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把握好这个阶段,利用好个性化作业,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