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爱国精神策略

作者: 祁素倩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是对学生进行爱国意识教育的重要时期。为做好初中德育工作,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家国意识,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爱国主义精神;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3)20/23-0084-02

在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下,教育和教学也在不断地进行变革。初中德育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法治和爱国等方面的教育。这一进程中,教师担负着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任,要求教师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道德与法治课中,不断对其进行探究。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优化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能促进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

一、爱国主义情怀的渗透分析

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学生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他对学生心智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要重视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这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主动地感知、体验、体味爱国主义因素,让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起到真正的效果。教师要在学生中开展情感教育,用情感唤起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家国情怀,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个性,所以将爱国主义情感融入到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

1.塑造学生道德品质。青春期是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青春期的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不断进行塑造,建立爱国情怀,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教材,立足于课堂,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注重对学生品德的培养,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唤起学生内心的激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塑造学生的人格。

2.促进道德与法治课建设。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中学德育教学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致使道德与法治成为“副科”。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入,以教育部为主导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机遇、充实德育内容,在师生间形成良好的互动,以适应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需求,提升教学效果。

三、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学策略

1.挖掘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内涵、利用教材资源,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在教学内容上不应拘泥于课本,而要联系实际,如:东海防空识别区的设立、国产航母的下水、亚丁湾的例行巡航、利比亚的撤侨等都说明了国家和民族的强大实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民族观念,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2.结合生活内容,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段学生对外界的认知模糊,容易产生错误的思想和认识。为此,要加强对学生道德和法治观念的培养,让他们自觉遵守法律、法规。通过自我约束,做一名合格的公民,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从而推动学生价值观念的养成。教育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引入生活因素,能够指导学生把课堂知识和生活知识相结合,促使学生积极有效地交流和学习,从而提升教学价值。

3.提高教师素养,培养学生爱国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还要具备“德”“法”两方面的专业知识,拓展教学资源,实现旁征博引的目标。同时,也可以让每个层面的知识点都能得到拓展和延伸,这样才能培养和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现代教育环境中,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掌握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实现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把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融入其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以案例展开爱国主义教育。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资源丰富,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和短视频,通过观看课件和短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爱国情怀。当然,在选择资源的同时,教师要对学生有足够的认识,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真正以学生的情感为出发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还要重视学生的情感变化,对教学内容进行动态设计,使德育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5.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在情境创设过程中,教师要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年龄特点,合理设置情境,精心设置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爱国主义的含义,从而产生情感共鸣。此外,教师还需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推进课堂进度,让学生了解案例中所蕴含的爱国情怀,使其发生情感碰撞,从而实现课堂主题的深化。

新一轮课程改革带来了深远的变化,教师要持续更新观念,创造开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从而为完善和发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找到新的出发点。道德与法治课堂与爱国主义教育密切相关,在教学过程中将爱国情感融入其中,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国家意识。此外,还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教育,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吴建兵.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情感教育[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

[2]李汉聆.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探究[J].天津教育(下半月),2020.

[3]李   华.巧思慧教,增强教学实效性——初中道德与法治多元化教学方法研究[J].中外交流,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