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是如何变成狼的

作者: 张金波

关键词:林冲;羊狼之辨; 羊狼之变; 蜕变之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24)32-0059-03

教师把“情境创设”作为课堂主线,串起“羊狼之辨”“羊狼之变”“蜕变之源”三个板块。“羊狼之辨”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兴趣。“羊狼之变”紧扣文本,明确林冲性格演变的轨迹。“蜕变之源”,深挖林冲蜕变的社会根源。

一、导入

清代金圣叹对《水浒传》颇有微词,他认为书中所写之事“无恶不归朝廷,无美不归绿林,已为盗者读之而自豪,未为盗者读之而为盗也。”这是金圣叹从主题的角度评价《水浒传》,不乏歪曲之意。但是金圣叹依然对《水浒传》的艺术成就赞不绝口(PPT)。

“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

“《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若别一部书,任他写一千个人,也只是一样,便只写得两个人,也只是一样。”

金圣叹认为《水浒传》塑造人物相当成功,每个人物都性格分明。而林冲便是其中之一。

二、羊狼之辨——初识林冲

师:如果用某种动物比喻林冲,你认为林冲是什么动物呢?

生1:我觉得林冲是一只羊,他为人忠厚,性格温顺,对朋友忠心耿耿,对家人一心一意,甚至对敌人也心怀仁慈。

生2:林冲是狼,他在沧州一口气杀了三个仇人,上了梁山,走上了一条和朝廷对抗的道路。

生3:林冲起初是一只羊,后来变成了狼。他本来性格温顺,但敌人的步步紧逼,他只好反抗。

教师总结:林冲本来是一只羊,最后变成了一头狼。《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比较完整地展示了林冲性格变化的过程。今天这节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分析林冲性格的变化,探究林冲形象在《水浒传》中的典型意义。

三、羊狼之变——剖析林冲

(一)回顾课文主要情节

沧州遇旧——买刀寻敌——接管草场——雪夜复仇

(二)分析“沧州遇旧”一节

首先,羊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明确:温顺善良。

师:林冲的羊性在哪个情节中表现得最为充分?

明确:沧州遇旧。林冲见到了旧相识,李小二说起林冲当年在东京曾经救济过李小二。

其次,当年林冲救济李小二是在东京的事情,如今李小二在沧州遇见自己的恩人,自然会问起什么事情?

明确:李小二询问林冲,“恩公不知为何事在这里?”

师:林冲如何回答?

PPT: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

师:这“恶”字何意?

生:冒犯,得罪。

师:林冲是如何得罪高太尉的呢?

回顾相关情节:高太尉之子高衙内,看上了林冲的妻子,为达到霸占林妻的目的,高太尉设计陷害林冲,必欲置林冲于死地而后快。

师:明明是高太尉生事陷害,林冲却说“恶了高太尉”;明明无罪,却自称“罪囚”。这反映了林冲怎样的心理?

明确:软弱,妥协。他对敌人仍存有幻想,以为度完刑期,还能夫妻团聚。

教师总结:在这一节中,我们看到了林冲的仁慈之心,温顺之性。这时的林冲更像一只小羊,任人宰割。

(三)分析“买刀寻敌”一节

首先,林冲来到沧州,想的是“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然而敌人岂会善罢甘休,高俅又派陆虞候、富安千里追杀到沧州。

师:当李小二把在酒店中隐约听到的消息告诉林冲时,林冲有什么反应?

PPT:

林冲听了,大惊道:“这三十岁的正是陆虞候。那泼贱贼也敢来这里害我!休要撞着我,只教他骨肉为泥!”

林冲大怒,离了李小二家,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

明确:林冲先是大惊,继而大怒。

师:林冲为何而惊?

明确:自己一再让步,而敌人依然不肯放过他,这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

师:林冲为何而怒?

明确:自己步步退让,而高俅步步紧逼,终于激起林冲的怒火。这里其实还涉及一个关系,就是林冲和陆虞候的关系。二人本是好友,陆虞候还受过林冲的救济,而陆虞候如今恩将仇报,这一点也让林冲不得不怒。

其次,正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林冲只想在沧州求得一时平安,不想仇人又追杀到沧州。只听他说:“休要撞着我,只教他骨肉为泥。”林冲已是怒不可遏,一定会手起刀落,让敌人命丧黄泉。接下来他是怎么做的?

明确:买刀寻敌。

师:最后怎么样?

PPT:

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林冲也自心下慢了。

师:这里“慢”字何意?

明确:轻忽,松懈。

师:陆虞候为虎作伥,如今到得沧州,林冲要报仇正是时机,为何又松懈了呢?

明确:林冲还是抱有幻想,以为灾难终会过去,不想惹出事端,所以林冲又忍了下来。

教师总结:林冲在这一情节中,似乎要成为狼,但很快又恢复了羊的本性。林冲虽然表现出反抗意识,也有复仇的举动,但无果而终,因此只能算是不成功的反抗。

(四)分析“接管草场”一节

首先,这一天,管营突然给林冲安排了一个看管草料场的工作。

师:管营为何会给林冲这样一个美差呢?

明确:这是敌人设下的又一毒计,这个安排为下文火烧草料场埋下了伏笔。而林冲对此全然不知。

其次,话不絮烦,且说林冲别了李小二,取路投草料场而来,怎料一场大风雪也不期而至。请找出文中直接描写风雪的句子。

PPT:

那雪正下得紧。

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师:鲁迅说,这里雪的描写最有神韵。神韵体现在哪里?

明确:“紧”不仅写出了风雪的大,也暗示了情况的紧急,渲染了一种紧张的氛围。

最后,阴谋正在一步步实施,危险正在一步步逼近,我们也不由得为林冲捏了一把汗。此时此刻,我们的林教头正在做什么呢?

明确:正在喝酒吃肉,一副置身事外的样子。

师:林冲为何如此悠闲?

明确:林冲心中复仇的念头更加淡漠,只想苟安求生,平安无事地过日子。

(五)分析“雪夜复仇”一节

首先,林冲已经完全放弃抵抗,打算认认真真做一只羊,一只温顺的羊,究竟什么原因让他变成了一头暴怒的狼呢?

明确:他听到了敌人的阴谋。

其次,了解了事情真相的林冲,此时此刻会有什么样的心理活动呢?

明确:残酷的现实彻底断绝了林冲的幻想,新仇旧恨如山崩似海啸一齐激荡心头。

最后,林冲手刃仇敌,小说也进入了高潮。

教师范读“林冲手刃仇敌”一段,抑扬顿挫,慷慨激昂。读完,播放《好汉歌》,在“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处停止。

四、蜕变之源——典型意义

承接前面的 《好汉歌》,以“该出手时就出手”为切入点,探究林冲蜕变的根源。

(一)林冲的“忍”

师:这一次林冲算是该出手时就出手,林冲的“出手”和其他梁山英雄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

明确:其他英雄“路见不平一声吼”,而林冲一忍再忍。这和林冲的身份、地位有直接关系。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有优厚的经济待遇,还有美满的家庭,所以虽然他也对黑暗现实不满,但他不想失去现有的一切,即使是发配到沧州,他也要委曲求全挣扎着回去。所以林冲选择了一忍再忍。

(二)林冲的“不忍”

首先,“不忍”的背后。

师:林冲善忍,为什么最后选择了“不忍”?

明确:按理,以林冲的性格,他不会轻易走上梁山对抗朝廷,然而,如此善忍的林冲,也被逼得走投无路,愤然反抗,是因为他被逼上了绝路,已无路可退。他由一只温顺的羊变成了一只凶狠的狼,从反面印证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凶残、卑劣、阴险、狠毒。

其次,林冲形象的典型意义。

分组讨论:结合《水浒传》的主题,分析林冲形象的典型意义。

总结:林冲本是统治阶级的一份子,却不得不走向统治阶级的对立面,都是由于统治阶级的腐败已经让他无法容身,他的“忍”不能换来平静的生活。他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愤而杀人、走上梁山,鲜明地体现了《水浒传》的主题——“官逼民反”。如果说《水浒传》中只有一个人是真正被逼上梁山的,这个人只能是林冲。所以,林冲是最能揭示《水浒传》主题的一个人物。

五、结束语

呜呼!以林冲之德,以林冲之才,竟为世所不容,这是怎样的一个昏暗的、伸手不见五指的时代;以林冲之仁,以林冲之忍,竟至杀人之田地,这是怎样一个泯灭人性的人间魔窟。

林冲是最值得我们同情的英雄。他是羊,可是他却不得不成为狼;他是人,可是他却不得不杀人;他是《水浒传》里最震撼人心的艺术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