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练、赛、评”一体化模式下羽毛球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索
作者: 张宇鑫摘要: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讨“学、练、赛、评”一体化模式下羽毛球教学的策略。“学、练、赛、评”一体化模式下羽毛球教学的意义:教学目标的细化与完善、教学内容的多彩与专业、教学方向的转变与优化。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技战术运用、体能、展示与比赛、规则与裁判方法、观赏与评价六个方面进行了目标的设置。“学、练、赛、评”一体化模式下羽毛球教学的实践策略:学:激发学生兴趣,形成以学导练、练:创设多彩环境,达到以练固学、赛:引导全员参与,实现以赛代练、评:多元多维评价,完成以评促教。
关键词:一体化模式;羽毛球;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落实“教会、勤练、常赛”将“学、练、赛、评”真正融入到各阶段体育教学中。羽毛球作为一项入门要求低,安全系数高的运动深受群众及中小学生的喜爱,对促进全民健身具有重要意义,体育教师正确的将“学练赛评”融入到羽毛球教学中将有助于学生对技能的掌握、习惯的养成,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但当前体育教师如何正确理解“学练赛评”,如何在教育教学思想上主动革新,将“学练赛评”应用至羽毛球教学中的问题仍然突出。基于此,深入探索“学练赛评”一体化模式下羽毛球教学的实践策略,以期为一线体育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一、“学、练、赛、评”一体化模式下羽毛球教学的意义
1.1教学目标的细化与完善
体育核心素养的提出给予了一线体育教师培养学生的总方向,诚然,如何在羽毛球教学中帮助学生真正体会到体育课的乐趣,激发羽毛球学习的积极性,切实感受到自身进步带来的成就感,“学练赛评”一体化有助于体育教师将教学目标进行分解细化,并逐步在各级目标上进行完善,最终汇总成本节课、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确保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羽毛球学习兴趣、成效及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1.2教学内容的多彩与专业
“新课标”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羽毛球内容时,应当能够促进学生学会、会学,既能全面理解羽毛球相关知识、技能,又应真正沉浸在羽毛球的比赛中,体会其竞技的乐趣。“学练赛评”一体化模式促使教师引导学生在更丰富、更真实的场景中学习,切身感受竞技的魅力,真正掌握羽毛球的技术和专业知识,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不断养成。
1.3教学方向的转变与优化
单纯使用秒表、米尺等工具对学生成绩测试的传统教学评价模式已经难以科学的检验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养成情况。在“学练赛评”一体化模式下,教师在“学练”中观察学生的积极性,完成情况;通过“赛”的开展,对学生的技能掌握,身体协调性、团队精神等时下体育运动能力进行检测,进而依据此开展教学反思,优化教学效果;在“评”中应采用多种形式,如生生、师生之间,进而不断明确羽毛球教学问题和方向。
二、“学、练、赛、评”一体化模式下羽毛球教学目标设置
“学练赛评”一体化模式下,体育教师在把握学段目标的同时,应当基础、实际应用,多样形式一把抓,不断促进学生达成水平目标。
1.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生在掌握网前球、高远球、基础步法等基本技能的同时,也应准确说出其动作要领,并初步掌握练习的方法,做到学会、会学。
2.技战术运用。游戏或比赛中可以正确使用所学基本动作,如重复平高球,慢吊结合快吊等。
3.体能。知道羽毛球运动体能训练方法,及所需要的主要肌肉,激发学生参与体能游戏的积极性。
4.展示与比赛。在羽毛球游戏或比赛中敢于展示自己,并积极向水平高的人学习,寻求不足。
5.规则与裁判方法。清楚羽毛球比赛的基本规则和要求,并在每节课中能够积极对违规行为进行判罚。
6.观赏与评价。清楚羽毛球比赛的观看方式,每周确保能够观看不少于4场比赛。
三、“学练赛评”一体化模式下羽毛球教学的实践策略
3.1学:激发学生兴趣,形成以学导练
在“学”的过程中,学生应能对本节课所学羽毛球专业知识、技能掌握,并能准确说出其动作要领,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教学,引导学生发现羽毛球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以学导练的效果。例如在学习高远球时,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观看羽毛球明星的比赛视频,观看运动员的动作技巧、力量控制等,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2练:创设多彩环境,达到以练固学
练习过程中难免枯燥乏味,诚然,体育教师还是应当以“练”为体育课的落脚点,只有勤练才能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技能,并为后期的“赛与评”打好基础。因此在“练”的环节体育教师要合理安排内容并创造符合学生特点及羽毛球运动的情境,并且可以贯穿游戏、竞赛等。例如练习基础步法时,可通过异质分组让学生进行快速指定位置套圈的比赛,从而使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至练习中。
3.3赛:引导全员参与,实现以赛代练
一体化模式下,任何一个步骤都不是单独的,应当相辅相成。在“赛”的过程中应当是对“学、练”的进一步发展,对“评”的抓手。在“赛”中既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所学,又可以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发展学生的团结、竞技、合作等良好品质,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不断形成。而这需要体育教师真正把握班级实际学情,开设多元主题,开展内容多彩、形式多样的羽毛球竞赛。
3.4评:多元多维评价,完成以评促教
“评”是一体化模式的最后环节,体育教师唯有建造多维、科学、多元的评价体系才能有效把握羽毛球教学中的问题,从而起到教学反思的效果,不断优化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羽毛球网前球技术时,可以让学生自评或小组内互评;在练习或比赛环节中体育教师可给每一练习小组和比赛队伍安排“教练和助教”进行动作、战术的指导,体育教师也应进行技术上的评价,并在课程结束后利用评价表进行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综上所述,“学、练、赛、评”是相辅相成的,在羽毛球教学中能够促使学生更快的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更加贴近学生需求、提高羽毛球课堂上学习效率及效果,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盛杰.基于 “学、练、赛、评”一体化模式下太极拳教学策略探究[J].武术研究,2024,9(12):88-89+99.DOI:10.13293.
[2]刘锡艳.“学、练、赛、评”小学体育羽毛球教学策略[J].家长,2024,(31):58-60.
[3]季浏.我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J].体育科学,2022,42(05):3-17+67.DOI:10.16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