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青少年普法宣传的意义和途径

作者: 宋瑞文

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法治建设也在不断推进。法治建设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而青少年是法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群人。青少年具有开放、接受新鲜事物的心态,也能够通过正确认识和学习法律,提高自身法治素养,进而成为有法律意识的履行社会责任的公民。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法治素养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加强对青少年的普法有着重要的显示意义。

一、国家战略的需要

荀子曾说:“隆礼至法,则国有常”。这是说,推崇礼仪,使法治法律高于其他,国家便有了常规。近年来,党和国家一直致力于法治化建设,并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融入到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这充分说明了对法治、法律的高度重视。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必然牢牢树立在法治思维的基础上。从这个大趋势来说,青少年一定要认清发展趋势,努力提高个人的法律素养,积极响应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这也是树立责任心、培养爱国心的现实体现。

二、家庭幸福的需要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社会的法治化必然反映在家庭的建设和管理中。青少年作为家庭的重要成员,一方面要借助家长和相关网络等资源学习法律知识,同时,以法治化的思维参与日常活动,维护家庭合法权益,为家庭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另一方面,从长远看,注重法治思维,是保障家庭平安幸福的必要因素之一。

三、个人发展的需要

未来无论哪个领域的发展必然是法治化、规范化的发展。作为个人,只有从现在起打好法律素质基础,学会用法律思维思考和处理问题,才能在未来的事业中有所作为,为自己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加强对青少年普法教育是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法治化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拓展青少年个人未来发展空间,实现个人理想抱负的必备因素。因此,国家、社会、家庭及个人,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共同为提高普法工作水平而努力。

(1)加快政策调整。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家法治化建设对青少年普法工作提出要求,建立制度机制,完善具体措施,并落到实处。同时,加快有关教育体制改革,从根本上强化法律知识课程的规范化建设,提高对法治教育的关注,将其纳入个人综合素质考核内容当中,加强从事法律教育工作者的培养力度,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匮乏的问题。

(2)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作用。家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家长要为孩子学习法律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让孩子参与到家庭事务当中,尊重孩子的发言权,培养孩子用法律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孩子创造接触法律的机会,拓展渠道,多方位提高孩子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3)社会搭建活动平台。社会有关单位和部门,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习惯,为他们搭建学习法律的活动平台。开展与法律有关的社会公益活动,在专业人士的教育和指导下开展活动。一方面培养青少年的参与感和责任感,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和法治建设的认知。

(4)加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与法治素养。①拓展法律知识。在学校教育中,法律课程可以涵盖多个方面,如法律的起源、法律的基本原则、法律的分类等,以了解转达法律的体系和特点。青少年还可以在家长和社区的帮助下,通过阅读法律书籍和资料,洞悉法律的基本知识和工作原理。对于一些实际问题,如如何捍卫自己的权利和如何履行法律责任,还应具体学习相关内容,形成实际的知识和经验。此外还要注意注意消费者权益、网络安全、免受欺凌等知识,以保护自己和他人。②建立良好的法律观念。青少年应该知道法律的权威和法律的公正性,以及法律对社会的作用,这一切都需要鲜明地表现在学生的意识中。因为一旦建立了相应的观念,青少年就会更加注重遵守法律,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就能够通过法律的手段解决,使社会变得更加公正。青少年应该拥有警惕那些侵犯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如网络欺凌、被欺骗、被物品盗窃等,要及时向有关机关反映并进行维权。这样有助于加强警惕,并提高法律问题的意识,从而增强保护自己权益的能力。③加强法律技能培养。青少年应深入了解其中的精神和思想,积极发展法律思维和法律分析的能力,掌握基本的法律技能,合理地运用法律知识去处理实际问题。这意味着通过演练、通过解决困难问题来演练和强化自己的能力。比如,可以通过模拟法庭(青少年社区法庭),从自己的角度来 贯彻和弘扬法律,从中学习相关技能和法律处理问题的能力。青少年们可以在法律素养的课程中,学习到如何进行调查、发现问题、引入证据、应用法律条款,从而树立自律的意识和法律精神,并培养自己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④提高法律责任和公民意识。青少年应该有责任、公民义务的意识,并在发挥个人能力的同时,同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比如,在交通安全中,青少年应该牢记自己的安全操守,在使用交通工具时遵守交通规则,并发挥自己的阻止违法行为的能力。此外,青少年还应该拥有环保意识,并意识到环保行动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加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不仅是社会和家庭的责任,还是青少年自身证明能力和迈向公民的最佳途径之一。青少年应该拥有坚定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并且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养,并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相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青少年也会发挥出自身的特殊作用,并成为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