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职志红 花蕾 陈晶晶

摘要:在教育改革持续深入的时代背景下,“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在小学美术教学领域的应用具有深远意义。本文通过细致剖析当下教学实践里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精准定位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多样化教学活动、全力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等关键策略,推动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全方位发展。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  小学美术  教学策略

引言:小学美术教育作为学生审美能力、创造力以及艺术素养培育的重要基石,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学—评”一体化着重强调教学、学习与评价之间的深度融合,促使三者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共同服务于学生的学习进程与全面成长,极大激发学生对美术学科的浓厚兴趣与热爱之情,为学生开启艺术探索的大门。

一、当前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定位模糊。在当前的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未能紧密结合美术课程标准以及学生的实际学情来设定教学目标,导致教学目标不够清晰、具体。这使得教学活动在开展过程中方向不够明确,难以精准达成预期的教学成效。

(2)教学与评价相互脱节。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评价环节往往被视为教学活动结束后的附属部分,未能真正融入到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当中。这种脱节现象致使评价无法及时为教学策略的调整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提供有力的反馈信息。

(3)评价方式较为单一。现阶段的小学美术教学评价,多以教师评价为主导,且重点侧重于学生作品的最终呈现结果,而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努力程度以及所取得的进步关注不足。

二、“教—学—评”一体化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策略

(1)精准定位教学目标,达成 “教—学—评”的高度协同。教师应紧密依据美术课程标准,深入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以及已有的知识储备,制定出明确、具体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的教学目标。以《美丽的风景》绘画课程为例,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绘画基础,将教学目标设定为:学生能够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出风景的远近层次(知识与技能);通过实地观察、小组讨论和自主创作,掌握构图和色彩搭配的方法(过程与方法);在创作中感受自然之美,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活动围绕这一目标展开,教师先带领学生实地观察校园风景,引导学生观察景物的远近关系和色彩变化;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察心得;最后让学生进行绘画创作。评价时,也依据这些目标来判断学生是否达成,如作品中线条和色彩运用是否恰当,创作过程中小组讨论是否积极参与等。

(2)精心设计多样化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①情境教学法:教师通过创设充满趣味和吸引力的教学情境,在《动物的乐园》课程中,教师通过播放非洲大草原的纪录片创设情境,展示狮子、大象、长颈鹿等动物在草原上生活的场景。学生们被逼真的画面吸引,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外形、动作和周围环境的色彩。学生在创作时,不仅能准确描绘出动物的形态,还能为动物们构建出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画面充满生机。②小组合作学习:合理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在开展《未来城市》手工制作项目,学生们分成小组,共同完成城市模型的制作。擅长绘画的同学负责设计城市的布局和建筑外观,动手能力强的同学负责裁剪和搭建建筑,善于收集资料的同学则通过网络和书籍,寻找未来城市的设计灵感,并为小组提供材料。在制作过程中,小组成员不断讨论和改进设计,最终制作出了一个拥有空中轨道、智能建筑和绿色公园的未来城市模型,每个学生都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自己的优势,也从他人身上学到了新的技能。③启发式教学:教师巧妙运用提问、展示经典优秀作品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美术知识和创作方法。在欣赏《清明上河图》时,首先展示作品全貌,让学生观察画面中描绘的场景。“从这幅画中,你们能看到哪些人物?他们在做什么?”“画家是如何表现出热闹的街市氛围的?” 学生们积极观察和讨论,发现画中有各行各业的人物,画家通过细致的人物动作和神态。学生们结合历史知识,探讨出画中展现了北宋时期的商业繁荣和市民生活,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了作品的文化内涵。

(3)全力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的促进作用。①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高度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密切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作品创作等环节中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和针对性的指导建议。②自我评价、同伴评价与教师评价多元互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作品进行深入反思,总结自身的优点和不足。组织开展同伴评价活动,让学生相互评价作品,学习他人的长处。教师评价从专业视角出发,对学生的表现和作品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给予学生专业的指导和反馈。

结论:“教—学—评”一体化是提升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路径。通过精准定位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多样化教学活动以及全力构建多元评价体系,能够实现教学、学习与评价的深度融合和良性互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有力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丽丽。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研究[J]. 课程与教学,2022 (5): 32-36.

[2]李明。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学—评”一体化的困境与突破[J].基础教育研究,2021 (8): 45-47.

[3]刘悦。信息技术助力小学美术“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的实践研究[J].教育信息化,2020 (10): 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