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的有效合作学习
作者: 刘昀内容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代赋予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重要方法,组织有效的小组学习,在促进学生情感交流,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合作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改革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运而生,并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生成性很强的课程,极富现代教育的时代特征。要切实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提高课程实施对学生发展作用的有效性,培养学生团结、协调的群体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方式。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代赋予综合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方法。它为学生创造了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人人有机会发表意见,人人有机会动手实践,人人都是学习的主人。当我们的学生在愉快合作的氛围中自主地参与到综合实践的探究活动之中,将会更好地促进综合实践课程总目标的实现。
一、合理构建探究合作学习小组,为合作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就是强调"动手做"。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生生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境,使每个学生都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真正要做到这一点,合作中小组成员的搭配就应该公平、合理。因为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都有差异。为了使他们能最大限度的互补学习、互相帮助,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作为教师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注意合理搭配,优化组合,使组内优劣互补,组外水平相当,力求使小组成员的分配公平、公证、合理。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小组在相同的水平上展开合作学习。具体分组时,首先要考虑各成员的知识背景和性格特征,如有些问题会涉及到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社会知识等等。教师可以考虑选配具有上述知识背景的成员为一个合作小组,优势互补,以利于学习讨论的活跃和思维的开阔,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其次用多种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自身的价值,感觉到我能行,我在小组不可缺少。因此,在大量彼此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的活动过程中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为他们相互激发、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合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精心选择合作学习内容,激发探索愿望
"同归自然、问归生活"是我们的口号。知识在不断更新,作为学校课程建设也应当来源于生活而又回归于生活,向真实性和情境性转化。为了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研究,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从学生接触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熟悉和关注的社会生活中选取主题,把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并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引导学生自己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的课题或问题。
三、加强合作学习指导的有效性,发展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合作学习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巧妙地运用了生生之间的互动,把"导"与"演"进行了分离与分工,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了学生,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由此以来,在传统课堂上许多原先由教师完成的工作现在就可以由学习小组来完成,教师真正成了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在合作学习的背景下,教师的角色是合作者。教师应当参与到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活动中去,与学生平等对话。当合作学习小组遇到学习困难时,如对不清楚合作任务的小组说明操作程序,对合作交流中偏离主题或遇到困难的小组,教师可以适当点拨、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并直接授予合作技巧。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技巧既非与生俱来的,也并非在团体之中就会自然得到良好的发展。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仅仅鼓励学生彼此合作或安排一定的合作程序,还不足以保证小组成员进行高效的合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学习合作技能,一方面可以正面传授,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提出明确的教学要求或在小组学习中提供适时的指导。如交流时,组长指定轮流发言,认真听取小组同学的发言,有不同意见的可以提出来讨论等,让每个学生真正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而不是一个旁观者。另一方面,可创设情境,促使学生在实际锻炼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如在开始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时,提供一套共同的学习材料或者布置集体性作业,使学生不得不学习运用合作技巧来解决问题。合作学习有了教师的参与和指导,就能避免名存实亡的无效合作现象的出现,学生的合作才能更得法,交流才能更有效。
四、以集体效果为评价依据,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合作学习的评价观与传统教学评价有很大不同。传统的教学评价对象重点是学生个体,看重学生个体在班级中的位置,这种评价方式只能调动个别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局限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与现行的教育理念是背道而驰的。为了改变以往的评价方式,应把尊重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进步作为评价合作学习的最终目标和尺度,将学生的个体竞争转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成绩作为小组成绩的一部分,积累个人成绩为大成绩,把整体小组的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形成种"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强化合作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把重心由个人与个人竞争转向大家合作竞争达标,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表扬或者同伴的赞许,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获得各种层次的进步,并迈向成功的彼岸。这样以集体成绩为评价依据来评价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从而感受集体力量的伟大。
总之,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尤其适合综合实践活动学科重实验、重探究、重过程、重体验的特点。在促进学生情感交流,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只要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积累,实施有效的合作学习必将在综合实践活动教育教学中产生巨大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郭元样,姜平.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状与问题[J ].根底教育课程,2006
【2】何超纯,王旭飞.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J ].课程改革研究,2006